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流水线不停,采取三班制,一天可以生产出十六七辆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减去节假日,停电等意外,最低也有三百天的工作时间。
五万辆可以保证。
握草!想不到自己凭记忆搬运的这条生产线竟然有这么大的能量,这确实有点儿出乎他的意料。
他以为这条线一年能整出2万台就不错了,没想到事实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现在也算是万事俱备,就差生产许可了。
四点多钟,所有企业的早班工人下班了。
压力锅,拉杆箱,加上农用车厂的员工,六七百人的规模也算浩浩荡荡了。
黄岭村这一片工厂门前的道边仿佛一个小集市,每到工人下班,这里就会聚集不少从其他村子过来卖东西的家庭妇女,有卖蔬菜的卖鸡鸭鹅蛋的,还有卖小吃的。
这些卖土特产的都是外村来了,有的甚至是从二三十里外来的,基本都不是凤窝堡村人。
这些土特产主要是被那些有家庭的员工购买了。
有家庭的员工基本都是两口子在这里租房住,有些家庭还带着孩子。
这些人当然不会像那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奶幌子那样,随便买些现成的填饱肚子就四下里疯。
买那些现成的小吃虽然方便,但要多花很多钱,这对有家庭的人来说是不合算的。
他们都是自己买一些便宜的土特产自己回家做饭吃。
其中一大部分女光棍们也会买些蔬菜什么的回去自己做。
但男光棍们就没这耐性了,大部分都是包子饺子馅饼什么逮着什么吃什么。
那些卖小吃的就指着这些奶幌子活着呢。
每到下班时,工厂门前聚集了这么多的商贩,这也有点儿碍事。
崔婶是卖小吃的这些人里干的时间最长的人,已经在江宇借给她的小屋里干了三四个月了。
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四个月,但是她的小吃部已经发展到有三个人的规模了。
她从崔家村又雇来两个家庭妇女帮工。
现在小吃部经营的东西已经从包子油饼炒饭,发展出了面条和油条菜汤。
如果要求不高,还能拍个黄瓜,炒个小菜什么的。
屋子里没有地方,她就在小屋的左右个支起了一个棚子,棚子下放两张桌子,这些员工就在棚子下弄点什么对付一番。
小吃部的生意还是非常红火的,每天的流水都能有个二百多块钱。
江宇有时候不愿意往家走的时候,就在这里对付一口,崔婶的手擀面比较对他的胃口。
今天江宇又来到了崔婶的小吃部,不过不是来吃面,只是来看看。
“江总来了!等会儿我给你做面条!”
“崔婶!今儿我不在这吃了,得回家吃了,我母亲说我要是再不回家吃饭,就把我轰出来了。”
“哈哈哈!那我就不留你了。”
这小屋夏天的时候可以在外面搭棚子,但是冬天就不行了。
还是得把这些小商贩集中到一个地方,不能让他们在工厂门口随便聚堆。
建个小市场吧。
将来凤窝堡村是必须要有一个小市场的,既然早晚都得建,那就早建晚不建。
小市场只为了方便员工,最好建在工厂区域中心位置。
凤窝堡村的工业都集中在北部三村和河溪村,其他村子暂时没有。
这几个村子如果选中心,那就只能选领东村了。
在岭东村选一个空旷的地方,先建一个简易的食品类小市场,这两年在建一个像样的综合性小市场。
说干就干,第二天江宇就去找岭东队队长金光铎。
“你终于想起我们队了。”
“不是我不想起你们队,实在是你们队没有发挥的空间,你们队哪有空的?”
岭东队全是良田,唯一的山坡就是村子背后的小岭。
小岭的西坡还是黄岭村的,东坡几乎全是房子。
小岭山顶有些土地也都栽上了果,树,岭东村上真没有一点可利用的闲地。
哪怕江宇要在岭东村建个小市场,也只能利用岭东村道边一个天然水塘。
把这个水塘填死,才能在上面建小市场。
江宇和金光铎绕着水塘转悠。
这个水塘长一百三十步,也就是一百米的样子,宽有五十多米,平均深度估计四五十公分深。
水塘里一群鸭子在惬意地游水,看到江宇和金光铎就嘎嘎地叫。
踩完面积,江宇叹口气,十好几万又没了,这水塘要是填满没十几万根本下不来。
填死一个没什么作用的水塘,也不用去请示谁。
江宇出资二十五万,严宏丘负责雇铲车和运输车辆,三天后就开工了。
这点钱江宇也没去找村里分摊,反正明年李金友到期后,他就是下一任的凤窝堡村书记,分不分摊都一回事儿。
十五万负责填坑,十万建简易小房。
水塘填满后,上面盖两排临时性的房子,一个简易的小市场在入冬前将投入使用。
这样那些堵在厂子门口卖东西的小商贩都会被放到这里,自然是要交一些费用的,否则岭东村凭啥那块地出来,虽然只是一个平时没什么用的水塘。
不过这些商贩就是交费也不会太多,象征性的交点儿费用堵住岭东队人的嘴就行了。
在严宏丘雇来的铲车和一些拖拉机开始拉土填坑的时候,江宇再次启程北上。
六月的最后一天,江宇来到了松阳铁西区。
八十年代的松阳铁西区,就是华国的鲁尔工业区。
当时全国规模最大,企业最多的工业区非这里莫属。
整个铁西区云集的企业有成百上千家。
当时,你要做什么工业项目的买卖,在这里几乎就能配齐上下游的所有产业链。
都说辽省是重工业省,其实在哪怕是轻工业方面辽省也不遑多让。
可惜!为了国家入世的需要,整个东北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几乎所有的工业都湮灭在九十年代的岁月里。
经过多方打听,江宇来到了铁西区崧辽中路五号,松阳小型拖拉机厂大门外。
站在该厂的门口,一眼望去是一条笔直的通向远方的大道。
大道两边一台挨着一台摆满了手扶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