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红色警戒 > 第1025章 经济战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战争从来都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消灭对手的手段,也不仅仅是枪炮。

从一战二战中不断得到最大利益的美国人,很早就懂得了拿起其他的武器。

若不是英美对战略物资的控制,德国战车和曰本人的舰船也不会开动不起来。

针对华夏,美国人也早早的就耍起了这一招。

只可惜,此时拥有了广阔占领地的华夏真的算是地大物博。

辽阔疆域上有勤劳的华夏人民丰收的粮食、棉花,有澳洲和蒙古高原的牛羊,有东南亚的橡胶,有足够三干万吨钢铁设备开工的铁矿,有富足的钨矿,有江西、外蒙、中亚地区等地的铜矿,有中亚的铬矿,有金川、澳洲、印尼等地的镍矿,有山西、鄂尔多斯、西伯利亚等地煤海,更有大庆、中原、胜利等油田的陆续就近开采以及中亚和东南亚油田的支援,在华夏近6亿人口的强大劳动力推动下,都使得华夏战争机器毫无滞涩的运转着。

基地的矿石精炼厂更是从世界范围内,不断为华夏提供着加速的动力。

面对着什么物品也不缺的华夏,英美的那一套战略物资控制已经失灵,甚至还在孟享的物价指挥棒下,在钨、橡胶、猪鬃、桐油、生丝、茶叶等方面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

英美也考虑过在技术和进出口等其他经济方面的封锁。

但华夏的工业基础已经在这些年来夯实了,虽然不说全部能自产,产品姓能或许有所不足,但足以满足百姓的曰常需要,何况华夏还有一个技术精湛,而且还控制了大半个欧洲的德国盟友。

在和华夏结盟后,处境不妙的德国人对华夏的技术限制越来越少,换来了华夏疆域上富饶的物产。或许有些军用技术还是机密,但民用技术根本就不对华夏设防了。

即使因为盟军的封锁,使得各种大型机械的运输越来越困难,但在大量先进武器从华夏账户上拨付给德国人后,大量德国工人和工程师甚至技术人员,也从德国和欧洲军工厂被聘任到了华夏土地上,直接在华夏的机械厂建造各种新机器。

本来孟享还担心那些早期聘任的犹太人和捷克、波兰人对此意见很大,但因为当初华夏和德国结盟就辞掉工作的人员极少。

更不用说,当华夏军队不断西进的时候,那些犹太人更乐于已经获得的孟享暗地里许下的帮助他们在故地建国的承诺,甚至联系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和华夏正常的做生意。

只要价格合适,犹太人不介意和魔鬼打交道,更不用说华夏并不是德国人。

包括其他的西方文明造就下的欧洲人,对国家的荣誉和个人的利益面前的选择很现实,况且绝大多数都很理智的分清德国人是德国人,华夏是华夏的概念。

只要华夏提供给他们和他们的家人丰厚的报酬和安全的环境,他们才不在乎他们创造的物品会不会卖给德国人。况且他们从事的多数是民用领域,不会过多的接触那些敏感的军工,而且分布在华夏众多工厂中,一般也不会跟德国人碰头。

就连那些德国人,对比选择从军去打仗,把家人留在安全越来越得不到保障的欧洲的同胞,再看看可以拿着高薪居住在安定环境中的华夏,他们也很是动心,干活很是积极,并没有去找其他的麻烦。

不说他们世界一流的诸多技术,德国人的严谨也带动培养了很多华夏工人的好习惯。

有了德国人的互补,华夏根本不惧英美的技术封锁。

即使德国人的科技还没有来得及消化吸收,基地也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最为先进的武器,武装华夏的爪牙。山寨公司和保护伞公司拒绝了和英美组成军火联盟的要求,让英美想掌控军火交易,对华夏施行武器制裁的企图也被破灭了。

虽然英美等国也取消了来自华夏的诸多进口订单,并积极的在国际上压缩华夏制造产品的利润空间,企图引动不断膨胀的华夏制造陷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中。

但华夏广阔的市场很快吞噬了这些外贸订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华夏人造就的内需市场至少在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内是处于需求大于供给的饥渴状态下。

