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称王 > 第288章 板栗和白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世民很满意,王牧弄出来的好东西,大多数是冲着百姓去的,能让百姓受益。李世民善于学习,总结,他知道百姓安稳,天下就安稳,所以他除了战争,几乎不征召劳役。

王牧没有给他们解释地龙蛋白质多,家禽大补的原理,但是所有人都明白,这吃肉肯定比吃草好。

想想地龙,也就是蚯蚓,那玩意就生活在泥土里面,一些石头搬开,就能见到,印象中确实不少,至于地龙吃啥?好像也不吃啥东西。

“陛下,地龙吃腐烂的植物,这里味道不怎么好,我们去看象群吧。”王牧建议道。

“嗯,你说地龙是吃腐烂植物?”李世民点点头,迈步前行,语气带着好奇的问道。

“是的,随便弄一些烂菜叶丢进去就行,长得很快。”王牧有些惊叹的说道。

蚯蚓他以前并没有养过,所以也没有想到,蚯蚓的繁殖速度会那么快,因为附近有鸡鸭鹅,所以连蛇虫鼠蚁都没有,没有天敌,食物充足,蚯蚓繁殖的速度,近乎疯狂。

而且目前还在总结经验,等一两年,产量会更高,如果不是人不能吃,这玩意比养猪还划算。毕竟现在黑猪的长势比不过白猪,体型也长不到那么大,除非养好几年,不过那样太浪费粮食了。

没有和李世民讲解产量的问题,因为现在技术还不成熟,最终产量还不确定。

“这次和真腊一战,缴获了不少战象,有一些伤势太重,没有救活,还有一些换了母象,如今林邑有战象三百,母象三百。”王牧介绍道。

“这里只有几十头吧?”杜如晦扫视着树林问道。

虽然有御手看着象群,众人还是没有太过于接近,毕竟大象体型看上去就很吓人,而且这里是战象,没人敢大意,万一伤到李世民,可承担不起那个责任。

“这里只有六十多头,主要是怀孕的母象,大象需要接近两年,才能生一头幼崽。”王牧介绍道,当然,这些话是饲养员告诉他的。大象属于群居动物,以家庭为单位,由母象决定一天的行动,公象只保护象群安全,而且大象还会接纳别的家族,共同组建一个大的象群,相互之间,不会争斗。

“有这么多母象,岂不是以后,我们也可以组建战象军。”杜如晦有些欣喜的问道。

在场的人,都是见过大象的,不过数量众多的大象聚在一起,大多数人还是第一次见到。

“不可能!”

“没用!”

“不需要!”

李靖,王牧,李世民三人同时说道。

“我知道战象,虽然体型庞大,不过用处不大,速度不如战马,巨大的体型让它们有些地方根本无法行进;攻城派不上用场,即便对付步卒,也有很多方式应对。”李靖解说道。

“一只大象,一辈子最多生五六头,这需要十多年的时间,花那么长的时间去组建一支用处不大的骑兵,没有必要。”王牧接着说道。

“原来这玩意,中看不中用啊,体型这么大,吃得肯定也多吧。”褚遂良遗憾的说道。

“用处还是很大的,大象力气巨大,用来运送东西非常好用。”王牧笑着说道,他很喜欢这些大家伙,聪明,听话,力气又大,开采出来的大树,有它们拖着,比用人轻松多了,而且大象吃素,食物好采集,野草,嫩叶,果皮,青储的草料,都是它们爱吃的。

“也是,这么大的个子,用来拉车肯定很轻松。”杜如晦点头赞同道。

“压路基,运送货物,用途很多,很好用。”

“看来朕一直让人闲养着,浪费了。”李世民摸摸下巴说道。

“进献陛下的大象,只会表演,干活反而不太好,臣建议可以在新城区建立一处动物园,让百姓观看,让所有人都能了解动物的习性,了解它们的习性,才知道如何应对。”王牧说道。

