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大流寇 > 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督可为大明齐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四百九十一章 都督可为大明齐王

拂尘这东西据传是佛祖用来掸拭尘埃和驱赶蚊蝇的,弘光未即位前就深信佛法,极为虔诚,自号“潞佛子”,这佛祖爱用之物自也是他潞佛子爱用之物。

拂尘所附乃是马尾之毛,抽在人身上可不疼,然而孙武进夜闯禁宫揪帝于榻的举动却把潞天子给吓着了,睁着眼睛如受惊小兽般团在床角,一时竟不敢有半句言语。

南都皇城内的侍卫、仪仗大汉将军俱是孙武进指挥的淮军旗牌亲兵充任,当初决定南下人选时,首定就是必须有父母妻儿在江北的,故而忠诚度极高,也因此才逼的潞王这个弘光天子事事不耻下问孙武进。

宫禁内侍这一块,孙武进更是叫管锦衣卫的副千户郑大发挨个过了一遍,如此就导致潞天子的禁宫就跟他孙二爷的后花园一样,想来就来,想去就去。

也就是外朝不知道而矣,真知道了怕弹章早上天了。

不过孙武进的跋扈与逾越之举,朝堂也不是没有非议,奈何皇帝宠信北兵,南都城中的兵马更是被孙武进牢牢把持,那帮言官奏得再凶也如石沉大海,得不到皇帝的半点回音。

瞧着弘光跟兔子似的缩在角落不敢动弹,孙武进也是又气又怜。

气得是这吊潞天子不敢拿出皇帝的权威震住朝堂上那帮大褂子,怜的是这家伙好像真的不想当这皇帝,完全是赶鸭子上架硬撑着。

都督那边说的明白,要不是知道自家侄子福王准备弄死他,这位潞佛子真是六根清净,无欲无求,与世无争。

同老潞王娶了二三十个美女纳入王府不同,弘光自监国、登基称帝以来,竟是连正宫皇后都不曾迎娶,说什么国家危难如此,岂能沉迷女色。

真正是贤王,贤帝。

皇帝名声这块,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都是赞不绝口的。

甚至孙二爷自个也是敬佩。

但为人归为人,做事归做事,这都当了快一年皇帝了,除了兵权这块,孙二爷啥都没弄着,朝堂大小事务都叫内阁那帮东林党人决了去,自家想位列朝班还被那帮人好一顿羞辱,气得在金銮殿上演了一场奸臣打奸臣的戏码,到了还是没解决问题。

你说孙武进急不急,气不气,史可法背着朝廷卖国的行为彻底让孙武进火了,他决定与史可法不共戴天,这南京城有史没孙,有孙没史!

“皇帝自己看吧!”

孙武进气乎乎的将郑大发弄来的史可法回信复本扔给弘光,他不识字,但先前听人读过,可气的很。

“噢,噢。”

弘光一连两个“噢”,诚惶诚恐的捧起来看,先是惊讶,后是疑惑,再是面色渐变,最后脸上是气愤。

“史公当真不知金灭北宋,元灭南宋之事?要我与那满洲小酋为叔侄,这是叫我永被后人耻笑么!”

弘光是真的气,尚在江北逃难之时,他还将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当成是能臣,可真等到了江南之后才发现这位能臣是半点也不能。

自史可法入阁为首辅大学士后,内阁几乎就没干什么事,唯一干的一件好事就是免了山东、淮扬钱粮三年,北直钱粮全免五年。

可山东和淮扬现在人家江北淮军手里,北直在满洲人手里,史大学士他们这好事做的地道否?

