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阿其那、塞思黑!朕给他们的兵马不少了,还有戈洛文麾下两个旗的罗刹军队帮忙,这多么人马,又是防守态势,还有棱堡提供保护,朕实在是想不通,他们还需要什么援兵?”西安府的临时行宫内,皇太极正在大发雷霆,他接到了来自辽东的信件,多尔衮和阿济格竟然在信中联名要求关内派出援兵,并且连戈洛文都在信件下方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问题是,这封信件里面只是说新军如何如何强大,说他们人多势众,攻下了一些棱堡和城池,但是对于具体情况是只字不提,事实上,多尔衮他们根本就没脸提,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防御竟然如同纸糊一般,青弋军势如破竹,直接把棱堡给废了,多尔衮知道,如果在战报上这么写,自己的罪过更大,引入罗刹军的是皇太极,派遣罗刹军来辽东了也是皇太极,决策全是皇太极做的,现在新军打的这么猛,证明皇太极的决策并没有起到效果,皇帝是不会承认自己有错的,就算是有错,也是下面人的错,多尔衮可不想平白无故背黑锅。
此时此刻,皇太极手中的求援信还是一个月前的信件,盛京到西安府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北地战火连年,很多鸽信的中转站都被破坏了,加上皇太极在关内的地盘和辽东之间还隔着一个大顺政权,所以从辽东过来的消息基本上是快马加鸽信的组合,时间自然慢了一些,皇太极接到这封信的时候,青弋军两路兵马已经对盛京形成了南北夹击的态势,而西安府的众人还在讨论要不要回师辽东。
皇太极将信件扔在了地上,“彼得洛维奇将军,朕想听听你的说法,为什么你的部下也在这封信上署名了,两个罗刹旗,一万五千名罗刹士兵,朕不要求他们能进攻,但是你要知道,王大雷的部队渡过鸭绿江,攻击我们的棱堡,战场可是摆在大清境内的,朕想不出,在优势兵力的情况下,他们为什么要求援。”在皇太极看来,王大雷不过四万多人,还有高丽和倭国仆从军混在里面,真正能作战的青弋军能有多少,而且大清是防守,他们是进攻,防守兵力比进攻兵力多,又有罗刹火器在手,那多尔衮还求援什么?
彼得洛维奇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在他的认知中,双方不管怎么样,至少打个有来有回是可以的,可是从这封信透露的意思来看,辽东的敌军恐怕远比他们预计的要强大许多。自己虽然不喜欢戈洛文,但是戈洛文这家伙是远东军司令,算是有些本事的,加上他心高气傲,本身就对自己坐总指挥的位置很不满,让他低头求援,不是他的风格。青弋军的火枪,彼得洛维奇倒是研究过了,两国合作之后,皇太极曾将消灭谢嗣峰团的时候缴获的新军二六式火铳给罗刹人看过,他们非常赞叹新军制造火铳的技术工艺,现阶段仿制也不是不可以,罗刹就算是不行,欧罗巴应该是可以的,只是这种火铳制造较为复杂,量产起来有些棘手,如果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倒是可以仿制,但是时间不等人,就算是国内造出来一批,再送过来,黄花菜都凉了。不过根据彼得洛维奇的判断,二六式虽然厉害,但是也不是说跟罗刹军的制式装备有代差,实际上,在十七世纪的欧洲,燧发枪已经逐渐开始普及,并开始替代原先的火绳枪,比如英国军队就取消了胸甲骑兵,用燧发枪轻骑兵完全替代了重骑兵,并使其成为骑兵的唯一兵种。