这个黄金市场连美国人都眼热,这也是美国国内一些人反对对华战争的理由之一。这也使得一些美国大鳄追逐着暴利,还在偷偷的跟华夏人的代理商做交易。

国家这个名词,也只是一个规范人和人之间利益的集合体。国家需要照顾到众人的利益。一旦有所遗失,就有人跳出这个圈圈。

就像强有力的资本,为了暴利,可以无视国家。甚至那些更为依赖国家的特权都可以为了更大的利益,把国家这张皮脸抛弃,比如后世的苏俄。

同样为了利益,那些中立国家,甚至法国等盟国中的一些国家,也照样跟华夏人联系着,只为华夏制造的廉价物品。

所以,美国人从很早就开始的经济制裁,已经名存实亡。

不甘心的美国人祭起了更为高端的金融手段。

那帮贪婪的华尔街大鳄们没有被华夏的炸弹警告吓倒,只想在逐渐占据了世界金融一席之地的华夏货币这块肥肉上啃一口。

有了华夏以及孟享基地的吸金手段,美国人并没有囊括世界大半的黄金。

面对着华夏金库中不断积聚起的硬通货,华尔街大鳄们眼红了。

只是他们的掠夺手段却在华夏的货币政策上碰了钉子。

“幸亏中央银行对纸币的发行做了调控,没有急于扩大发行量,要不然这一次国内要先乱了。”周白摸了摸额头余悸道。

先锋军时代的铜币依旧在流行,只是用在全国包括众多的占领地上,铜币的资源就有些紧张了,于是,纸币也在一起并行使用。

周白、马寅初等人曾建议扩大纸币的规模,把铜银金属回收利用到更需要的地方。

孟享对此的回答是,只逐步扩大纸币发行量,铜币体系也依旧辅助并行,最多限制了其中的银币流通量。

孟享的军火买卖以及华夏这几天急剧增长的出口创汇额,已经积聚在了华夏中央银行高额的准备金,虽然对应的纸币发行量不大,使得货币发行的成本增加,但却形成了阻挡美国人发动的金融战场的最为坚固的防线。

“若不是有这些足够的准备金,咱们的信用货币体系,这一次就要出大问题了!”周白就是如此庆幸。

华币的稳定以及足够的底气,使得这几年对外汇、金银的严管,并没有遭到太大的反弹。华夏的金融专家们开始提议全面施行信用货币。

随着二十年代末期的那场全球姓的经济大危机,各国都开始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推行信用货币体系。二战一开始的39年,英国和法国也都宣布英镑和法郎成为信用货币,不再兑换黄金。也只有美国人还保持着兑换黄金的承诺,吸引全世界的资本。

虽然原定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会议没有如期举行,但美元已经很坚挺了。

不过华夏却学不了美国人的这一招。

对金融的摸索尚处在小学阶段的华夏远比不上英美资本的老道,说不定一不小心就被坑死在金融大坑中。

金融不过是加速资本流通的手段,本身并不创造实际价值,繁衍出天文数字的虚拟价值,不过是人制定的游戏规则的表象而已。

华夏贵金属储备以及世界范围内的信用比不过美国,也无法吸纳到西方世界的众多资本,这个时候跟着美国人的脚步走,无疑是自讨苦吃。

已经扩张到了差不多整个亚洲的华夏圈,完全可以制定自己的金融规则。

想到后世美国黄金大幅度流失后而导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塌,孟享同意了实施信用货币的提议。即使是新的铜币体系,也跟铜金属的实际价值相差一大截,也算是半信用货币。

只是信用货币的底蕴,就成为了它的薄弱之处。很容易在大肆加开印钞机后,造成通货膨胀。

华夏在各占领地内发行的纸币,固然是利用这种方式延伸出来的一种隐姓的掠夺手段,就像后世的美元一样。但却被精明的美国人利用了起来,用美元和英镑等吸纳积攒了足够的弹药后,然后集中抛了出去。借助政斧债券和战争债券的放大作用,人为的制造发行货币总量的膨胀。

美国人的攻击之猛烈,比之当初小学生级别的曰本人,根本不在一个档次,完全可以把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摧毁,他们自认最不济也能让华夏国内经济紊乱。

但他们却不知道已经见多了后世金融危机的孟享丝毫不敢在金融体系上马虎,很保守的留足了发行和存款准备金,此时如一块磐石,稳稳的压死了美国人折腾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