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灿的记忆中,有这样一则新闻报道:
——她背井离乡30年只为“抢救”数千幅压箱底的中国文物!
不得不承认,自己当初是被“震惊体”标题吸引,转而点入这篇报道。依稀还记得,那是一片人物专访,被采访者是大英博物馆高级古画修复师邱锦仙女士。
邱锦仙女士,出生于沪海的工农家庭,20岁进入沪海博物馆工作,因为是小姑娘,心灵手巧,被安排在装裱室担任华启明老师傅的帮手。
孰料,这位其貌不扬的小丫头,在书画装裱和修复方面,颇有天赋,竟然很快入门,成为华启明和徐茂康两位大师的得意弟子。
1987年,已经独当一面的邱锦仙,受上级委派,前往大英博物馆交流中国书画装裱修复技术。
英国人不太相信这位“村妇”般的人物,能修复中国古字画,于是,时任大英博物馆东方部主任的罗森,拿出一副已经破烂不堪的傅抱石山水图,让她展示。
这位邱锦仙女士,确实技艺不凡,开水淋画,五冲五洗,把大英博物馆的文物专家都看呆了,最终,在她的努力下,这幅画作被修复一新。
彼时,大英博物馆只有东洋修画师,对中国古画毫无办法,这也致使成箱成箱的中国古画,敦煌经卷、古籍善本,被搁置在收藏室无人问津。
当时大英博物馆的馆长大卫·威尔逊和东方部主任罗森,正为那些再不好好修就毁了的中国古画搞得焦头烂额。在见识到邱锦仙的“神乎其技”之后,两人当即发出邀请,希望邱锦仙能留下来负责修复馆藏的中国古画。
邱锦仙留下来,在大英博物馆一干就是三十年。
采访中,她自曝,大英博物馆现行展出的古画,基本上她都有过手,总数量将近一千幅,重度修缮达四百幅,包括《女史箴图》唐摹本、明代朱邦的超大绢画《紫禁城》、赵孟頫的《双马图》、37块碎片拼成的敦煌佛教《地藏十王图》等知名画作。
卢灿之所以记得如此清楚,是因为这片报道下面的评论区中,是一片对这位叫做邱锦仙的女人的谩骂评论——“替强盗修复罪证还沾沾自喜”“步亡国奴的后尘”!
不仅如此,还有网友挖出,当年邱锦仙因公出国最后逗留伦敦不归,属于叛国!同在沪海博物馆工作的摄影师丈夫,因她而遭受十二年不准出国的禁令。
如果将她理解成一位“为艺术品献身的纯粹的人”,可能更有助于看待她的行为——在挽救艺术品方面,她是绝对有功劳的!只是,国籍不符合网友预期而已。
邱锦仙的行为,是否值得赞赏,不好评论……
卢灿此刻想到的,是她在自述时提到的“大英博物馆有着成箱成箱的中国古画亟待修复”这句话!。如果事实真如她所说……那岂不意味着,这是自己抄底大英博物馆中国古画及古籍的好时机?试想一下,与其将这些文物搁置在收藏室发霉腐蚀,大英博物馆愿不愿意用它们换取沉甸甸的英镑?
不是不可能的!
卢灿越想越兴奋,扭头问道,“杜教授,您和大英博物馆东方部……熟悉吗?”
杜希德正准备欣赏卢灿的“神技”呢,没料到他突然来这么一句,有些诧异,“我和罗森关系不错,怎么了?”
卢灿琢磨了片刻,还是觉得有必要对杜希德教授实话实说,这是因为,杜希德教授并非纯粹的英国人,而且刚刚表露过对剑桥大学的些许不满,这也许就是契机。
不要以为为剑桥大学捐款,就一定爱它!挥舞锄头的卢灿,可没那么仁慈!
“杜教授,你这都有不下于一百件各色东方纤维艺术品,”他笑着指指堆积在长台以及桁架上的各种木匣、画筒,“你这如此,想必大英博物馆也好不了多少。”
“你是想……”杜希德揉揉眉头,隐隐有所猜度。
“没错!”卢灿微笑点头,“你知道的,我家筹建的博物馆,时间很短,在很多方面都缺乏积累,所以,我希望能够从英国购置一批‘没有抢救价值’的废弃品,带回香江,试试看能否修复。您这里……还有大英博物馆,都是不错的选择。大英博物馆收藏了两万多件来自中国的艺术品,其中肯定有一部分失去展览价值……您说对吗?”
“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些?”杜希德似笑非笑地看着卢灿,很显然,他识破了卢灿的图谋。
卢灿挑了挑眉,“也许……我们可以继续合作。杜教授,你没发现?你是一个非常适合,撮合虎园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有关废弃东方艺术品交易的中间人?”
杜希德一愣,当然明白卢灿话语中的意思——由他来撮合,肯定能拿到好处。
他犹豫了一下。
要说不心动那肯定是假的,教授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尤其是欧美教授,他们对财富的追逐,可要比华裔教授更直接。
杜希德捏着下巴,沉思了许久——虽然心动,并不意味着他失去理智。然后对卢灿伸出两根手指,“我有两个问题,第一,大英博物馆是一家公益性质的国立博物馆,展品来自于各类捐赠,它本身并没有出售藏品的权力。这个问题,你如何解决?”
