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温家现状
九岭巴士是第一家出自于调景岭的港岛上市公司,又因为这家公司给调景岭带来诸多改变,诸如交通、就业等等,所以,岭上不少人家有点散钱,都喜欢买点九岭巴士的股票,存着。
以至于卢灿的车进入岭区后,不少熟面孔隔着车窗问他,九岭巴士的股票会不会再涨!
把卢灿都问懵了。
知晓内情的温碧璃,咯咯直乐。
话说九岭巴士上市之后,股价一直很平稳,涨幅很小。倒是在十二月份,港府上调一拨物价,譬如电影票就上涨25%、公交卡也上调一部分,还有公园门票、垃圾卫生处理费等等,带动九岭巴士股价上扬了一些,现在单股股价在六块五附近震荡。
想要靠买九岭巴士股票发财,几乎不可能,但能保值。
尽管卢灿并不认为九岭巴士属于卢系资本企业,可媒体在提到这家公司时,总喜欢冠之“卢系资本第一家上市企业”的名号,老百姓不清楚内情,也随之称呼。
这也导致,卢灿不得不考虑这家公司的声誉。
也因此,在九岭巴士上市之前,卢灿就一再叮嘱张国怡,巴士公司是公共服务机构,不急于扩张,必须保证每个财政年度有分红,多少不论。有了分红,口碑能很快上来,差不多也能冲抵通货膨胀,达到保值效果,当然,也仅止于保值。
至于即将在雅加达上市的苏玛银行,卢灿就不需要考虑太多。这家银行原本就是他用来拉拢苏哈托家族的产物,圈钱的玩意自然要好好利用。
原本按照卢灿的意思,苏玛银行怎么也要沉淀三五年后再上市,可苏哈托家族的人等不及——印尼大公子哈佐,让苏玛银行总裁桑迪客弄了一份上市计划,时间暂定在1986年3月10日。
成立才两年的银行,就匆匆上市,啧啧,这位哈佐公子,真的很喜欢钱呐!
对此,卢灿无语,也懒得干涉,大不了到时候将原始股抛出一部分,做个小股东,反正该拉的关系已经搭上,其它的风险,还是让个头高的去撑吧。
所以,苏玛银行也算不上卢系资本的第一家上市企业。
真正能算得上卢系第一家上市公司,是计划在1986年10月份上市的新鸿基证券。
就在卢灿思绪乱飞之际,轿车安稳地停在一栋小楼前,楼顶上竖着硕大的“温家商超”铜字招牌。温碧璃轻轻推了卢灿一把,“想什么呢,到了。”
说话间,已经有人上来帮忙拉开车门,是大舅哥温季宸。
“你今天没去窑厂?”卢灿有些诧异,下车时顺口问道。
温季宸搓搓手,“昨天六妹打电话说你们回来,我在等着呢。”
卢灿哦了一声后,又朝他身边的女人,笑笑点头,“大嫂也在家。”
温季宸身边站着的那位三四十岁的妇人,打扮得颇为精致,是温季宸的媳妇,具体叫什么,卢灿没问过,以前都直接称呼大嫂,这次也不例外。
温碧璃和温碧玉姐妹,对这位大嫂的印象都不太好。早年间,就是这位大嫂闹着要分家,给姐妹俩留下阴影。上次也是这位大嫂的劝掇,从新世纪航业在建的附属小区,拿走两间门面开超市。
其实,如果认真琢磨,就能发现,温家大嫂除了自私一些,她的做法没什么错。
七八年前,温家的衰样,卢灿亲眼目睹。八个孩子挤在两间破房子中,这样的家庭,如果儿女还绑在一起,很大的可能就是一起沉沦,分开说不定还能各自找到出路。
这一点估计温老汉也清楚,所以他点头同意。
所以,温家大嫂想要分家单过,也能理解。
后来,温家攀上卢家,渐渐发达,温家大嫂的精明逐渐展露。先是劝掇温老汉集中几个儿女的钱财,开设小卖铺,继而扩张为超市,现如今更是弄出“温家商场”。
可以说,温家有现在这模样,温家大嫂颇有功劳。
温家大嫂对卢灿笑笑,转而去温碧璃那边,亲昵地挽着六妹的胳膊抱怨,“孩子呢,你怎么不带回来?她姥姥姥爷早饭时还念叨呢。”
“我走时丫头睡得正香,没带了。”温碧璃摇摇头,不动声色的将胳膊从大嫂怀里抽出,指挥着丁一忠顾金全,从车后备箱往外清点给温家大哥大嫂的礼盒,又安排商超的员工将东西搬到楼上。
卢灿接过温季宸递来的香烟,又就着火点着,随口笑问,“爸妈还在老院子,不愿过来?这商场开业,生意怎么样?”
