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先的心里一直有个念头在盘旋——开药店。这个想法最初是在一次饭局上听到的。那天,几个老板围坐在酒桌旁,推杯换盏间,有人随口提了一句:“现在开药店挺赚钱的,尤其是连锁药店,市场需求大,利润也高。”这句话像一颗种子,悄然在邓启先的心里生根发芽。
经过实地调查,邓启先对玉城市的药店分布密度和规模有了初步认识,脑子里不停地盘算着如何落实投资。开酒店的成功让他尝到了甜头,也让他对新的投资充满了信心。他想着,如果能开一家连锁药店,不仅能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还能为公司带来更多的现金流。不过未知的风险也时刻提醒他,不能头脑发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青青河边草的意见很值得参考。一步步来吧,首先要开股东大会,取得共识再作下一步决定。
过完年,邓启先便召集了几位股东开会。会议室里,他开门见山地说道:“我有个想法,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最近我了解到,开药店的市场前景不错,尤其是连锁药店,利润空间很大。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机会,或许能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股东们早有耳闻,大家都对开药店抱有希望,只是不知如何入手,只能沉默以对。会议室里开始云遮雾绕,不一会就一室氤氲。温柏励吸了一会烟,手指有节奏地轻敲桌面,半晌后,语带谨慎地说:“开药店确实是个不错的方向,但隔行如隔山,我们对医药行业并不熟悉,贸然进入可能会有风险。”
邓启先点点头,表示理解:“确实,医药行业的门槛比较高,但我们也不是完全没有优势。我们在酒店管理上的经验可以借鉴,而且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风险是可以控制的。”
王家发插话道:“邓老弟,你的想法我们都支持,但具体怎么操作,还需要详细的计划。毕竟,开药店不仅仅是租个店面、进点货那么简单,还需要办理各种许可证,招聘专业人才,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
邓启先笑了笑,说道:“这些我都考虑过了。我们可以先从小规模做起,开一家试点店,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扩大。至于许可证和人才问题,我已经让人去打听相关的政策和资源了。”
会议结束后,邓启先的心情并没有完全放松。他知道,开药店的决定虽然得到了股东们的支持,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他需要找到一个懂行的人来帮他管理这个新项目,而这个人选,他一时还没有头绪。
几天后,邓启先在一次商务宴会上偶然遇到了一位老朋友——叶桂。叶桂是医药行业的资深人士,曾经在一家大型连锁药店担任高管。两人聊起开药店的想法时,叶桂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邓总,你的想法很有前瞻性。”叶桂说道,“现在医药行业确实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连锁药店,如果能做好品牌和服务的差异化,市场潜力非常大。”
邓启先眼前一亮,连忙问道:“叶总,你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如果你能来帮我们管理这个项目,我相信成功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叶桂笑了笑,说道:“邓总,你太抬举我了。不过,我确实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如果您不嫌弃,我可以帮你做一些前期的规划和筹备工作。”
邓启先大喜过望,连忙握住叶桂的手:“太好了!有您的加入,我们的项目一定会事半功倍。”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邓启先和叶桂一起忙碌起来。他们先是注册了一家新的公司,专门负责药店的运营。随后,他们开始选址、招聘员工、办理各种许可证。邓启先还特意去考察了几家成功的连锁药店,学习他们的管理模式和经验。
终于,第一家试点店在市中心的一条繁华街道上开业了。开业当天,店里人头攒动,顾客络绎不绝。邓启先站在店门口,看着进进出出的顾客,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晚上,邓启先和叶桂一起坐在办公室里,回顾这一天的成果。叶桂笑着说道:“邓总,今天的营业额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看来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邓启先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我们要加快步伐,争取在一年内开出十家分店。”
叶桂举起酒杯,说道:“为了我们的成功,干杯!”
邓启先也举起酒杯,笑着说道:“干杯!”
