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皇帝 > 第三百三十节第二次考举(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三十节第二次考举(1)

是夜,太子宫甲观主殿灯火通明。

汲黯、张汤、颜异、宁成、商容、主父偃等六人各居其位,临襟正坐,抬头看着上首的太子。

刘彻微微抬手,看着在座的六人。

他臣子虽多,但真正的心腹大臣,却不过屈指可数。

就是这六人里,真正的中坚,还是汲黯、张汤、颜异三人。

其他三人,就有些打酱油的嫌疑了。

至于更底层的郑当时、蛊臬柔什么的,就有些类似后世nba的角色球员。

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任何一个团体,都是金字塔的结构,越往上人数越少。

只是,刘彻心里还是有些不满意。

穿越加重生,辛苦这么久,以太子之尊,才收集了这么点人才,甚至没有发现一个前世所没有,但今生因自己而崛起的真正人杰。

想了想,刘彻也只能叹口气,将这个遗憾暂时放在一旁,全神贯注的看向在坐诸臣,道:“吴逆败局已定,朝野皆议,改国归郡诸事,卿等以为,孤当如何应对?”

周亚夫奇袭淮泗之后,不是笨蛋,都看出来了,这吴楚联军败亡指日可待。

在这样的局面下,人心浮躁,不知道多少人跳出来开始兜售、邀功。

议的最多的,当然是改国划郡。

吴王刘濞的吴国被废除,自然是理所应当,毫无疑问的事情。

但是,到底是将吴国分成几部分分封给诸侯皇子呢?还是干脆全部划为郡县,直属中央管理?

另外,楚王戊虽然没有参加叛乱,但是其子以及其臣属。许多却都是被动或者主动的参与了进来,要不要追究楚王的责任,楚国是否还能继续存在?

为了这些问题。朝野上下是吵得不可开交。

但,刘彻透过问题的表面看本质。却发现,这些家伙虽然看上去各自主张南辕北辙,然而实际上,在吴楚两国的问题上,是两个派系在角力。

一派是以朝臣为主,虽然打着的旗号五花八门,但总体来说,却都是希望废除封国。改为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另外一派则是贵族公卿以及诸侯王子弟为主,希望保留吴楚的封国体系。

这很容易理解。

朝臣自然希望自己能管的地盘越来越多。

而贵族公卿诸侯王子弟,则是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这其中,还有刘彻的几个兄弟在蹦跶。

蹦跶的最欢的,无疑是常山王刘非。

这货前世就是趁机抽冷子,占了刘濞的大部分封国,以广陵为都,建立了江都国。

可谓是吴楚之乱中获利最丰厚的人。

但刘彻却不想把江都给他。

站在刘彻的立场上来说,刘非最好还是留在原地比较好。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嘛。

未来的江都国,刘彻打算留给自己的胞弟刘阏。

刘阏当江都王,对刘彻来说。好处有很多。

首先,刘阏对自己这个太子大兄,言听计从,将刘阏改封到江都,那刘彻以后的许多计划都可以打着江都王的旗号进行了。

其次,未来的江都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无论是继续开发江南还是经略三越,甚至进而点开大航海的天赋树,缺了江都的造船业和造船工匠。刘彻还真玩不转。

是以,刘彻是铁了心。要把刘阏这个河间王变成江都王。

但怎么变?

刘阏一无功社稷,二又不曾在皇帝老爹那边有什么好印象。想要运作,将他该封到江都去,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必须先营造起舆论。

最起码也得有个炮灰先跳出来向朝廷进言,改封刘阏为江都王的好处。

是以,刘彻打算把这个难题交给他的大臣们去思考,去考虑,总之他只要刘阏变成江都王!

于是,刘彻只是稍微顿了一下,甚至没有给臣子们发言的机会,就径直道:“孤意以为,吴国镇抚江南,战略位置非常重要,非委以亲番镇压不可……”他顿了顿,接着道:“此番吴逆起兵,诸侯无有勤王奋勇向前者,独梁王为国家社稷,奋勇杀敌,亲跪六将军,托付大任,孤实敬服也!”

话说到这个份上,再不懂的,就是傻x了。

正所谓闻弦歌而知雅意。

张汤第一个反应过来,立即出列拜道:“启禀家上,臣汤昧死以闻: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为防吴逆故事再番出现,臣愿请奏天子,宜褒储君手足……”

刘彻一母三兄弟,作为臣子的他们,当然知道,刘彻与长兄刘荣,关系不咋样,但与胞弟刘阏,手足情深,甚为亲密,于是,颜异也出列道:“臣以为,河间王阏,允文允武,可嘉为大国之君,镇于吴地,为汉藩属……”

刘彻满意的点点头,道:“孤替河间王谢过诸卿缪赞了!”说着一拜,摆明了要张汤与颜异等人去想办法,运作刘阏改封的事情。

此事,不过是餐前的茶点,开胃小菜而已。

刘彻不认为,有他撑腰,再怂恿馆陶出面,还有着张汤这些人的造势,还不能成。

旁的不说,只要他这个太子表露出属意刘阏为江都王,接收吴国的大部分地盘的意思,那些本来支持郡县的官员,基本都会调转过头来支持刘彻。

特别是御史大夫晁错的那一票,刘彻可以说毫不费力的就能拿下来。

是以,刘彻起身以后就不再谈这事情。

而是坐下来,临襟正色,看着群臣,道:“前日,孤入宫面圣,君父当面对孤言道:今岁六月,欲复行考举,此次考举,将举少府、内史、御史大夫衙门并丞相诸曹佐吏,一百石以上,六百石以下!”

刘彻站起身来,得意洋洋的道:“这次考举,依旧是孤牵头,太子宫上下臣子会同少府、内史、御史大夫诸衙门并考,孤透露一个消息,此番录取名额会比较多,起码要录用数百名官吏!”

刘彻着重的在数百这个词汇上用了力气。

确实,一次录用数百官吏,哪怕是一百石以上,六百石以下,俗称杂吏的人。

至于哪里来的这么大的缺口?

这次刘濞跌倒,汉家可谓是要吃撑了。

整个吴楚两国六郡一百余城的地主贵族与官吏基本上都要被清洗一遍,尤其是附逆之人,能留下一条命,已经是天恩浩荡。

这么大一个缺口,肯定是要人去填的。

于是,长安各衙门平时郁郁不得志的小吏们有福气了。

平时表现稍微好点,捞到一个好点的考绩的官吏,这次都发达了。

一百石的,都能外放为一个四百石的县尉。

四百石的,摇身一变,成为县令甚至是督邮的,也是不少。

当然,这个事情现在还没宣布,要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才会公布。

但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巨大的变动。(未完待续)

ps:妈蛋,头晕的难受,我先歇会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