呃?卢灿一怔,刚才还真没考虑过。
不过,这个问题应该不难解决。卢灿笑着摊摊手,“那些处于濒危状态的艺术品,对于大英博物馆并无用处,我想,只要公关到位,应该难度不大……”
他很快想到自己在东洋时曾经实施的方案,以上村松园的“土地契约书”交换上村家族的藏品……没错,这么干一定行!他马上笑道,“既然不能直接交易,但我们可以交换……我寻找一些欧美艺术品或者在拍卖会上购置一些欧美艺术品,交换大英博物馆所收藏的那些‘濒危东方艺术品’,想来这种交易,大英博物馆管委会应该不会拒绝。”
这倒是个办法,杜希德琢磨了一下,如果真是这样,自己应该能说服大英博物馆。
遂即,他点点头,算是认可卢灿的答案,又说道,“第二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交换来的艺术品,不能挽救或者没有价值……”
他没有继续往下说,而是盯着卢灿。
意思卢灿懂,就是交换来的艺术品你修复不了,没价值……总不能让我白干吧?
卢灿笑笑,同样伸出两根手指,“两种合作方式,第一种,我以年薪三十万英镑,聘请你担任中间人,每一件有价值的成交品,你能拿到1%的价值提成;第二种就是无底薪,每一件有价值的成交品,你能拿到其价值的5%提成。当然,每场交易,我会安排人参与挑选,完全没有修复价值的,肯定要被排除在外。至于你担心的修复问题……稍后我会证明给你看!”
说完,他指指桌面上的那件陈卓的青绿山水图,“就用这件为例。”
“OK!”杜希德教授打了个响指,“我现在迫切希望看到你的表演,再决定我们的合作模式!”
“如你所愿!”卢灿耸耸肩。
…………
卢灿所要求的工具,在杜希德看来,很离谱:两壶开水、一只喷壶、一把长排刷、一把毛刷、两根长挑针、一根细杆、一把熨斗、两把片刀、一沓宣纸、一套调色板、一只茶杯、两条浴巾、一罐棉签、两方镇尺、一片菲利普刮胡刀片。
再看卢灿,已经脱去西服,领带也已经去掉,白衬衣外套着白色的围裙,衣袖半卷至肘部,左手手套,头上带有头套,站在长台前,神情专注地盯着面前这幅手卷。
卢灿并没有急于下手,而是在端详这件残品!
手卷已经完全展开,两端被镇尺压实,长约莫一米八,高约三十五厘米,一共有六处较大的破洞,一处面积约九十平方厘米的咖啡痕,大小不一的霉点和霉斑三十多处。
破洞,杜希德还有办法修补,那些可恶的霉斑和咖啡痕,才是真正让杜希德头疼的地方。
看卢灿没戴手套的右手手指在卷面一点点拂过,面色肃穆,颇有大师风范,杜希德教授莫名的有着几分安心。
房间内的旁观者,不再是杜希德和温碧璃两人,还有几位杜希德的学生,也闻讯赶来看热闹,眼神中多有怀疑。他们从未见过来自中国的古字画修复技术,更不相信眼前这位年轻人,能将如此破烂的字画修复好,只是碍于对方是教授的朋友,不好意思明说而已。
修复这幅画之前,首先要揭裱。
这幅手卷修复之后,肯定要重新装裱,因此,旧裱几乎没用。卢灿也就不客气,直接抄起剪刀,沿着画芯外两寸,将手卷两端剪掉。
将画芯部位蒙上一只浴巾,拿起喷壶,开始往浴巾上淋水,重点是画芯四周部位。接着,他又拿起电熨斗,开始沿着画芯四周熨烫。
这是为了揭裱边——裱边位置通常会用骨胶粘连,纸边潮湿,有利于骨胶分离。
揭裱工作并不复杂,淋水、电熨,来回两次之后,卢灿就揭开浴巾,用片刀和挑针,将画芯正面的裱边揭开,露出完整的画芯。
房间内鸦雀无声,都盯着卢灿的一举一动——刚才的揭裱虽然描述简单,可落在杜希德和他的学生眼中,依旧很惊艳!
用挑杆将画芯挑起,换场地,将画芯平摊在一块完整的玻璃板上。
接下来,卢灿开始了他最为惊艳的表演——他直接拿起一壶开水,沿着画幅,从左到右,一点点淋在画芯上,均匀而细致。
这一举措,杜希德教授虽然看过一遍,可依然觉得惊艳无比,落在他的那些学生眼中,更是引发已整整的“NO!NO!”尖叫!
等开水浸润画芯,卢灿又拿起排刷,轻柔而细致地逐次刷着画芯,直至将表层水渍全部刷干净,又换成软毛刷,在霉点和霉斑处,细细刷了一遍,部分难以除掉的霉斑,还用刮胡刀片轻轻蹭两下,直至刮干净。
此时,咖啡斑已经完全清理干净,大多数霉点和霉斑也已经处理。
卢灿再度拎起一壶开水,这一次他选择直接浇,重点浇在未处理干净的霉斑处。
再刷、再刮!
一共浇了三次开水,终于将这幅画作表面的污渍清理干净。
这时,他再度将画芯表层的水渍刷掉,用挑杆将画芯挑起,又一次回到最初的毛毡长台上,重新蒙上另一条干燥的毛巾,用电熨斗隔着毛巾熨画芯。
这次是为了速干、去水痕,以及整形。
很难解释的是,如果用冷水淋画,虽然也能达到除尘、除霉斑的效果,但是水痕怎么也去不掉,但是开水就可以,修复之后,一点水痕也看不见。
当卢灿揭开浴巾后,围观的几人无不发出“哇”“上帝!”“这是怎么做到的!”感慨之声。
一张干净的如同“水洗”,事实上确实水洗过的古画,展现在大家面前。
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画芯部位的六处较大的破洞。
依旧是个大工程——需要去掉底部裱纸,再修整、补纸、调色、上色。
卢灿从上手到最终完工,大约花费了八个小时,一直到天色漆黑,最终完成画芯的全部修补工作。此时,他已经饿得肚子咕咕叫。
此时,房间中站满了人,等他一抬头,所有人不约而同的鼓掌!
神乎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