邓启先与叶桂在办公室里小酌几杯,酒香微醺,气氛轻松而融洽。两人举杯相碰,玻璃杯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为这段日子紧绷的神经松绑。邓启先抿了一口酒,脸上浮现出几分笑意,心中却感慨万千。涉足医药行业,这个专业性极强的领域,让他仿佛回到了当年初创三巢公司时的情景——那种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感觉,再次涌上心头。
然而,与当年不同的是,如今的邓启先已不再是单枪匹马。手头的资金充裕,融资渠道畅通,更重要的是,他身边聚集了一批能人志士。这些人各有所长,为他分担了许多压力。邓启先深知,干事业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了这些得力助手,他只需把握大方向,做出关键决策,其余的事自然有人去落实。这种前所未有的能量感,让他既感到欣慰,又倍感责任重大。
尽管如此,压力并未因此减轻。毕竟,这么多人跟着他,如何掌好舵,让这艘大船行稳致远,成了他每天必须面对的课题。每一步都如临深渊,丝毫不敢懈怠。所幸,付出终有回报,药店的顺利开业让他心中大石落地。他甚至暗自思忖,回去得好好拜拜关老爷,感谢神明保佑,又让他干成了一件大事。想到这里,他不禁自嘲地笑了笑——做生意以来,自己似乎越来越迷信了,或许这也是老板们的通病吧。
回到家时,邓启先的脸上依然挂着喜色。茵茵一进门,便看到他满面春风的样子,忍不住笑道:“不用猜,药店已经开业了吧?”邓启先点点头,眼中满是欣慰:“是啊,总算不负众望。不过,咱们还得再接再厉,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茵茵走上前,轻搂了一下他,柔声道:“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家里有我呢,你放心。”
邓启先握住茵茵的手,心中一阵温暖。他知道,无论事业如何起伏,家始终是他最坚实的后盾。而此刻,药店的顺利开业,不仅是他事业的新起点,更是他与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
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药店的顺利开业让邓启先心中稍感宽慰,然而,还未等他完全放松,酒店那边却传来了坏消息——订餐数量锐减,生意突然萧条。这一变化来得毫无预兆,厨师没换,服务质量也没变,甚至连菜单和价格都一如既往,可顾客却仿佛一夜之间消失了。
邓启先心中疑惑重重,立刻召集了酒店的股东和管理层开会,希望能集思广益,找到问题的根源。会议室内,气氛凝重,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轻易开口。温柏励率先发言,语气中带着几分焦虑:“我觉得可能是市场环境变了,最近周边新开了几家高档餐厅,抢走了我们的客源。”王家发则摇了摇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倒觉得不是竞争对手的问题,而是酒店的新鲜感过去了,食客转移阵地,应该更换厨师。”
李福生是酒店行业的老戏骨,经验丰富,平日里大家都对他颇为敬重。然而,这次他却显得有些沉默,眉头紧锁,似乎在思索着什么。过了片刻,他才缓缓开口:“我也说不上来具体原因,但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顾客的流失往往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我们得从细节入手,仔细排查。”
邓启先听着众人的发言,心中却依然没有头绪。他深知,作为老板,自己必须保持冷静,不能让大家看出自己的焦虑。于是,他深吸一口气,语气沉稳地说道:“大家的意见都有道理,但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猜测上。接下来,我们要分头行动,温大哥你负责调查竞争对手的情况,王大哥去了解市面上菜色和口味有什么新变化。李老板是酒店行业的领头羊,经验丰富,麻烦你带人去酒店各个部门走一趟,看看有没有什么我们忽略的细节。”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会议结束后,邓启先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望着窗外的夜色,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酒店是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绝不能让它倒下。然而,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他一时也说不清楚。
一筹莫展的时候,手机突然响了起来。邓启先拿起一看,是茵茵打来的。他接起电话,听到妻子温柔的声音:“听说酒店那边出了点问题,你还好吗?”邓启先苦笑了一下,语气中带着几分疲惫:“还好,就是一时找不到原因,心里有点烦。”茵茵轻声安慰道:“别太着急,事情总会有解决的办法。你最近太累了,记得照顾好自己。”
挂断电话后,邓启先的心情稍稍平复了一些。他知道,自己不能慌乱,必须冷静分析,找到问题的关键。或许,问题的答案就藏在某个不起眼的细节中,只是他们还没有发现。
接下来的几天,邓启先亲自去了酒店,从厨房到前台,从餐厅到客房,每一个环节他都仔细查看。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听到几位顾客在闲聊,提到酒店的菜品虽然不错,但价格也是玉城市的标杆,以前没得选,现在周边又新建了几间高档酒店,没必要做冤大头,与自己的钱过不去。
邓启先听到顾客的这番对话,心中顿时豁然开朗。原来,问题的根源并非出在菜品质量或服务上,而是价格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随着周边新开的高档酒店越来越多,顾客有了更多的选择,而自家酒店的价格却始终居高不下,导致部分顾客流失。
他立刻召集了酒店的管理层,将这一发现告知大家。温柏励听完后,眉头紧锁:“如果真是价格问题,那我们是不是该考虑降价?毕竟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价格战是难免的。”王家发却摇了摇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降价虽然能吸引一部分顾客,但长期来看,可能会损害我们的品牌形象。我们一直走的是高端路线,突然降价,可能会让老顾客觉得我们降低了档次。”
李福生沉思片刻,缓缓说道:“问题是如果打价格战,进入恶性循环,最后必定会导致品质的下降。再说,我们一开始定位就是高端酒店,食材都是新鲜的,有专门的供应商,厨师也是从粤州大酒店挖过来的,成本居高不下,没有多少降价空间。万一人家接连降,一波操作下来,我们依然打不过!”
