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过了两日,还没有得到出使河北的消息,刘秀心觉不祥,想让冯异去打听,又怕引起刘玄的警觉,只得耐心等待。
晚上,刘秀辗转难眠,想起大哥胸怀天下却赍志而殁,不禁悲痛万分,自己这样卑微地活在别人的眼色之下,甘愿求一个凶险的职位尚不可得。刘秀越想越难过,又想到冯异、王霸、祭遵等人愿意追随自己,却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让他们的能力得到施展,心中更觉烦闷。
半梦半醒之间,听见夜风轻轻吹打着窗棂,微凉的夜色中传来若有若无的虫鸣,偶尔还有残落的树枝掉在房顶,响起几声簌簌的声音。又是落叶时节了,刘秀轻轻叹息一声,默默想着心事,突然感觉房顶的响声并不是残落的树枝。刘秀一下清醒了,坐了起来,似乎听见了脚步之声,刘秀猛然一惊,睡意全无,悄悄起身,穿上衣服,拿起挂在床边的长剑,轻轻打开房门,正看见两个人影跑过对面的房顶。
刘秀赶忙奔出去,一见院内还有两人,吓了一跳,忙退后一步,拿起长剑护住自己。只听两人压低的声音道:“明公,是我们。”原来是冯异和王霸,两人早听到了房顶的声音,不敢走远,便在院中保护刘秀。
刘秀道:“走,去看看。”
三人跃上房顶,向着人影追去,前面两人一边奔跑一边厮打。
跑在前面的人武功不弱,但怎么也甩不掉后面紧紧追赶的人。刘秀认出了后面追赶的人竟是来歙,心中一动,难道有刺客刺杀自己?来歙保护了自己?
追赶间已经到了房舍边缘,只见两人跳下房去。刘秀三人也跟着跳下去,只见来歙一发力,几下便赶上前面那人,来歙猛然跃起,提剑向前刺去。那人回身就是一剑。刘秀心中一紧,却见来歙身形一闪,唰唰又是两剑,连连刺中。来歙将那人的长剑击落,那人头也不回,只顾逃命。来歙一跃而起,将那人踢倒在地,踩在脚下,用长剑抵在那人腭下。
三人忙赶过去。
来歙转头对刘秀道:“这贼子要刺杀你。”三人见地上那人脸上蒙着黑布。来歙剑尖一挑,将那人的黑布挑开,借着夜光看过去,却并不认识。来歙喝问道:“是谁派你来的?”
那人一声冷笑,却并不答话。
来歙道:“你要不说,我立时就要了你的命。”
那人道:“说了也是死,不说也是死,你就杀了我吧,死在你手下,我心服口服。”
来歙见他死也不说,心中恼恨,作势便要一剑刺下去。
刘秀忙道:“算了,放了他吧。”
“放了只怕是祸害。”
刘秀道:“受人之利,忠人之事。既然宁死不说,想必也有他的苦衷,何必强人所难,枉杀义士。”
来歙生性落拓,喜欢义士,听刘秀这么一说,心中颇为赞同,喝道:“你走吧。”
那人向来歙一拜,“谢壮士不杀之恩。”又向刘秀拜道:“谢大人不杀,今日之事,实属无奈,其中详情,我既不知,也无以相告。从今往后,我若再有此心,便是猪狗不如,但请大人日后自己多保重。”说完再一拜,起身而去。
来歙叹道:“本来也是一条好汉,偏偏做这种事。”
王霸道:“真该给他点苦头,还怕他不说实情?”
刘秀道:“想必他也有家小要养,他不过是得人钱财,替人消灾。他没什么错,错就错在我偏偏就是人家要消的灾。”
几个人都笑了。
刘秀问来歙道:“表哥怎么会知道他要杀我?”