温季宸叉着腰看了眼商场门口人流,笑笑说道,“生意……归阿桂管,我不过问,听说还不错。我劝过几次,房间都准备好了,可爸妈非得守着大瓦屋,说是那边的小卖铺不能关。你和阿璃上去坐坐?”
九岭巴士上市之后,公司总部由调景岭搬到条件更好的九龙塘原九龙巴士大楼。
原本的办公楼,四楼以上划归巴士岭上调度中心使用,一到三楼则被温家联合巴士公司的其他几家股东,如岭上陈家、张家、胡家等,租赁下来,改造成现如今的商场——商场开业两个月,虽然挂着温家的牌子,但里面还有几家店铺,归陈、张、胡几家经营,算是联合体。
三楼有几间空屋子,被温家大嫂收拾出来,原计划让温家全家都搬过来住,可温老汉夫妇及其他兄弟姐妹,都没动,只有温季宸和孩子跟着她搬过来。
卢灿笑了笑,“老人家喜欢住大院,接地气,也不错,随他们去吧。反正距离也不算远,你也能照顾到。我就不上去了,一会去大院那边,下午还得回去,公司有事。”
卢灿说话时喜欢一段话说几个问题,连带着温季宸回答时,都有点东一榔头西一棒,“我也是这么想的。这边要上下楼,爸妈腿脚不好,万一……我也就没坚持。你和阿璃有些日子没回来,不住一晚?”
卢灿摇摇头,“瑶瑶在家呢,我和阿璃吃完午饭就回去。窑口那边……最近有什么问题没有?”
“总体还不错……”
没等温季宸说完,卢灿眉头挑了挑,“这么说,还是有问题?”
“哦,不不……不是润馨的问题,是国内代加工这块,质量没法保证。上次来一批货,次品率将近两成五,我扣了一部分款项,那杨厂长还叽叽歪歪,还想找桂生师傅说情,我没搭理。”
卢灿眉头皱了皱,示意温季宸把事情原委说详细一些。
去年六七月份,桂生师傅回国探亲,带回来几件JdZ仿制的润馨瓷器。八十年代,商品被仿制,都找不到部门投诉,真要追究,弄不好还会落个坏口碑。
出于无奈,卢灿让润馨瓷器给其中两家技术不错的JdZ窑厂下了代工订单。
八十年代,国内的制瓷业还没有全面机械化和流水线作业,纯粹看师傅,很不稳定。遇到好师傅,烧出来的瓷器个顶个的精彩,遇到一般或者孬师傅,弄出来的瓷器,就是个样子货。
润馨瓷器接收的几批货,都出现次品率高的问题。
这不,上次那批货次品率高达两成五,温季宸忍无可忍,扣了对方一笔货款。
结果,对方不乐意了,先是找桂生说情,又是安排上级出面……
总之,一地鸡毛。
“不是安排质检组常驻吗?”卢灿弹了弹烟灰,搁在嘴边吸了一口,直接将烟雾吐了出来——他抽烟很少咽下去,沾个味儿。
温季宸苦笑,“一窑出货大几千上万,两名质检员,即便是百抽一质检,都忙不过来,当地人我又不放心……我打算再派两人过去盯着。”
卢灿忍不住挠了挠眉心,这事不是加强质检就能解决,根子还在制瓷技术上。
想了会,他才说道,“你……再走一趟JdZ,将这件事形成文件,原原本本的汇报给JdZ瓷业相关领导。直接告诉他们,如果不能从根子上解决,我们润馨瓷器将会中断合作。”
卢灿之所以敢这样说,因为涉及到“创汇”,如果润馨瓷器中断合作,JdZ瓷器行业的出口创汇能力,直接折一半。想来,相关行业领导一定会重视。
“阿灿,聊完了吗,走了!”温碧璃站在车门边,对卢灿招招手。
卢灿朝温季宸点点头,扔掉烟蒂,转身往车边走。温季宸还想和卢灿多聊会,也将烟头踩灭,对媳妇挥挥手,“我陪六妹回家看看,然后直接去瓷厂,你回店吧。”
温家大嫂其实也想回家一趟,听到这话,迈出去的脚步又收了回来,点了点头,神情默然。
温家院子距离温家商超也就五百米远,一会就到。
温老汉站在门口和人闲聊天,见卢灿的车子到了,连连摆手,又朝屋里喊了一嗓子,“孩子他娘,小六子和姑爷他们到了。”
没一会儿,院子里涌出一帮人,围了过来,有温碧璃的母亲,还有老二家的媳妇,更多的是在超市买东西的村里人。
车子停稳,温老汉朝车内瞅了眼,马上问道,“孩子呢?瑶瑶呢,没带来?!”
在他眼中,瑶瑶才是温家的立家之本,温碧璃和温碧玉姐妹,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