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玉缘汐 > 第八十二章 成效初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先不急着拒绝。”封家老太爷封伯荣听完了大儿子的话,沉吟了一下,“去,让人调查一下,这事情到底是谁牵头的。谢弘之没有那么重的名利心,若不然,谢家早该趁着封家这次元气大伤,占了封家在千嶂城里那些被恒王收了的地盘了。”

“父亲的意思是……”封献泽试探道。

“谢弘之想做仕林领袖,那也不是在千嶂,这地方,不值得他动这么大干戈。恐怕是谢家的小辈们想出来的。”谢弘之闭着眼,有丫环给他按摩着头上的穴位,“谢家有个孩子是恒王府的主簿吧。这事情就怕是恒王想要兴文教,这样的风口浪尖,咱们不能再跟恒王对着干。可如果不是……哼,这千嶂文教之事还轮不到他谢家指手画脚。”

“儿子明白了。”

封献泽得了示下,立刻派人去查。封家虽然这次损失巨大,但到底有世家的根在那里。手下能干事儿的人,还是有不少的。很快,就有消息报了上来。

封元汐的母亲前些日子离开了千嶂,回了师兴娘家。这一走,似乎是不打算再回来,距离闵文书院不远的书坊,被谢家以书院的名义盘了下了,改名汇文堂。

原本店中的掌柜伙计,一并都已经辞退。

新来的掌柜的姓罗,是个四十岁上下,有些发福的中年人。罗掌柜的出入带一结巾,对谁都笑呵呵的,讲起话来声音洪亮。看上去倒不像是做书本生意的,而是普通的街市商贩。

罗掌柜并不是千嶂本地人,讲话略带关外口音。从给街坊那里打听来的消息,他自己说原本是在平嶂峪做些小买卖,听说恒王放戎人来千嶂做生意,他也带着原本就跟着他的四个伙计,来这里碰碰运气。

原本打算盘下肖氏书坊的铺面,改做别的。但书院先一步盘下了他看上的铺面,当时还颇起了一番口角。

后来两下一合计,书院占了店铺的后院开了印坊,前院的书坊却没有人打理。罗掌柜带着他的伙计们成了前面书坊的掌柜和伙计,买书之外间或卖些笔墨纸砚一类的文房用具。

书院也不知道走的哪里的门道,弄来了七个印工,吃住做活都在汇文堂的后院里。罗掌柜和他的伙计们,则在城西另租了一处院子居住。

“可查清是什么人要印那文评?”封献泽问手下人。

“出面处理书坊事宜的是书院的人,但听说,一开始,是谢家的小少爷提的注意。”

“谢家小少爷?恒王府的谢瑾睿?”

“恒王那里最近忙着再次进山剿匪,他家大少爷可没空干这些。谢家现在就两个少爷在千嶂,是行七的那位小少爷。”

封献泽让手下人下去,把消息又报到了封老太爷那里。

“是他?”封老太爷一愣,“常听说那谢弘之偏宠这个小孙子,没想到竟然是真的。既然是小孩子胡闹的玩意儿,那就不必理会。推了这事儿吧。”

“儿子明白。”封献泽起身,垂手应道。

封老太爷点点头:“另外,各家把自己的孩子看紧一点。明年开科,用点心。无事不要出去鬼混,多用点功夫在诗文上。明年的风头要是让闵文书院的人抢去了,那封家到时候才是真的威望扫地。”

封献泽一一应了,回去逐个安排不表。

五月初一,封元汐和谢玉礼一同策划的时评文集的第一刊三百册印刷完毕,刊名《闵文新评时文辑录》在汇文堂中售卖。

“封家果然没有同意一起编书。”

这一天,谢玉礼带来了这第一本的新刻书。

封元汐粗略的翻了一下,除了闵文书院的九篇选文,这次只有两家社学也各提供了一篇习作。

“第一次刊印,参与的人少是正常。千嶂的社学和蒙学,大小七家,此外还有私塾若干。三百本的印量与学子数相比虽然少了许多,但和来年科考的人数相比也大体相当了。”封元汐道,“你们这一本定价多少?”

“罗大叔说,要定三十文,但是按照姐姐说的,这次定在了二十文。”谢玉礼道,“日后页数增加的话,再做增减。”

封元汐点了点头:“我们每月一刊,比不得那些一本能收藏数年、十数年的,价钱定的高了,反而让人却步。我也不指望这个赚钱,能付清人工和纸墨的本金就足够。”

“那是,姐姐的生意在别处呢。”谢玉礼嘻嘻一笑,“罗掌柜托我问你,之前姐姐给他做的那种草药皂团,可还有么?”

封元汐笑着摇头:“给他备着呢。等下你走前,我去拿给你。”

“到底什么好东西?不就是个皂团子,罗掌柜这么上心?”谢玉礼很是好奇。

封元汐听了,噗嗤一笑:“你现在还是小孩子,肯定是用不上。等你到罗掌柜那个年纪,还真不好说。”

原来那罗掌柜的,就是当初在关外小镇里,开药材铺子的掌柜。那掌柜有一桩心事,就是自己那谢顶的毛病。

原本他也是大越人,只因为自己这个毛病,出入都要带着布巾幞头遮丑。后来到了关外,见戎人大多披散头发或只是随意编结发辫,不像大越人这般讲究。加上没人在意他越来越少的头发,让他觉得很是自在,这才留在关外。

封元汐之前在做净颜膏的时候,念起之前钟夫人提到过的那位脸上有褐色斑的夫人,又配制出了几种皂团子,各有功效。因为里面添加的草药成分比之净颜膏要更稀薄,毒性也弱,可以让人一一尝试,也更容易避免伤害。

这研制皂团子顺手了,想起那位罗大叔的谢顶,封元汐就从前世的记忆里,翻出了大内养发护发的方子。经过了她的再次改良,也做成了一块皂团,让裕通的人帮忙送去关外,让罗掌柜试用。

那罗掌柜的如今怕是见了成效。所以答应了来关内,配合封元汐他们把书坊“转让”出去,亲自当起了书坊的掌柜,给一个十岁的小女娃打下手。

知道这皂团的功效,谢玉礼脸上露出了有些古怪的神色。

“只是几根头发,罗大叔就给姐姐卖命了?”

“对有的人来说,这可关系颜面呢。”封元汐笑道:“且不说他了。咱们的书卖的如何?”

“三百本书,昨天一天卖掉了一百多本。今天我去看,书店的人比昨日来的又频繁些。大概是昨日买了书的人借给别人传阅过,又有人来买了吧。”谢玉礼猜测。

“如此就好。”封元汐点点头,“第一次刊印,文章少点不要紧,我相信,很快就有人会意识到这册子的好处。闵文书院把下一刊的题目写在了最后,下一次参与文集的人,一定会比这次多。”

“那封家呢?”谢玉礼问。

“不用管他们,他们……恐怕是不会参加的了。”封元汐露出了一个有些嘲弄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