其余国策、军策方面无有半点建树,甚至连弘光想知道满洲人和李自成的近况,都得通过孙武进从江北获取。

相比起来,被弘光任命为山东总督的王永吉倒是颇有见地。

这王永吉就是原先的蓟辽总督,去年曾同辽东巡抚黎玉田、吴三桂等人一起决定投降李自成,后从海、陆两路徙兵民入关。陆路日行数十里,五十万兵民井然有序,未有损失,安全入关,并被分别安置到永平府的滦州、昌黎、乐亭、开平卫等地,全赖总督王永吉、巡抚黎玉田、总兵吴三桂指挥得当。

王永吉先率兵入卫,吴三桂则率精锐殿后。后吴三桂决心降清,王永吉不肯随之一同,便率领三十骑,戎装乘马,间道南下归乡。

王的家乡是扬州高邮,王南下时并不知高邮已被淮军占据,所以经山东到达徐州后被淮军抓获。徐州府尹武愫闻被抓的竟是前明蓟辽总督,十分重视,亲往劝降,王永吉不降。

武愫更是佩服,时淮军大都督携兵去了归德,徐州暂归山东战区提管,武愫便将此事报给山东节度使陆广远,后者下令释放王永吉,允其归乡高邮。若王不愿留乡,便遣人送其去江南。

“凡北来前明官吏,未降满洲者,皆礼遇。愿归我者,皆重用。不愿归我者,留乡困难者,发予一定钱粮,拨还一定土地。不愿留乡仍思南方明朝者,俱送扬州调派船只使之过江,沿途地方不得刁难。”

陆广远的这一举措使得不少前明官员经山东、淮扬到达南都,因为他们沿途对淮军治下有一定观感,对北方局面了解比南京朝堂文武更多,所以给南京这边带来了很多他们从前不知道的事情。

王永吉到南京后,因这人是江北放来的,孙武进当然不会为难他。主政的东林党对王永吉这位总督级别的大吏来归在面上也给了相应的重视,故而史可法建议皇帝可任命王永吉为山东总督。

这山东总督大体同弘光内阁朝廷免山东钱粮一样,叫人评说不得。

只是东林党人不曾想到王永吉却是“联寇抗虏”的支持者,除了与其敌视满洲有关外,也与其在江北一路见闻,并得到了淮军礼遇有关。

空有虚名的山东总督奏疏肯定对朝堂主流动摇不了多少,李自成死讯传来后,南京城内欢天喜气,民间鞭炮彻夜未停。

然而王永吉却上书朝廷,道:“臣近闻闯贼已死,流贼败走,都城不胜踊跃,然臣却不胜忧疑也...”

“满洲兵乘李自成虚而击,所向披靡,其气必骄。自崇祯元年以来,除去岁于山东被淮贼所败一阵外,未逢敌手,今国家新创,然江北讯息隔断,朝堂不知北事,难有万全之策,汛道落后,应对必然落后...”

王永吉结合在北方所见实情,断定满洲此次入关为虎视中原,意欲并吞天下。先前有逆贼与之相持,满洲无暇顾及压境。今逆贼自成授首,则满洲据有西北、中原、北直,胡马进退自由,前无所牵,后无所掣,全副精神必在江南,纵使南京这边不去挑衅,满洲也必投鞭问渡。

因此,王永吉再提“联寇抗虏”,只这回却演变为“联淮击清”。这位空有虚名的山东总督恳请皇帝遣江北使团,同占据山东、淮扬徐三州的淮军领袖陆文宗接洽,商谈联手击清之事。

这份奏疏上表时,王永吉尚不知淮军领袖陆文宗已复西安。

大概是前后脚的时间,江西总督袁继咸也上疏说:“闯为虏败,虽可喜,实可惧。虏未及谋我者闯在耳。闯灭,非江南谁事?”

袁继咸的奏疏大体内容同王永吉一样,都提出李自成一死,满洲人下一步必是明朝,故而要马上联合李自成的“顺贼”余部,或招揽,或给以名义。否则迟则生变,北方一旦尽为满虏所有,则划江之治也难得耳。

“必要时候,不吝王侯封赏!”

已经被囚禁在左梦庚军中的江西总督大胆提出授予顺贼余部有能者郡王、国公封号,使之归于大明。

这两份奏疏在内阁那边连票拟都未给出,但却得到了弘光帝的重视,因为这二位总督的看法同他的意见十分吻合,甚至达到了高度一致。

既然李自成都死了,拥兵十万的陆都督是否可以真心拥立于朕呢?

“若都督率部归明,朕给于齐王封号。”

弘光不提撵不撵史可法的事,反倒是再次抛出“诱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