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一梭千载 > 第84章 旧时初见惊鸿面 一梭一线演千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4章 旧时初见惊鸿面 一梭一线演千年

“你还记得那时候我们为什么选择杭罗来做毕设么”

安霁这话颇有几分突兀,可宁云帆却明白眼前人问这话的意义,那既是众人的初心,也是安霁宁可欺骗母亲也要坚持下去的梦想。

听着自家女友的话,宁云帆也不由得愣了半晌。

为什么是因为那相遇时的一眼惊鸿,还是因为历史书上那几千年的更迭变迁,与文化和经济同轨共脉的、属于中华民族不息奋斗的标志性产物……

又或者是在纸上勾勒自己的设想,再到真正碰到这料子时,只觉得最初的想象太过单薄

宁云帆也说不清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将杭罗放在心上,又从一众了解过的料子中选了这样一个如今青年人鲜少问津,又或是难解其味的料子。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此话一出,宁云帆同安霁相视一笑:自古文人以美人比你理想,以芳草自喻高洁,如今前者借由汤显祖一句话,倒也应景的很。

几年前那次遇见,叫二人和安霁闺蜜盛夏为之惊艳、动容的,从来不是其中某一个细微的小节,而是处满载的执念。

如今心里藏着事的二人尚且没有任何心思来回忆旧事。只想着若是这个时间回去,定然要让何晏清看出端倪,只得寻了处清凉些的地界儿,静坐不言。

“安霁。”半晌,宁云帆兀得开口,只顺着那微风传到被唤了名字那人耳朵里,颇是漫不经心。

方才还在望着远方湖面发呆的安霁侧过头去,恍惚间叫人看见几分懵懂,就藏在那份为了一切喜爱事物不顾一切的炽热之下:“嗯”

“你打算这样一直瞒下去么”

不同于安家宁的理想至上与何晏清的现实,这二人的身份到了年轻人这里完全做了调换。

相较安霁不问前程的一试,宁云帆在支持的同时,还是希望女朋友能够真正想清楚这一切:“或许再过几年毕竟这么多年老一辈人也坚持下来了……”

“等到我们自己也安稳了,父母不会担心的时候,或许也不迟”虽然在何晏清那里,宁云帆选择了替女友隐瞒,但私底下,总还是希望对方能够思考的更周全些。

“况且,你就这样瞒下去,打算瞒到什么时候”

宁云帆这些话都非常现实。梦想、热爱、坚守,固然都是再美好不过的东西。

可父母在一日日老去,如果他们看不到儿女的生活安定下来,对于做子女的来说,又何尝不是一辈子的悔恨

“瞒着呗。”男友的话安霁自然能够听得明白,只是很多时候,生活的不确定实在是太多,不可能事无巨细的规划,更不可能为了那句‘还能等’,便一直等到‘不能再等’的时候。

“能瞒到什么时候就瞒到什么时候。”

自家母亲是多么聪明的一个人安霁知道就算父亲和男友都站在自己身旁,也不可能真的把这事一直瞒下去:“但愿能瞒到我能有所成绩的时候。”

“既然这样,那便交给我。”既然安霁不会后悔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宁云帆便也随着前者心愿答应下来。

能瞒到什么时候便瞒到什么时候时候,走一步看一步,真到了瞒不住那一天,或许还会有别的办法……

二人只站在这百米有余的小山上,一草一木清幽非常,顺着其上眺望整片西湖,心中掩藏许久的惆怅被荡涤一空。

安霁回头看看,便只看见那黄墙黛瓦的古朴院落外写着四个大字:“抱朴道院”,抱朴含真,乃是先贤对人生的追求和领悟。

记得那个时候,看着赫拉克利特等人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总有同学会感叹中国的哲学不如西方的哲学先进,而那时候的安霁,也只会拿书本上的知识去驳斥。

