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相宝2:秘物 > 第845章 禾目天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45章 禾目天目

卢灿再度将砚台放下,又往前走了一步,忽地,他再度退回一步,又拿起那方砚台。

卢灿的两度回头,让吸引周围一干人的目光。

其中又以黄文标最为感兴趣。

砚台抵押时,是他过的目,也是他做的估值,只是张维屏的一件文房之物,虽然不错,但还算不上顶尖艺术品,难不成有什么蹊跷自己没看出来?

没错,卢灿从雕刻风格上判定这方砚台是湛谷生所做,原以为可能没有落款,可又一琢磨,既然湛谷生是微雕高手,那么……有没有可能他将自己的印记,微雕在某个部位?

所以,他再度回头。

这次,他用了五十倍放大镜,在苏武牧羊的几个阴暗处,细细看了一遍。

哦哦,果然,在领头羊的尾部阴影处,有着“雨生百谷地生金”的微雕诗文。

湛谷生终究还是将他的印记留在这方砚台上!

这行字细若牛毛,又与羊尾巴上的刻线暗合,如果不是五十倍放大镜,再加上卢灿有心,任凭肉眼看得再仔细,也不会发现!

着实精妙!

这次,卢灿终于彻底放下心,也放下砚台,向下一件物品走去。

微雕的历史很久远,河南殷墟发掘的甲骨片中,就曾发现少量微雕骨片。

当然,彼时的微雕技术还不成熟。

一直到元代进击欧洲,欧罗巴的玻璃放大镜通行中原时,微雕技艺逐渐成熟。到明清两代,微雕技艺大成。很快,微雕又分为软雕和硬雕两派,软雕是指在象牙、毛发、竹黄、木质等软性材料上的雕刻,硬雕则是在玉、石等硬性材质之上的雕刻。

南派雕刻中的广派微雕,兴盛于广州牙雕大师陈祖章。

此人生活于康雍乾三朝,于雍正年入宫。乾隆二年,曾雕刻《东坡赤壁赋》橄榄核,深受乾隆爷喜爱。陈祖章一生收了九名弟子,多为南方人,因此,广州微雕各大派系,都尊他为微雕祖师爷。

湛谷生的爷爷湛中行,排行第六,人称“湛六”。

湛六的祖上是福建惠安人,石匠,因此,湛谷生也算是出身于雕刻世家,从小就喜欢雕刻。

地方志记载,湛谷生性格怪异,不善于与人交流,留下的作品很少,虎博都没有收到他的作品,没想到竟然在这遇到一件。

所以,尽管在这件作品上耗费将近十分钟,卢灿的心情还是不错的。

他稳如老狗,许胖子可是急坏了。

虽然相信卢灿的鉴定水平,但该着急一样着急。

要知道,上手鉴定仅有一个小时,这一件就花去六分之一,后面还有二十一件呢!

好在卢灿在接下来的几件中,速度很快,尤其是四件玉器鉴定时,拿起来看了一遍就放下,单件只用了五六秒,追上一些时间。

接下来的这件,又让卢灿停下脚步。

好东西!

宋建窑兔毫盏,东洋人称之为“禾目天目”

“天目”在日文中的是形容“黑釉茶碗”的专用名词,“禾目”就是青苗林立,中国人习惯称之为“兔毫”,形容釉色中的银丝像兔子的毫毛,密集树立。

看到这只兔毫盏,卢灿明白过来,坂本五郎为什么来澳门——九成九为了这件东西。

卢灿伸手将这只建窑盏拿起来,很轻,这说明胎质一般,又看了看茶盏的内外壁,笑着摇了摇头。

建窑所出的“天目”,在东洋所引发的风潮,外人无法理解,包括卢灿。

国人欣赏瓷器,喜欢完美,流釉要全,图案完美,色泽丰盛,器型要正。

而眼前这尊茶盏,明显流釉不均匀,圈足无釉,盏壁还出现堆釉现象,瓷胎也很松,所以,如果以宋代文人,以至于传统收藏家的欣赏目光来看,这件东西,怎么说都是次品!

也因此,建窑所出瓷器,在当时几乎都是社会中层以下的人在使用,而那些权贵及文人,是不屑于用这种瓷器——有汝钧官哥定五大窑瓷器,为嘛要用这种不合格的次品?