来歙道:“我本来也是不知。这两日刘玄找我询问长安的一些事,要我明日返回长安。我原是来与你辞行,正好看见这人在你附近鬼鬼祟祟,形迹可疑,就猜想不会是好事。又见他躲上房顶,我假装不知,找机会便隐藏起来,倒是没想到这小子竟一直躲到快半夜了。”
刘秀知道来歙性子急,居然能忍耐那么久,不禁笑道:“真是难为你了。”
来歙笑道:“我虽性急,但只要想做的事,就非要做到不可。”
“你这一身武艺胆略,不用于征伐天下真是可惜了。”
来歙道:“刘玄不是这样的主。”
来歙又道:“刘玄和很多将领想迁都长安,但朱鲔和曹竟极力反对,怕长安混乱,不利安定天下,都推荐安都洛阳。刘玄这两天正心中烦恼呢。”
“左右不过就是个都城,有什么烦恼?”夜风吹过,凉气袭人,刘秀又道:“咱们回屋说话吧。”
来歙道:“我就不去了,我来找你也没别的事,就是道个别,在这说几句话就走了。都说长安城天下繁华,刘玄是一心想去长安享受。”
王霸道:“现在天下未定,就一心享受,恐怕不是好现象。”说完又突然道:“这人会不会是刘玄的安排。”
三人竟同时道:“不会。”
刘秀道:“他若铁了心要杀我,我早已经没有机会站在这里了,而且以他的为人当不会用这样的方式。”
来歙道:“嗯,刘玄不是这样的人,这两日说起长安的混乱,他心中也是不安。对于当初伯升之事,他还是心有愧疚,只是迫不得已。对于樊崇逃走,他倒是后悔当初没有杀了他们。他这个人,不是嗜杀之人,只是没有主见,一任他人专权,恐非长事。”
对于这点,刘秀也非常清楚,刘玄本性懦弱仁慈,只要不威胁到他的帝位和利益,以刘玄的性格,他是不会滥杀的。对于樊崇等人的离去,刘秀暗自庆幸,他断定赤眉军必然会成为刘玄统一天下最大的困难,鹿死谁手也未可知。放走樊崇,以刘玄目前的状况,恐怕已经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了。
冯异道:“刘玄现在不能杀明公,是因为他现在还需要刘家宗室的力量抗衡绿林军的力量。他已经杀了大司徒,伤了很多宗室子弟的心,如果再害明公,他便会失去宗室子弟和天下人的心。他现在已经是皇帝,用不着非要杀明公,让所有人对他寒心。他反而是要公开地提拔使用明公才能显示他的君王气度。”
王霸怀疑道:“他真有那个气度?”
冯异笑道:“他要有那个气度,长安何以现在未定,樊崇也不会逃走了。明公平日言行谨慎,不与以前追随大司徒的人来往,他们抓不到任何把柄,所以就只能寻求这种下三滥手段来对付明公。”
刘秀对冯异的分析非常赞许,笑道:“你们现在跟着我就好比跟着一个待杀的囚徒,时时都有可能面临生死危机。”
冯异和王霸忙道:“宁可壮烈而死,也不愿碌碌而生。”
来歙见两人对刘秀如此忠义,心中很是欣慰,对刘秀道:“文叔,我就此告辞了,有他们相随,我也放心,你自己多保重。”
“我没事,你在外面多保重。”
来歙向三人一抱拳,转身而去。
刘秀看着来歙一脸坚毅之情转眼而过,那一瞬间真想对他说“你留下来吧”,但终究没有说出口,默默看着来歙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中。
王霸问刘秀道:“明公可知道刺客是谁指使的?”
“知不知道有什么意义呢?”
“知道是谁才好防范啊。”
刘秀一边往回走一边道:“今日是这个人,明日就是另一个人了。也许知道了反而会更危险,你知道其一,就很难去防其二,不知道反而会时时防范。”
冯异和王霸还没有应声。刘秀又道:“最好的防范就是让自己强大。人生中的压力和对手是我们最好的陪伴,因为有压力我们才能不断努力,因为有对手我们才能不断强大,压力和对手终究会让我们活出最好的自己。”
刘秀的话是说给冯异和王霸,也是说给自己,但刘秀深知,如果不能离开洛阳,再好的自己也难以避开凶险。
12-6
第二天,刘玄召见刘秀。
刘秀心中一惊,莫非昨晚刺客真与他有关,又一想,若与他有关,他断不会今日召见自己。
刘秀到达前殿时,却不见刘玄,诺大的殿堂空无一人。刘秀正自猜疑,忽听刘玄和几名侍者嬉笑的声音,刘玄远远看见刘秀,便对几名侍者道:“你们先回去,明天我们再好好比试一番。”
刘秀郑重地向刘玄跪拜。
刘玄一把扶起刘秀,神色亲切,嘻嘻笑道:“文叔,你可知北宫的翠芳苑?真是一个好玩处啊,那鸟兽竟也能通人性,真是怪哉啊!”
刘秀整修洛阳城时一心只想着赶紧为义军落实好安身立命的地方,哪里顾得上什么游玩之处。
刘玄不待刘秀回话,又道:“今日请你过来,只是闲聊,你我间就不必多礼,还愿你我如在舂陵一般。”
刘秀忙道:“陛下在我刘秀心中,始终是皇上。虽然常常感念幼时之欢娱,但那只是个人怀念之想,如今心中便只有君臣之义。”
刘玄叹道:“是不是做了君臣,便回不到以前了?”