无论是五行学说还是阴阳学说,虽是被教科书归类为唯物主义,却总少不得要被说一句神话。

如果是如今的安霁,想来是会不一样的:自古至今几千年间,处处都是属于中国的哲学……毕竟连一丝一线都有属于自己的经天纬地,

抛开那些迷眼的金银利禄、虚伪狡诈,回归自己最本真的追求,朴素自然或许这也是自己喜爱上杭罗的原因之一罢安霁如是想到。

喜欢那份从不强调自己价值的自我重复,无论是如今厂子里最常见的十三经绞罗,又或者是那本佚名的书中花罗、熟罗,甚至是织金罗,都在以最朴素的自己,重复再重复,在时光的沉淀中,创造一方经纬。

“会好的吧”不知是在同男友发问,还是单纯的在寻问自己的内心,安霁喃喃道。

“这几千年的跌宕起伏都走过来了,往后的岁月里,它们还会重新站到人前的。”

或许是不远处见过了千百年岁月的西湖在应和,清风抚过安霁面庞,直喊着:“会的,会的!”

一旁的宁云帆只默默的听着,并没有说什么。想来是在回忆方才去接安霁的时候,那厂房里传来的熟悉轰隆声。

那个时候,三个青年为了真正了解到这料子的特色所在,竟是肯在这厂子里足足待了一个月,每天都要死皮赖脸的追在每位伯伯阿姨身后,一遍又一遍的问着。

伯伯阿姨们不厌其烦的回应着,这一群青年便也一丝不苟的将一切都记录下来……

“记得那时候我心里的最佳选项可不是杭罗。”这也许便是心意相通,在宁云帆回想起最初的时候,安霁同样在回忆那次意料之外的相遇。

在同学们追求造型与颜色冲撞的时候,还是宁云帆首先提起了‘文化自信’这个词。

因为父亲是影视导演的缘故,自小耳融目染的宁云帆很知道一部好的影视作品要具备什么要素,又或者说得市侩些,便是‘噱头’。

正是因为这些年来影视剧提供的方向,让宁云帆有超乎其他人的敏锐感官,直接便将特色锁定在了文化底蕴之上。

“不只是简单的复制纹样,你看他们很多人在复制西方纹样,又或者一些商家在使用中国元素的时候,单纯的复制,不去了解背后的文化,便经常闹出乌龙。”

那个浅淡惬意的午后,宁云帆的思绪少有的活跃:“影视上也是一样,无论是这些年已经被人批评烂了的步摇等问题,还是那是十个剧,有九部半要用错的古琴。”

“哪怕是多去研究一点也不会出现的谬误,我们在设计上绝对不能这样敷衍了事。”

不同于从大学和研究生都是戏剧与影视专业的宁云帆,安霁和闺蜜盛夏都是从历史系转来学的设计,其实二人在此事上是更有说话权的。

但盛夏拘泥于对制式的恢复,安霁纠结于纹样的传承,若不是宁云帆的建议,二人的出发点便都不是这最基本,看似根本没有什么发挥价值的布料。

从四大名锦到各类棉麻,三人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也没有一个最终能够统一下来的意见,甚至根本就失了艺术人的文雅,大吵了一架。

盛夏喜欢芢麻夏布,价廉、挺括,是用来复原一些传统服饰的不二之选。就算是自己最后说服不了余下二人,这样的布料做新中式也没有什么不可。

安霁打算拼接,以云锦这类昂贵的材料和带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棉染织相结合,塑造属于全民族智慧的结晶之作。

而宁云帆则是看上了香云纱,神秘内敛的特性,正好符合中华民族藏而不露,华实并举的特征,拿来设计衣服,与文化同根共源……

各说各有理之下,三人险些分道扬镳各做各的,最后还是盛夏站出来主动退让,只保留制式当中不便的精华,做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服装,这才平息了这一场闹剧。

可不吵归不吵,用什么料子这个问题依旧横亘在众人面前,直到放假从bj回到故乡杭州,三人也没有研究出个结果来。

“咱们杭州好像有个几乎失传的老手艺。”那天盛夏也不是从哪里捡来一张旧报纸,几人定睛一看,竟是十年多前的旧物,不说那手艺,光是这张报纸,都能算作是古董了。

却原来这报纸是盛夏奶奶还健在的时候留存着的,老人家们总有一些舍不得浪费半点东西的习惯,哪怕是这几毛、一块的报纸,家里也摞了一大摞。

若不是退让之后的盛夏实在窝火,闲极无聊将屋子整个儿收拾一遍,也还找不到这在纸箱子里堆着的旧物。

“要不看看去”