即便是斗茶,这些权贵阶层也更喜欢定窑的黑瓷,而非建窑瓷器。

但是,这一瓷器,在东洋受到疯狂追捧。

这与每个国家的文化氛围和审美倾向有关。

东洋人讲究残缺之美,习惯于枯寂,喜欢从简陋、简单、简洁的意向中,感叹美,找到审美的意义,这就是东洋的“侘寂”美学文化。

建窑盏的釉色、器型,无疑戳中了东洋人的美学,也因此,自从西渡来华求取真经的宋代东洋和尚们,将建窑盏带回之后,他们的商船或使者,来到中原后,几乎都要寻找一些建窑盏带回国珍藏。

这也是建窑盏为何在东洋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

千万不要相信建窑盏在东洋只有四只的说法,央视曾经做个一次调查,在东洋各大博物馆展存的建窑盏,就足有二十多只,更勿论民间藏家和私人艺术馆,过百几乎是一定的。

卢灿虽然没办法将这只茶盏等同于宋代五大窑瓷器一样欣赏,可也不排斥它——有很多很多人喜欢它,就说明它具备很高的展存意义。

没错,他打算将这件东西连同刚才张维屏的砚台,都从许胖子手中抠出来,送进虎博。

这件建窑盏,大约花费了卢灿三分多钟。

这样一来,他看完六件抵押品,拢共花费十六分钟——许胖子在旁边频频看表。

再下来是三件金银器。

在一枚老式金元宝面前,他略作停留,上手掂了掂,又翻看底部印记,铸有“南墅”二字。

这是广东十三行潘家私铸的金元宝,镇宅压库所用,不知怎么出现在葡京酒店。

这一处可能也是得分点!

广东十三行潘家,具体指的是潘振成和潘有度父子。因为潘家父子都会说英语,所以,潘家开设的同文行几乎垄断了与英公司的生丝贸易,成为当时的巨富,与卢灿的祖上卢观恒、怡和行行主伍秉鉴、义成行的叶上林,并称为“广州四大富豪”。

金元宝上的“南墅”,是指潘家建在珠江南岸的园林。

如果是家族库存的金元宝,一般会铸上姓氏或者家族标记,只有镇宅钱,才有可能铸上类似于“南墅”这类的院落名称。

所以卢灿认为,这一点有可能拿分。

这枚金元宝,重量在一千二百克左右,纯度在八十五至九十之间,掺杂有一定量的紫铜和白银,在当时已经算是“纯金”。

在金银器区,拢共只花费了两三分钟,很快他进入字画区。

第一件是竖轴水墨,招子庸的蟹图。

平沙浅草,几只大小螃蟹横行,着墨无多,却有意趣,东西不错。

招子庸是广州南海人,字铭山,号明珊居士,嘉道年间一位着名的画家、文学家。他所绘画的墨竹、墨蟹在其时已享有盛誉,时人有“温郎(温汝遂)墨竹招郎蟹”的美称。

本土画家的作品,在香江颇受欢迎,更何况还是招子庸的蟹图。

卢灿点了点头,这件东西很适合拍卖。

即便是一眼真,卢灿还是上手按了按画芯和画面装裱,看看有没有其它疏漏。

再往后,是一幅小版油画,白桦木画框,签名处被人用白纸蒙上——估计是黄文标见这幅油画实在没什么可鉴定的,特意蒙上,增加一点难度。

画幅内容是一位翩翩起舞的金发少女,背景是明朗的天空,如絮般的白云,翠绿的树条枝叶,整个画面干净利索,给人一种明快活泼的感受。

这是典型的欧洲古典主义肖像画。

卢灿扭头对许胖子笑笑,又努了努嘴,示意他来上手——以前在学校时,这家伙的油画鉴定水平还是不错的,也不知现在怎么样。

许胖子对卢灿翻了个白眼,不过,也没推辞,双手将画框拿起来,对着灯光查看起来。

此时的国内鉴定师,对欧美油画研究很少,能被黄文标鉴定出来的西欧油画,想必是名家名作。因此,只要观察出创作风格和笔触特征,这幅画作的作者是谁,不难鉴定。

只不过,这件作品怕是另外两组人马的噩梦!却是卢灿一行人的得分点!

卢灿站在许佳闻的身侧,顺势看来起来。

画作表面的涂彩微微发黄,说明这幅画作有一定的历史,大约有个一两百年。

再看画作结构,非常严谨,女孩旋舞时飞扬的衣裙都被描绘的丝丝入扣,如同高速相机拍摄的定帧画面。其实,这种画法在一百多年前,并不提倡,当时的画家更喜欢用弧线和大面积的模渲染糊,来代表衣裙的摆动。

这是版画的特点。

也因此,卢灿判定作者可能是一位版画家。

一两百年前、欧洲名家、兼职版画、古典主义、肖像画家、风格严谨、画作细致入微……

一系列标准列出之后,卢灿很快鉴定出,这幅画的作者是德国十九世纪宫廷画师,弗朗兹·克萨韦尔·温特哈尔特的作品。

再回想温特哈尔特作品特点,与眼前画作一一对应。

没错,就是他!

温特哈尔特的作品,带有强烈的严谨精道的德国风格,绘画表现手法接近现代人的审美标准,也因此,他的画作在当时不算很受欢迎。评论家认为,欣赏温特哈尔特的作品不如去买一幅版画……

但是,到了本世纪七八十年代,温特哈尔特的作品,经过伦敦国家肖像画画廊和法国小皇宫博物馆的隆重推荐,又变得火热起来,近期频频出现在拍卖会上。

也因为出名,他的画作才会被黄文标破例,收做抵押品。

这幅画作应该难不倒许胖子。

卢灿鉴定完之后,没再理会还在看画的许佳闻,独自往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