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七百五十四章 大明少年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百五十四章 大明少年说

安全局是朱允炆手中的剑盾,生了锈自然要磨一磨。

刑罚局凌驾于安全局的设置,就是为了威慑、督查、处置安全局内部问题,朱允炆选择顾三审担任刑罚局指挥史,庞焕担任刑罚局指挥同知,旨在肃查安全局,确保安全局不为个人私利而闭塞朱允炆的视听。

因为顾三审职务的调整,刘长阁顺理成章接任了安全局指挥史一职,时隔三年多,重新回到了安全局指挥史的位置,汤不平也因多次立功,升迁为指挥同知,成为了安全局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对于蓟州吃空额的一干主犯,朱允炆没有留着他们吃年夜饭,命令拉到长城边砍了脑袋了事,抄家之后,安置其家眷至北平周围垦荒,从犯也没有逃脱惩罚,该贬官的贬官,该打板子的打板子,干净利索地处理完了。

至于安全局内部的问题,还轮不到内阁大臣说话,也没有人敢将手伸进去,权当不知道。

因为邻近年关,北平城也显得热闹非凡,朱允炆也不打算元旦时候赶路,便决定留下来在北平迎接建文五年,与军民同欢。

京师,坤宁宫。

朱文奎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委屈巴巴地看着皇后马恩慧,问道:“父皇怎么还没回来……”

马恩慧抓着朱文奎的小手,目光带着疼惜:“葵儿,父皇在北巡,元旦是赶不回来了,不是写了信给你,让你作一个男子汉,代替你父皇与民共庆元旦。”

朱文奎有些不安地看着马恩慧,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儿臣担心表现不好,失了礼仪,有损皇室威严。”

马恩慧微蹙眉头,问:“这是陈迪陈阁告诉你的?”

朱文奎连连点头,就是那个老家伙。

马恩慧弯下身,平和地看着朱文奎:“虽说过了元旦,你就七岁了,也算是个小大人了。不过你终究还是个孩子,若一板一眼,遵循那么多规矩与礼仪,百姓们看到你,虽然会赞叹皇室的威严,却也会认为你不够亲民。”

“那,那怎么办?”

朱文奎有些紧张。

马恩慧莞尔一笑:“你看过外起居注的,想想父皇是怎么做的,每年外庆,他可没有那么多的规矩与礼仪吧,你想想,与民同乐,共庆元旦,自是以欢喜为主,太过严肃,百姓家谁敢笑。”

“可陈阁与詹事府的官员说要遵守礼制,难道是错的吗?”

朱文奎矛盾着。

马恩慧轻轻整理了下朱文奎的衣襟,起身道:“他们出于遵循礼仪的需要提出意见,当然是对的。但你父皇出于融入百姓的需要,打破了一些礼仪,也是对的。陈阁与礼部提意见,是他们的本分,你为百姓,是你的本分,各尽本分,总是没错的。”

朱文奎听过之后,虽不尽然明白,却也清楚,自己不需要完全按照礼部与内阁的约束走路,端着架子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饿了也得忍着,还得时刻威严,不能笑。

除夕日,内宫衙门司局等大小官员至太子东宫恭贺元旦,又至坤宁宫恭贺皇后。是夜,马恩慧设宴宴请藩王王妃、官员夫人,朱文奎宴请在京藩王,皇室宗亲。

正月初四,大明国庆。

国子监热闹非凡,无数士民、士子、商人、匠人等早早进入国子监,偌大的后院广场挤满了人。京师百姓早就听到了消息,建文皇帝北巡正在收拾贪官污吏,没空回来陪大家共庆元旦,但为了增加喜庆,太子朱文奎将首次亮相于国子监,与民同欢。

朱文奎的影响力与魅力虽然比不上朱允炆,但作为大明太子,未来的大明天子,依旧吸引了无数人,甚至有人提前一天到国子监占位置。

朝廷官员纷纷入场,如内阁大臣陈迪,礼部尚书黄观,吏部尚书蹇义,工部尚书郑赐,刑部尚书暴昭等等,怎么说也是太子第一次登台亮相,大家捧个场还是有必要的。

伴随着绚烂的焰火,皇后马恩慧携朱文奎缓缓登上高台,两人坐定,焰火伴随着人群的欢呼声达到了顶峰,五颜六色的花火映入每个人的眼帘。

待花火熄,天地寂静时,马恩慧走起身走至高台中央,对台下与周围无数的人喊道:“建文皇帝北巡未归,特托付臣妾携太子文奎与民同欢。”