“嗯。”李世民应了一声,没有表态。

王牧已经习惯了,帝王心术,一般不会轻易表态,免得臣子摸清心思。

“林邑这地方,除了人少一些,到也不错。”秦琼感叹道。

“这个季节确实不错,夏天就难受了,又热又闷,蚊子就像乌云,要是敢睡在外面,会被吸成人干;雨季时间长,到处泥泞。”王牧苦笑着说道。

“岭南也是如此,不过这次去到好了许多。”李靖点点头说道。他去过岭南几次,所以了解比较多。

“那也只是少部分地方,朕这次走一遍才知道,为何以前谈起岭南就色变。”李世民感叹了一句。

在广州的时候他觉得惭愧,一个小城,已经比关中还好,不过去巡视的时候,他也看出来了,其它城池,还是过得艰难,衣不蔽体的百姓很多。

好在李世民也知道,即便有好的办法。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尤其是要改变百姓固有观念,又不让他们抵触,这必须掌握一个度。

“这里有能吃人的大蛇,有遮天蔽日的蚊虫,密林深处瘴气不少,也只有这个季节最安全,蚊虫不见,蛇虫冬眠,气温低,瘴气不显。”王牧感叹道。

为何人们对岭南避之不及,闻言色变,不就是因为这些地方不适合居住嘛。

“辛苦爱卿了。”李世民感叹道,以前偶尔还担心王牧守在边疆,手握重兵,会不会失去控制,现在才知道,原来别人在这里受苦。

“一开始确实有些辛苦,不过做好准备就没问题了,只要把树木杂草清理掉,种植一些驱蚊的,再弄好卫生,慢慢的蛇虫鼠蚁就少了。”王牧笑着说道。

李世民来林邑,主要是想看看这里到底是一个什么地方,其实在看到那破旧城墙的时候,他就完全放心了,就写防御,如何能抵挡大军攻城。

“爱卿有困难就告诉朕,朕尽量帮你解决。”李世民想大气一次,不过又怕话说得太满,所以说尽量解决。

“臣这里困难很多啊,缺人,缺士卒,等南洋土族多了,又缺粮,缺工匠,缺士子。”王牧一脸为难的叫苦。

面对皇帝,你要说没困难,皇帝当然会高兴,不过以后就难说了,你没困难,总得给朝廷做贡献吧?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说得苦一些,至少不会让人记挂。对其他人来说,把条件说得艰苦一些,能显示自己的能力,而王牧则是想尽量让李世民忽视,少给自己添麻烦。