“不……”

“要不算了吧,离着你们家也不近。”

盛夏也是个直性子,见自家闺蜜和宁云帆非但犹豫不决,还大有一副不认可的模样,毫不犹豫的给二人做了选择。

“几千公里外的都去了,这倒是不去了”

“去吧!反正你们也没确定下来,多一种选择也未尝不可。”

也不怪那个时候的安霁和宁云帆没有去看一看的心思,虽说人们口中不离‘衣食住行’、‘绫罗绸缎’,就如同多少人不懂得如何才是真正的生活一般,又有多少人真的知道‘绫罗绸缎’它们应该是怎样的模样

可是多少人眼中的绫,是那三尺白绫背后的冤枉;多少人记忆中的罗,只停留在那句纸醉金迷的‘血色罗裙翻酒污’

所以,一切遇见或许都是必然。没有历史的吸引、宁云帆的选择、盛夏的撺掇,哪怕这厂子就在自家门口,可能安霁一辈子也不会有机会去了解。

十几年前的报纸,一个不确定如今是否还存在着的厂子。没有任何联系方式,甚至都不能提前打个电话联系一番。

安霁至今也没想到自己三人当初是抱着怎样的心态真的就打了车去几十公里之外的地方尝试着碰碰运气,却清晰的记得自己当时颇为矛盾的思绪。

既希望新闻上的厂子依旧建在原地,自己三人能够多一个选择,又打心里觉得杭罗不会成为最终被留下的布料,宁可前者已经搬迁、倒闭,免去再放上一份时间,多几分争吵。

可真正叫安霁难以形容的,还是真的看见新闻中那个厂子一如旧日模样矗立在那里时,松下一口气,却又忐忑不已的心思……

周遭的杂乱无章映衬着厂子的有序,当代年轻人十个有八个的社恐,别看网上聊得可好,真到了这厂子面前,三人倒是谁也不知如何主动开口了。

同样是个闷热的夏季,本就紧张得不知如何开口的三人被厂房中压抑的气氛和震耳欲聋的织机声弄得满手是汗。

密密麻麻却又极为有序的厂房内部,空旷高大却依旧没有带来半分凉意与宁静的空间,这一切无疑能给人带来极强的压迫感,愈发让本就因为不告而来感到几分不礼貌的人无法良好的组织自己的语言。

最后还是盛夏这个胆子最大的社牛尝试着开口:“你好我们是搞设计的学生,想要了解一下……”

很可惜,即便盛夏已经将自己的声音放大了两倍,还是直接被掩埋在片刻没有消停的噪声之中。

三人愈发因为自己一众的贸然闯入感到不好意思,既然喊声已然被盖过,又眼见着里面一众伯伯阿姨都在辛勤工作,愈发觉得不该打扰。

在原地站了约莫有三五分钟,连手背这种不容易出汗的地方都好像被湿热的水汽全数堵住,这下就连最开始鼓动三人来寻的盛夏都打了退堂鼓……

就在众人转身那一刹那,从中走出一位头发微微发白,约莫快有六十岁的阿姨,一双眼睛颇是有神。

“你们是来”张阿姨的语气中并没有半分厌烦与不满,只是带着警惕的疑惑。

那个时候的安霁还不明白这份警惕,只是到如今才知道,张阿姨是怕这属于国家、属于民族的机密被只图利益的外人学了去,失了本来的文化根本。

“阿姨好,我们是想要了解一下杭罗的。”

“我们想要尝试用咱们传统的料子来做设计,不知道……”

盛夏的话只说了一半就被张阿姨打断,后者将三人直接迎了进去:“我正好休息一会,带你们看看这些老物件,有什么想知道的,你们可以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