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清平半生求学,半生教生,一生波澜不惊,清贫但知足,小有名气,也仅仅限于幽州这片地方。
他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多聪明的一个人,所以在察觉到了自身的能力不足以改变大唐之后,明智地选择了放弃。
不过就像很多儒家学者认为的,鹿清平也觉得,世间迟早会出现一位圣人,一定乾坤,开万事太平。
所以他便想做这个寻找到圣人的人。
“就算你是蜀王,也做不到。”
鹿清平虽然被李愔身上突然散发出的王霸之气吓了一跳,但是冷静下来,又转而嘴角一撇道。
别说是一个王爷了,就算是当今的圣上,想要做到实现天下大同、人人如龙的程度,也是不可能的事。
“先别急着否定,夫子可有纸笔,借我用用。”
李愔心中一叹,看来不动点真格是不可能得到对方的信任了。
“我倒是要看看,你能耍出什么花样来。”
鹿清平尽管不相信真的会有什么办法,但是见李愔一再坚持,心中也不由生起了几分好奇之心。
随后鹿清平便带着李愔走进了私塾之内,随手拿起毛笔递了过去。
“ABCD......”
李愔先是将英文字母表书写了一遍。
“这是,西边的弗朗基的文字?不对,不太像。”
鹿清平看着李愔的书写,眉头一直紧紧地皱起,不明白李愔的意思。
难道是想靠着西方异族的文字,来实现大唐人人如龙的目的?那未免也太天方夜谭了,说出去是要让天下人耻笑的。
“夫子莫急。”
李愔见鹿清平面露不悦,先是安抚了一句,随后又将声母表和韵母表写了出来。
“你画这些鬼画符到底拿来做什么?”
幽州地处边境,虽然此时西方国家的人想要到达大唐可以说是千难万险,但是偶尔也会有一些冒险家达到大唐。
鹿清平年纪还轻时,就曾见过一个从弗朗基来的冒险家,所用的文字和李愔书写的十分相像。
不过仔细一看,在细节之处又全然不同,几乎不成体系。
“夫子可别小巧这些符号,他可是能让我大唐人人识字的至宝。”
李愔呵呵一笑,也不再意鹿清平的误解。
要知道,声母韵母这些东西,可不是从来就有的东西。
华夏自古以来学习文字最大的难点之一,就是不能说。在广袤的土地之上,光是方言就分出了十几种,而且一个地方的口音也全然不同。
要认就得会读。
只要能读得出来,那么做到人人识字就不困难。
为此后世的共和国专门编出了这套声母韵母表,用来给国家的百姓扫盲。
“我怎么相信你?”
鹿清平见李愔一脸笃定,也是不由好奇道。
李愔微微一笑,挥笔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天字。
“夫子请看,这个字是天。只需找到对应声母表上的t,韵母表上的ian,然后就可以轻易地读出来。”
“换一个地字,也是一样,现有的文字,大都能在这声母韵母表中找到对应,用来教百姓识字再合适不过。”
“而且这读音若是统一,日后我大唐境内人人皆可以无障碍地交流,加进彼此的交流,使大唐的社会更加稳定。”
李愔慢慢说道。
各地的方言,就是到了后世也是千姿百态,百花齐放,能够将普通话尽早地普及成为民族的共同语,也算是造福后世了。
“你再说说这个字。”
鹿清平听着看着李愔写下天地二字后飞快地从先前写下的纸上找到对应的符号念出来,顿时目光一亮,又写了一个学字。
李愔自然不会拒绝,手指轻点,口中说出了学的读音。
鹿清平又连着写了几个字,李愔都一一作答,这下他就是不相信也不信了。
这明显就是一套成规则的文字体系,并且能和大唐的文字完美的配合起来。
“千古奇书啊,千古奇书。”
鹿清平宝贝地拿起写着声母字母表的纸张,眼睛里似是有一团活在燃烧。
这几页纸的东西,千百年后,不,只要它一被公诸于世,便立刻就会享誉天下,举世震惊。
而李愔的名字,无疑会功载史册。
“现在夫子可愿意当我这百家学院的院长了吗?”
李愔微微一笑,语气挪移道。
“咳咳,殿下以为,有了这声母字母表,就能轻易地做到让天下认都识字吗?这其中还需要数代人的努力。”
鹿清平想起刚刚自己还一副义正言辞,全然不相信李愔的样子,面上顿时有些挂不住,嘴犟道。
“不必数代,若夫子成为我这百家书院的院长,我保证在三年之内,让大唐的各州县都有一家百家书院存在,二十年之内,大唐无不识字之人。”
李愔微微一笑,放下豪言道。
这几张纸一旦公诸于世,天下之人一定会趋之若鹜,就算是那些达官显贵想要阻拦也不可能做到。
人民群众的力量永远是最强大的。
“殿下不必用此言来诓骗老夫,这学院的院长我是一定要当的,绝对跑不了。将这声母字母表施行天下之事,还是徐徐图之的好。”
鹿清平的眉头微微一皱,对李愔有些担心。
蜀王的身份虽然尊贵,但是这教导天下百姓识字一事,是会触犯到那些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的,未必能够顶得住。
“夫子小瞧我了,我既然说得出,那么就一定做得到。”
李愔确实斩钉截铁地说道。
开启民智一事,在李愔的心中是比近在眼前的突厥之患还要重要得多的事情。
突厥之患,虽然紧急,但是李愔有信心迟早有一天能够解决。
但是使大唐的百姓脱离蒙昧的状态,接受来自现代的思想和知识,却不是一年两年能够做到的事情。
就算是百家学院开遍大唐,李愔觉得在大唐的百姓心中,属于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腐朽思想也不会改变多少。
人终有一死。
多少强横的王朝,都是由以为雄才大略的君主建立,在他们生时,威压宇内,八方来朝,但是一旦他们去世,王朝便会很快地分崩离析。
李愔当然不愿意见到自己努力一世的结果最终付诸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