朱文奎起身,走至台前,精神抖擞,陈迪、黄观等一众官员看着朱文奎,满意地点了点头,不得不说,朱文奎是一个不错的孩子,虽然刚刚七岁,却很是能吃苦耐劳,比他爹朱允炆勤奋多了,至少能每天坐在奉天殿里……

这孩子聪慧,懂得不少,也善于听别人的想法和意见,是个不错的苗子,好好培养,他日定是一代名主。

朱文奎第一次面对如此多的人,却没有胆怯,而是落落大方,镇定地看着众人,努力提高音调:“我是朱文奎,大明太子。”

声音有些稚嫩,却颇是有力。

百姓欢腾,呼声一片。

习武两年多,让朱文奎的气息变得更有力道一些:“今日在这里与大家同贺国庆,我不能如父皇一样演讲,但也希望带给大家欢乐,提前背诵了一篇文章,朗诵给大家,共贺大明千秋,福泽万年。”

“共贺大明千秋,福泽万年!”

一群人扯着嗓子喊,随后是更多的人喊了起来,声浪一重接一重,直入云霄。

陈迪有些慌,连忙看向一旁的黄观,问:“这是你安排的?”

黄观连连摇头,自己可不敢安排朱文奎演讲与背诵文章,万一背错了,丢了皇室颜面如何是好,在礼部的安排中,朱文奎打个招呼之后,就回去坐在那里当木头人就可以了,然后是文工团的表演,可没安排其他节目。

茹瑺有些担忧,不知道朱文奎会背诵出什么文章出来,该不会是《论语》吧。

朱文奎感受着百姓的热情,心头有些火热,向前迈了一小步,清了清嗓子:“这一篇文章是父皇教导,名为《大明少年说》……”

茹瑺眯着眼疑惑,其他官员也是不解,从未听闻过这个名字。朱文奎傲然喊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大明,与天不老!壮哉我大明少年,与国无疆……”

寂静,深深的寂静。

这一篇《大明少年说》,彻底震惊了在座的无数人,不管是谁,都听得懂“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话,也听得懂“壮哉我大明少年,与国无疆”的豪言。

纵天地变改,

不改少年志!

大明少年,当振奋精神,将自身与国,与大明命运牢牢联系在一起!

茹瑺站起来,热泪盈眶,双手不断拍打着。

朱文奎的政治首场厉害啊,好啊,妙啊,他没有选择朗诵什么四书五经之言,而是朗诵了一篇世人从没有听闻到的《大明少年说》,而这一篇文章,又是如此的振奋人心,如此的令人印象深刻。

不用想也知道,朱文奎将从这一日开始,正式成为大明炙手可热的人物,无论民间还是官场,都将会将他与《大明少年说》绑在一起不断议论,甚至是传之后世!

马恩慧笑得很是舒心,自己的儿子厉害啊,只一次国庆露面,就赢得了足够的关注,给所有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自此之后,朱文奎的太子之位将是牢不可破,只要他不犯什么大的错误,没有谁能动摇他的太子地位。

一个知书明理,自强不息的少年,谁又能不拥护与支持他当大明未来的接班人呢?

朱文奎很喜欢这篇文章,虽然感觉缺少点内容,但父皇朱允炆只教导了这些,只好背了下来,这属于“家学”,是第一次拿出来展示在世人面前。

“也不知道父皇还有多少稀奇古怪的家学……”

朱文奎看着欢呼雀跃的众人,不由地更崇拜朱允炆了,父皇才是最厉害的,懂得实在是太多了,自己不过随便拿出来一篇应应景,就让这些人如此狂热。

没有任何意外,《大明少年说》一夜之间便火爆京师,国子监更是将其刻录在了石碑之上,以告诫国子监的监生们努力进学,虽然这些监生大部分都不再是少年,但少年心不能忘,少年志不能丢。

一些书坊甚至连夜将简短的《大明少年说》刻成了二十几页的册子,好好的一篇文章,硬生生通过插图的方式,将其分割成了多页,结果竟然还成了畅销书……

自此之后,京师当父母的教育孩子就不用说什么“好好学习,之乎者也”,转而说“你要做一个大明少年,来,给背一遍《大明少年说》……”

少年进学,大明少年,成为了一个标志性词汇,鼓舞着无数少年发愤图强。

朱文奎也没想到,自己不过是背了个稿子,竟然会影响到出版业、教育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