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部律师仍然抓住这一点发起反攻。死死咬住日钢的净资产还是正的这一事实。毕竟,对于北原一方来说,他们要想证明日钢的净资产为负,除非具有审计报告,否则,这是根本不可能被证明的事情。
台上的诸位法官都看着北原。
安部提出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不能有效辩驳的话,那今天听证会,毫无疑问就是输了。
北原仍是一副沉稳的表情,仿佛安部的进攻,并没有影响到他。北原继续开口道:“企业破产的判断标准有两个:第一,企业资不抵债。第二,企业明显欠缺偿付能力。只要两个条件满足其一,那么破产程序就可以启动。”
下一秒——
北原突然拿出了数份文件,展示在法庭之上。
这些文件是银行账户存款的余额。
大约有三十多个银行账户的情况,都列示出来。
北原指着这些文件,大声道,“我们已通过律师调查令,调取了日钢约三十多个主要公账。银行余额显示,三十多个银行账户加起来现金,已不足300亿円。而日钢每个月要支付的利息,就将近200亿円。也就是说,现在日钢的现金,最终只允许支付不超过两个月的利息!”
“再加之,目前钢材市场不景气,工会预计将会发起超过3个月的罢工行动。叠加海外关税的砍单影响,日钢未来不可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来支付利息。这些债务将会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最终将日钢这家企业压垮。”
“启动破产程序的法律效果之一,就是破产企业的债务停止计息。”北原开口道,“难道我们要坐视日益庞大的利息,最终将日钢的所有资产吞噬得一点都没有剩下,才开始启动破产程序吗?!”
法庭之上——
北原展示的日钢银行账户的现金余额,顿时让大家傻眼了。
都说潮水退去,方知谁才是裸泳。
这些银行账户的现金数目,无疑是震惊了所有人。
首先是现金的金额远远地小于财务报表上展露的现金数量。
这顿时让人想到了一种财务报表造假的手法——
那就是在报表制作的当日,转入大量现金,随后再于第二天转出。
毕竟,报表只是关于某一时刻的企业资产。
只要那一时刻的企业资产有这么多现金就行了。
同时,这些现金的数额已经无法支付足额的利息。
旁听席上的人们,都没有想到,日钢的资金状况竟然捉襟见肘到了这种地步。这样一来,似乎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日钢会发行大量的所谓“A证”来拖欠对供应商、承包商的款项,同时日钢也会将大量的自有车间给外包出去。
这一切都代表着日钢对现金是渴求到了何种地步。
听到北原展示出来的这些赤裸的证据,在旁听席上的日钢高管们自然都露出了难看的脸色。幸好,这次旁听席上并没有记者,否则,这番场面会被添油加醋成一个怎样的画面?!
日钢一方的三位律师,看到之后都愣住了。
他们没想到北原竟然调取了日钢的公账信息。
玉城律师在思索片刻之后,迅速站起身反驳道:
“裁判长。对方律师选取的这些银行账户存在偏颇。日钢是一个集团,组成集团中的各家会社都有各自的账户,项目公司也有自己的银行账户。总计加起来超过上千个公账账户都不止。然而,申请人仅挑选了30来个账户,就意图说明日钢的现金状况不足,这是明显不正确的!”
不愧是破产领域的大律师。
在极短不利于自身的情况下,仍能够漂亮的做出回应。
此时,谷本也跟进反击道,“钢铁行业是重资产行业。日钢名下有着大量工业用地、厂房、先进的制钢设备。这些都是具有重大价值的资产。对方律师只以区区数十个银行账户来说明日钢的资产状况,这是依据严重不足。”
安部也同样驳斥道:“日钢目前正在为其经营困境,制定新的转型计划。申请人一方,并没有考虑到日钢未来产生现金流的能力。日钢还在海外有许多工厂基地,很多离岸账户的资金也没有被申请人统计进去。这位北原律师的理由完全不成立!!”
三位破产领域大律师,同时发起凌厉的反击。
“既然如此,法庭不妨查明目前为止日钢所有公账的现金余额。”北原直接开口道:“这项调查应该很容易就能完成。到时,我们就能轻而易举的判断出,日钢究竟是否有足够的偿债能力!”
听到这一点,日钢三位律师也不由得忌惮起来。
方才,北原的论述中,有一点是打动了法官。
那就是如果不启动破产程序,那么源源不断的利息将会把日钢的资产给彻底淹没。
大野努法官看着两方律师:
“关于申请人要求调查日钢账户现金的要求,本庭已经收到,在经过合议后,我们会做出决定。如果各方没有新的意见发表,那么本次听证会结束。”
两方律师都表示没有新的意见发表。
于是法官宣布——
这场破产程序的听证结束。
随着裁判官退席,整间法庭内顿时充满了议论声。
过了好一阵之后,法庭内的人群才渐渐散去。
今天的听证——
北原与日钢的三位大律师,难说胜负在何方。
这却也是最麻烦的局面。
如果是相持局面的话,法院一定会偏向不启动破产程序。
法庭内,还剩下北原、宫川、丹羽。
还有宫川的父亲今西。
今西站起身来,对北原说道,“从今天的听证会来看,估计一时半会,东京高等裁判所是不会很快做出决定了。破产案件审理时间一般都很长。考虑到裁判所的态度和日钢的特殊性,估计至少需要一、两年,裁判所才会决定是否启动破产。”
今西的话语没有错。
的确,最符合现实的情况。
像破产案件,往往是漫长的拉锯战。
根本不可能速战速决。
但在这时,北原露出了微笑,“我有办法,让东京高等裁判所在两个星期内,就启动破产程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