很多国家的精锐部队也开始换装早期燧发枪,只是当时的燧发枪价格昂贵,大约是火绳枪的两倍,所以普通步兵是不可能装备的,主要是给精锐部队装备。当然,此时欧罗巴的燧发枪射速和射程自然是比不上二六式的,跟二八式更是差距很大,但是皇太极只缴获了二六式,清军上下对于新军的二八式和三八式也没什么概念,只是觉得二六式就已经非常厉害了,所以才将二六式交给罗刹人进行研究。对于罗刹军队来说,燧发枪不陌生,他们跟奥斯曼帝国作战,对方经常使用燧发枪,他们也吃了不少苦头,不过后来罗刹军队也装备了不少燧发枪,沙皇卫队没到远东来,如果来了,皇太极就会看见一支全面装备燧发枪的精锐骑兵。彼得洛维奇带过来的部队当中也有一部分装备了燧发枪,比如哥萨克骑兵就装备了燧发手枪,还有彼得洛维奇从奥斯曼战场抽过来的老兵也装备了一批燧发枪,性能自然是不如二六式,但是也还行,这支部队大概有五千人,虽然他不喜欢戈洛文,但是也分出了一千五百人给他指挥,守城应该是够了,彼得洛维奇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这,尊敬的皇帝陛下,从这封信中,我没有看出战场的具体情况,或许他们是遇到了其他的困难,说句实话,我对我的棱堡非常有信心,要知道,这是欧罗巴最近几十年才流行起来的战术,并且我们给戈洛文的图纸已经是欧罗巴最先进的棱堡设计图了,这些远东人不可能破解棱堡的奥秘,要知道,如果是步兵攻击棱堡,他们会暴露在棱堡各处的火力之下,毕竟棱堡是没有多少射击死角的,还有最重要的是,斜面棱堡城墙很坚固,除非是格罗伟偷工减料了,否则这个世界上只有沙皇大炮才能摧毁棱堡,就算是集中我们的罗刹重炮轰击,也不可能摧毁的,据我所知,戈洛文平日里就算是再大胆,在这件事情上,他不会不用心的。”彼得洛维奇语气肯定道,沙皇巨炮现在就在西安府,破关之后,他们从关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沙皇巨炮给运到关内,日后如果要攻城掠地,沙皇巨炮可以发挥很大作用,所以这世界上最厉害的大炮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除非是新军也制造了沙皇大炮,否则远距离武器根本不会对棱堡造成损伤,而近处爆破倒是可以,但是还是那句话,步兵想要靠近棱堡,那除非是用尸体堆出来一条路,否则根本不可能靠近,根据彼得洛维奇对新军的了解,他们对人命的珍惜程度超过皇太极,应该不会用人海战术去打仗。
皇太极又转向众人,“那你们说说,到底是为什么,六万大军在辽东,对面的王大雷才多少人,又不要他们进攻,多尔衮他们在搞什么?”代善站出来道:“皇上,会不会是新军又有什么新手段,多尔衮他们遇到难题了?”皇太极道:“那他为什么不明说,阿济格这个家伙当年在辽东就是指挥不力,难道多尔衮要重蹈覆辙吗?如果像彼得将军说的,在装备和设施上没有问题,那就是人的问题,只能说明多尔衮这个废物连指挥都指挥不好。那么你们说,朕要派出援兵去辽东吗?”
范文程道:“皇上,事情还没弄清楚,贸然派出援兵,恐怕会影响中原大计,我们刚刚来关内没多久,西北四省虽然消化了不少,但是时间太短,尚且不稳固,如果要派出援兵,就需要面对三个问题。第一,我们派多少援兵合适,辽东战场明明是我们占据人数优势,若是派出大量援兵,形成压倒性优势不难,那中原怎么办?我们的主战场可是在这里啊。第二,派什么援兵合适?满洲八旗罗刹八旗这样的主力,还是其他八旗这种仆从军?我们完全不知道多尔衮的需求。第三,说句难听话,就算是前面的棱堡失守,还有盛京城呢,难道多尔衮不会据城死守?那可是我们的大后方,就算是双方拼消耗,我们也不怵他们。这样的话,援兵的紧迫性是不是特别高,如果不是,仅仅是多尔衮贝勒觉得没什么把握,那么这援军大可不必派出去。”
皇太极从座位上起身,来回踱步道:“朕意已决,范文程立刻以大清军机处的名义回信给多尔衮,问明白情况,咱们再进行下一步动作,盲目派兵,朕不做这种事情。”“遵旨。”众人跪下道。皇太极好像想起了什么事一般,指着人群中的一人问道:“范世仁,朕交给你的收编汉军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范世仁立刻手脚并用爬出人群道:“皇上,奴才托皇上洪福,收编汉军的事情进行的很顺利,八大家出手,给钱给粮,奴才已经募集到十万汉军,发放兵器进行训练,能达到作战的标准。”范世仁提出了剃发易服,皇太极便让他跟进,着手进行汉军收编的事情,凡是进入清军的汉兵,一律剃发,以明军旧制为基础进行整编,打绿旗,用来区别八旗的红黄蓝白,称为绿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