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战火平息,人们才注意到江淮之地竟然已经数月未降一滴雨水,不少河道水位狂降,随着时间推移,非但没有好转,反倒情况更加严重。
好在,今年光景不错,干旱对于百姓来说暂时影响不大。
寿春太守府,曹安民看着眼前天空中高挂的太阳,有些担忧。已经进入十月,天气居然还是如此炎热,这样的情况着实极其反常。
俗话说,反常必妖。
午睡过后,曹安民心事重重,将徐光启叫到书房议事。
徐光启也是刚从沿江巡视归来,风尘仆仆,还来不及换衣,便前来面见。
“先生,淮水情况如何?”
徐光启接过侍女的茶水,轻抿一口答道:“情况不理想,不少支流水位下降严重,甚至已露河床,按照这个情形,再维持半个月恐怕淮水也得断流。”
曹安民真的慌了,在屋内来回踱步。
自己是千算万算,却没算到会有如此情况。一但受灾,别说是发展了,就算是恢复元气都需要不断时间。
“主公,按照现在的情况,可以暂时放缓开垦之事,否则干旱会导致更多的土地绝收,到时候激起民怨则不好收场。”
曹安民点点头,正欲说话,忽然大脑之中传来了清脆的萝莉音。
“发布紧急性任务——江淮旱涝,在面对百年一遇的旱灾和洪涝,宿主要确保九江之地不受影响,任务完成,奖励紫色人物卡一张,大转盘抽奖一次,玄甲军召唤卡三百,北府军召唤卡三千,背嵬军召唤卡五百。”
丰厚的奖励背后,必然表示这个任务不好完成。
更让曹安民惊奇的是,旱涝。
难道此次江淮之地,不单单有旱灾,旱灾之后还有更加严重的洪涝?
“徐先生,大旱之后有没有再涝的可能?”
徐光启愣神片刻,忽然想到了什么,焦急答道:“这种情况还是有可能的,过去在下在老家的时候就遇到一次,先旱再涝。按照常理,旱的时间越久,涝的程度也会越发严重。”
曹安民顿时奔溃了,先旱再涝,纵使是萧何在世也绝对无法扭转江淮危局。
“那,眼下我们该干什么?”
“主公,事关重大,我想让姚先生一同前来议事。”徐光启虽然主管政务,但眼下这个事情十分危急,已经不是他一人可以轻易决断了。
“不用了,在下已经到了。”姚广孝快步走了进来。
“姚兄,主公猜测,此次大旱之后恐怕还有大涝。九江初安,如果连续经历两次天灾,恐怕人祸很快就至,到那时一切将无法收拾。”
姚广孝轻摇羽扇:“在下来之前,已经为主公想好了两条计策。”
“喔,不妨说说。”
“首先不管是何灾祸,粮草乃是稳定一切的基础。虽然我们之前从孙策那里得了三十万石粮草,但这点粮草是绝对不够支撑我们度过难关。所以,在下认为我们应该及时购粮,用粮草稳定人心。”
曹安民点点头,他手中还有不少从袁术黄巾那里抢来的金银,正好用于此事。
“其二就是动员百姓挖深河道了。旱灾之年过去的君王往往都挖深河道用来降低洪涝的几率,眼下开荒已经不成,我们正好组织百姓开挖河道。”
徐光启忽然想到了什么:“主公,过去我曾和长沙太守张机讨论过洪涝之后的疫病。比如说,打一些深井眼,在大旱到时候可以帮助百姓度过灾难,而且还可以确保疫病得到有效控制。”
“好,就按你们说的办,收购粮草的事情就交给杨弘去办,相信这位先生的能力定然可以不辱使命。至于开挖河道的事情,就交给我亲自来。”
第二日,整个九江十三县快速张贴文书,命令姚广孝和徐光启着手打井,开挖河道。曹安民为了防止就将百姓因为风调雨顺,而不服调动,故意在文书上写的口气强硬,如有不服从者,一切从严处置。
江东吴侯府,孙策正在享用者桌上的美食。
江淮虽然大旱,但对于他们来说影响不大。尤其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了庐江之地,让孙策的威慑力更是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
在他看来,五年最多五年。
只要自己将江东山越全部剿灭,定率领大军北征中原,实现当初西楚霸王之举。
正幻想间,长史张昭快步走了进来
“主公,九江急报。”
“喔,是何消息?”九江之地落在曹操手中,对于孙策来说,简直就是心腹大患不得不除。只不过,这神秘的九江太守让他有些担忧,不知道曹操是设了一个什么陷阱在等着自己。
“主公,九江官府忽然贴出来公示,要求各地州府县衙全部开挖河道,挖深井。”
“挖深井?”孙策快速扫视了一下情报,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呵呵,这扬州都风调雨顺几十年了,别说是我了,就算是老一辈人的也只看到过洪涝,从来没有看到过旱灾,要深井眼有什么用。”
按照这个时代,一口深井造价不菲,关键还不适用。江东水系发达,井只需要打个几米足以保证饮用。数十年下来,人们都养成了这个习惯,反倒是没人再打深井。
“子布,你熟读史书,不知江东可有旱灾?”
“在下特意查了典籍,荆州倒是有过几次小旱,但我江东却从来没有,如果按照文献上记载,上一次大汉恐怕还要追溯到先汉元帝年间。”
“那不得两百多年了啊!”孙策闻言更是哈哈大笑,心中对于那神秘的九江太守更是轻视不少。
“主公,这九江太守看来是不通治政,才会想出这种办法,如此劳民伤财,想必用不了多少日子,主公丁克一鼓作气拿下九江,实现西楚霸王之业。”
孙策听着张昭的赞美,心中别提有多么高兴。
拉着张照的手:“子布也别回去了,走,陪孤去喝一杯,庆祝一下。”
张昭也没回诀,两人起脚前往偏厅,完全将九江之事抛之脑后。
公文不单单传到江东,就连荆州交州许昌也都被随行客商传播过去,众人对于这等奇怪的公文也是众说风云,一时间九江太守大名在天下士人嘴边广泛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