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二人对答,谋划和谈
对于沈堂的话,张浚不置可否,沈堂可以原谅,但是他却必须表现出自己的歉意。这并非是完全出于做事的秉性,更重要的是双方身份的变化。
现如今,沈堂的身份虽然依旧无法与张浚相比,但是,显然已经有了被张浚重视的资格。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绝对的对错与善恶之分,一名朝堂顶尖的大佬去向一个山野村夫表示歉意,根本就是神话里的故事。否则的话,那便是演戏……
“沈堂,这一次和谈,你是怎么想的。”之前的事情不在谈论,二人总算是说起了正事。
沈堂思忖说道,“我朝已占泗州之地,归我朝所有。另外,金人需要赔付我大军开拔军资!”
如同赵眘一样,沈堂的话也让张浚彻底愣住。
好一会儿,他方才摇头叹息说道:“你的想法自然是好,只是,恐怕无法实现。按照老夫所想,这泗州之地让出不让出并不重要,只要这一次不再有赔款、岁币之事便可接受。”
“张相,我并非妄言。泗州之地若是放弃,首先让那些血战的将士无法接受。其次,经过这一次大战,之后金兵在此地必定会有防备,我们以后再想要北进便会变得极为困难。而如果保留这几个州府之地,那至少山东之地随时在我们的威胁之内。”
“虽然我并没有万全的把握,但是,只要有机会,我便愿意一试!”沈堂坚定的说道。
沈堂的神色让张浚有几分动容,哪怕他这个主战派,在对金国的概念中也从未有过如此强横!
“不过,这件事情,还需要张相配合一二。”
“你且说来,只要老夫能够做到,必定竭尽全力。”张浚凝声说道。
“我估计最近一段时间,朝堂之上必定会让张相尽快撤兵。届时,还希望张相能够找一些理由,推诿一二。张相手中的大军,乃是我和谈的底气。我们的力量越强大、越强硬,和谈则会越为顺利。不过,这件事情对张相恐怕会略有妨碍……”
随着金国大军撤走,泗州之战已经宣告结束。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张浚固执的将这数十万大军掌控在手中而不将他们遣回,必定要引起圣上猜忌。
张浚自然也清楚其中凶险,不过,他思索片刻之后,还是应允了下来。
“沈堂,当初老夫便与你说过。只要对我大宋有利,哪怕是让老夫殒命也在所不惜。所以,你放心前去和谈,在你们和谈结束之前,老夫这数十万军马,便会在泗州为你们撑腰!”张浚斩钉截铁的说道。
“哪怕圣上下旨,老夫大不了舍了这身衣袍,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能够和谈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一切代价都值得。”张浚的神色中满是坚韧,“想当年,岳武穆为了北伐能连抗太上皇数道金牌调令。而今,我张浚也能做到!哪怕,最后同样落得如同岳武穆的结果,老夫也无悔!”
“多谢张相!”沈堂站起身来,对张浚深躬一礼。
也许,张浚的一些行事,依旧无法让沈堂认同。但是,对于他忠君爱国之心,沈堂却是敬重无比。
“张相放心,这样虽然有些凶险,但是,我也会做出一些布置。若是有需要的话,之前攻打东平府的那一支兵卒我会调遣而来,陪张相演一场戏给别人看。如此,至少张相的理由更充分一些。”沈堂应到。
做一场戏,只不过是让程玉虎一部的人马,装扮成金人与张浚将场面烘托起来而已。虽然,这样做也许有着不少漏洞,但是,只要将这场戏演出来,他人信与不信却并不重要。只需要让张浚有一个合适的理由,便已经足够了。
“另外,朝堂之上的局面,正在朝着我们所想的方向发展。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朝堂之上便会翻天覆地。届时,我们一方的力量必定会大增。如此一来,张相在此地的压力也会减少许多。”沈堂继续说道。
张浚点点头,“不错,数日前史浩传信与我,现在圣上对汤思退、陈康柏等人已经有了极大的不满。但是,现在主和派势大,也没有合适时机。老夫与史浩等人也在谋划,看看能不能给圣上创造一个机会。”
沈堂闻言,却是阻止到,“张相,此事我们该做的已经做了,还是顺其自然最好。打落主和派,我们不参与,只让圣上动手,如此一来,史大人等人的复出才会更为顺利,也不会让圣上猜忌我们在暗中谋划。因此,不仅不要随意插手,反而要尽可能避开,就算是圣上真的想出手,我们最好还要拦阻一二方才是正理。”
“水满则溢,既然如此,我们不需要想办法砸碎杯子,只需要再添上一瓢水,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沈堂的话让张浚神色一动,“沈堂,你的谋略、急智果然厉害。史浩曾说,最为庆幸的便是你乃是我们的朋友而并非是敌人,现在想来,老夫也要庆幸万分才是。”
“你放心,我尽快给史浩传信,让他不要轻举妄动。”
“我前往中都之后,会随时与大人传递消息。并沟通和谈的进程,若需要此地的军队配合,到时候还望张相莫要推辞。那明扬近日将会前往中都提前做些谋划,我将另遣人前来泗州与张相联系。还希望张相照应一二。”
“你放心便是!”张浚应声说道,他的麾下,自然也有自己的情报网络,可是,沈堂麾下的情报网络同样不凡,有时候,反应竟是比他麾下的人马传递消息更快几分。若非这只暗中的人马是沈堂麾下,说不得,他就要想办法另其为自己所用。
“沈堂,你所说的都没有问题。不管如何,老夫必定竭尽全力与你配合。不过,还有一个麻烦,恐怕你需要提前解决掉,否则的话,哪怕你再有智谋,在随后的和谈之中恐怕也会有诸多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