“安定天下、光复祖业是大事,手足相亲、兄弟言欢是小事。是否能如从前不过是彼此的恩义之情和怀念之心,怀念之心固不可去,但君臣之义更不可改。”
“岂不是做了帝王反不如百姓快乐了。”
“陛下现在当以安定天下为大业,岂能只向往百姓之乐。”
刘玄嘿嘿一笑,“我就只喜欢百姓之乐。”
刘秀正色道:“人生自有天命,天命不可常有,大业不能固争。陛下天命如此,又哪是普通百姓之乐能比的。”
“文叔,那你的天命是什么呢?”刘玄坐到一个长榻上,向刘秀招招手,想让他也坐到跟前来。
刘秀拉过一个短榻,坐到刘玄跟前,笑道:“我一向喜欢诗书。如果有一日天下太平了,我能闲居一处,在田林耕种之余诵读经书,便是人生之福了。”
“你倒还如从前的喜好。”
“人生喜好,自小养成后,怕是一辈子也改变不了。”
“是啊,我幼时就爱吃腊祭之日的熏肉,现在也一样爱吃,只是没有原来的好味道了。你还记得吗?有一年,我偷了一块熏肉,跟你和巨伯一起藏到山中分吃。”
“记得记得,陛下自幼仁爱,我们都相记在心。希望陛下能一直如此待民,我们刘汉江山便能长久如故了。”
刘玄叹了一口气,“如今天下未安,我的心也不安啊。”
“陛下心忧天下,正是天下人之幸。现在虽然一时之乱,但只要将士一心,终将会有天下太平。”
“文叔,你觉得以长安为都如何?”
刘秀忙道:“国之都城,是天下重地,我知之甚少,实在不敢妄言。当初高祖定都,也是征求众人的意见,陛下也不妨多听众人之见。”
“大家都各有主张,你有什么看法,不必拘泥,随意说说就是。”
“长安久为都城,有京都气概,只是不知如今的情势如何了?”
“我就是为此烦恼呢,好好一个长安城,天天杀戮。把大好的都城给破坏了,到时再去那做天子,还有什么气派。”
刘秀想起来歙说的定都之事,便缓缓道:“陛下贵为天子,当远离杀戮。如果非要臣建议,我倒觉得可先定都洛阳,等天下大势已定,再图长安,这样更稳妥。”
刘玄叹道:“这些绿林军的将士,习惯了杀戮,不干点烧杀抢掠反倒不习惯了。都说长安繁华,大家都急着想去长安。”长安的繁华早让刘玄神往不已。
“陛下光复刘氏江山是千秋之功,但却不能以杀戮来治理天下,否则天下百姓人人自危,国家便始终难以安定。陛下本是善良之君,切不可因为杀戮而影响美名。”
“还是文叔知我心。我不喜欢杀戮,只是这些人过惯了草寇生活,一时积习难改。”
“将军们常在生死场上拼杀,有点积习也是难免的,陛下也不必担心。只要大家忠心报国就好,陛下是要建万年的江山,而不是一时之荣华。”
“说得好,我想迁都长安,其实也有深意。”刘玄脸上露出得意之色。
刘秀见他得意洋洋,也不接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刘玄道:“我是想趁这次迁都,将人员进行重新调整。使忠心报国之人得以重用,使刘家江山得以长存。”
刘秀赞叹道:“陛下真是英明,如此一来,陛下定能运筹四海于帷幄之中,平定天下于宫室之内。高祖创业,也不过如此。如果基于这样的宏伟构想,那定都长安倒不失为好主意。”
刘玄喜形于色,诚恳道:“文叔跟我一起去长安吧,正好为我谋划天下大事。”
刘秀一脸惊喜,起身拜道:“谢陛下信赖,我一定为陛下竭忠尽智,愿为陛下重兴刘汉江山赴汤蹈火。”
刘玄满心欢喜地扶起刘秀道:“好,只要文叔有此心,一定会有享不尽的功名与荣华。”
刘秀一脸向往之情,喜道:“当初到长安求学,未得功名,一直引以为耻,真不料还有机会再去长安。能在刘汉江山的土地上耕读传家便是我刘秀最大的荣华富贵了。”又问刘玄道:“陛下准备什么时候出发?”
“我倒是希望越快越好,只是河北迟迟没有安定……”刘玄连连叹气。
刘秀道:“陛下也不用着急,现在天下之乱重在长安与河北,长安不定,朝廷难安,河北不定,天下难安。只是这两个地方拖得时间越长统一天下就越难。臣愿马上出发,为陛下安定长安。陛下也当早日派人安定河北,否则长安没有根基,陛下也无法有安稳日子。”
刘玄点头道:“文叔说得很好,你且去准备,你先替我去安定……如何?”
“好,我回去马上准备,愿随时为陛下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