“咳咳!士卒朕没法给你,只能你自己招募,无论是南洋土族,还是林邑人,你自己看着办,人口到是可以从江南迁移一些。”李世民干咳两声说道。

“陛下,江南的百姓,还是迁移到南洋诸岛上去吧,臣这里搬迁南洋土族就行了。”王牧摇摇头说道。

“这是为何?如此一来,岂不是多此一举。”李世民不理解的说道。

“臣觉得,南洋诸岛,以后一个土族男子也不留下,以后那些岛屿,就是无可争议的中原领土。”王牧解释道。

王牧不想后世出现争议的声音,不过李世民他们却不理解,觉得把人迁移到南洋,又把南洋的人迁走,是多此一举,转念一想,让熟悉的本地土族离开,也是一件好事。

“迁移江南的百姓,恐怕人数不多,毕竟要他们背井离乡,有些困难,而且把南洋土族男子全部迁走,那些人会同意吗?”李世民问道。

“各地皆有乞丐懒汉吧?送到南洋去改造一下,也是一件好事,还有家庭贫穷的人,只要过去,就分媳妇,分土地,应该还是有不少人自愿过去。

至于世家的人,虽然用土族成本低一些,不过需要人看管,还得交他们说话做事,用中原百姓,更省心。”王牧讲解道。

当然,他有句话没说,到了南洋这地界,不听话的,有的是办法给他们下绊子,所以只要问题不大,没人会反对他的提议。

不止是南洋诸岛,还有如今东海道,王牧的打算就是除了女人,慢慢都替换上中原的百姓,看千百年以后,谁还敢说这些地方具有争议。

上次解语花误会的事情也给了他一个想法,王牧打算将来在东海道和南洋诸岛,安葬一些人,陪葬品不重要,铭文一定要整得清清楚楚。

巡视林邑,更像走过场,宣布免税,民心一下就收了许多,不过李世民让跟着来的大臣多学习,所以王牧让人陪着他们参观,自己则给李世民服务。

“这栗子用蔗糖炒出来,味道真不错。”李世民赞叹道。

板栗早就是坚果零食之一,不过生吃味道一般,大多数用来炖菜,王牧以前就喜欢吃糖炒板栗,只不过在家里,一般是女人吃得比较多,李世民一家子喜欢吃甜食,这一尝到就停不下来。

“板栗淀粉重,吃了管饱,就是作为粮食也可以,还有银杏,不但可以入药,白果炖菜也是非常好的。”王牧介绍道。

“嗯,确实不错,可以让百姓多种一些。”李世民赞赏的看了一眼王牧,他听出了王牧的意思,分明就是在提醒他,这两种果树,是很好的食物替代品。

果树最好的一点,打理方便,只要成活,即便不打理也可以,空了的时候,除除草,浇点水,施点肥就行。

“你说以前就没人想到,多种一些果树呢?”李世民有些不爽的说道。

这事他已经不止一次,为之气恼,感觉为啥就没人像王牧一样,找到粮食替代品,主动种植。

“这个问题,有很多原因,大部分百姓,一辈子最远的地方,就到镇上,哪里知道有多少水果能吃的;野生的水果,大多味道不好,处理不当甚至有毒性,百姓更不敢乱吃。百姓一年到头,都在为生计忙碌地里的活,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考虑那些,铁制农具和牲口增加,百姓轻松了许多,这才有功夫做一些副业。

最主要一点,臣觉得是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官员的精力,也很少放在农事上面。也只有南方,因为气候原因,果树很多,但是因为保存和运输原因,又难得送到关中,关中百姓了解自然也不多,而且就算送到关中,百姓也没钱购买。”王牧想了一下推测道。

“嗯,你说得有道理。”李世民皱着的眉头舒展开,微微点点头。

“也只有臣这种饿怕了的人,看到啥都想弄来吃,走的地方多了,就见到不少能吃的东西。”王牧面带惭愧的说道。

“朕听说了,你为了子女有吃的,竹虫竹鼠都吃过,真是苦了你们。”李世民感叹道。

汝南公主和王快,自然是无话不说,小时候那些事情,也就说了出来,又被长孙套了去,李世民也就知道了,更何况王乐儿以前多次进宫,兜里的零食不断,也说了不少她小时候的事情。

“臣有一把子力气,到也不苦,只是孩子在小时候,没有足够的食物,尤其是肉食,有些亏欠他们。”王牧微微摇头说道,其实他并不记得以前的事情,只不过见多了,也就能大致上知道是什么情况,毕竟普通百姓,生活都差不多。

“栗子味道是好,保存时间也长,不过没有蔗糖来炒制,就没那么好吃了,蔗糖可不是普通百姓吃得起的。”李世民又丢了两颗板栗在嘴里,细嚼慢咽之后,回味了一下说道。

“岭南在加大甘蔗种植的数量,林邑也在种植,臣告诉真腊人,以后交易,我们只要甘蔗,臣已经让人在真腊,修建了几座炼制蔗糖的作坊。

不过短时间蔗糖的数量,还是无法满足国内需要,因为臣想拿着去天竺交易。”王牧解说道。

“只要甘蔗,你是想让真腊人为了甘蔗而少种粮食?”李世民眼睛半眯,回想了一下问道。

“陛下英明,臣正是如此打算。”王牧点点头道。

“想法不错,不过用处不大,真腊人又不是笨蛋,不可能自己没粮,还去种甘蔗。”李世民摇摇头说道。

------题外话------

昨天章节序号错了,真是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