左右为难,是坚持原来特色还是降价跟风?大家莫衷一是。一时间,会议室里一片沉默。邓启先环视一圈,不是低头喝茶就是抽烟,没有人提出新的见解。没办法,确实难以决断,选哪一种前景都不明朗!让大家酝酿一下吧。想到这里,也端起茶杯,喝起茶来。今天泡的是红茶,养胃,刚好这几天吃的东西杂,肚子有点发胀。李娜是越来越灵巧了,体察细微,不由得向她投去赞许的目光。
邓启先看李娜的时候,恰好她上来添茶,四目相对,李娜微微一笑,娴熟地为他添上新茶。邓启先内心一颤,小妮子,啥时候这么……什么感觉,一时也说不出来,只是感觉被她看透一样,平静温婉,给人力量,让心安静。
茶喝到一半,有人开玩笑说:“做什么都有竞争,现在是战国时代,肯定会有一波杀伐,血流成河的过程。等到硝烟散去,能屹立不倒的才是王者。”
“你说得对,不如就和他们打价格战,看谁的资金雄厚。把他们打趴了,天下就是我们的了。”
“对对,药店那边不是业绩不错吗?现在经济环境那么好,我听说铁矿石的进口价格又升了,说明百业兴隆,房地产也不差钱。就和他们干了。”
股东们的情绪被撩拔起来,大家争先恐后,你一言我一语的,激情飞扬地憧憬着。仿佛那不是血肉横飞的战场,只是儿童游乐场,拿钱砸死他们。此时的会议室,不像是玉城市的商界精英在讨论问题,更像是小时候,一群玩泥巴的孩子,在吹牛皮。气氛活跃,轻松愉快。谁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只是没表露出来罢了。
李福生一开始没当回事,只是在喝茶。他想到了他的第一家酒楼,当时是全市最好的酒楼,那时的生意红火啰,可以用烈火烹油来形容。用本地话讲,他就是玉城街上最靓的仔。想到过去的辉煌,李福生的脸上不由的浮起一抹笑意。可惜好景不长,很快,更多的酒楼如雨后春笋一般,在玉城市的四面八方冒出来,随后就江河日下。现在又面临过去同样的困境,竟争对手多了,客源分散,而玉城市就巴掌大的地方,人口就那么多,抢食的人多了,蛋糕自然就少了。吸取教训,一定要把对手打趴,来个一统天下,才可以分得更多蛋糕。
“我同意,就是用钱耗,把他们耗掉,再收拾残局。”李福生激动地说。
邓启先有些愕然。本来是当个活跃气氛的笑话来听,想不到李福生真这么想!这就不能不审慎考虑了。他放下茶杯,凝神静气,反复推演后,说:“这样做,不是没有能力,只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值得吗?再说,这样的恶性竞争一旦开了头,就打开了打开潘多拉的盒子,无法预估啊!再想想其他办法吧。”
王家发点了一支烟,把烟盒丢在会议桌上,长长地吐了一口烟,说:“我看外面的酒店的经营都很多样,比如按摩,沐足……我们也考虑一下?”
越说越离谱,邓启先最反感这些。虽然从商,他还保有几分文化人的风骨,平时也以文化人自许,怎么能做自污门面的事呢?再说,即使他肯,老婆茵茵这一关也过不了。
“我们做酒店就专心做好再说吧……”邓启先一锤定音,否决了王家发的提议。
李福生挠了挠后脑勺,重新思考酒店的出路:“降价并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我们可以考虑推出一些限时优惠活动,或者针对老顾客推出会员制,给予他们更多的优惠和专属服务。这样既能吸引新顾客,又能留住老顾客。””
邓启先点了点头,赞同李福生的观点:“李老板说得对,我们不能一味降价,而是要通过提升顾客的体验感来增加竞争力。接下来,我们要做几件事:第一,推出一些限时优惠活动,吸引新顾客;第二,增加一些附加值服务,比如免费停车、会员积分等;第三,提升服务质量,让顾客感受到我们的诚意。”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会议结束后,邓启先立即着手安排相关工作。他亲自与厨师长沟通,设计了几款性价比高的套餐,既保留了酒店的高端品质,又让顾客觉得价格合理。同时,他还要求前台和餐厅的服务员加强培训,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每一位顾客都能享受到宾至如归的体验。
几天后,酒店的优惠活动正式上线,效果立竿见影。许多老顾客纷纷回流,新顾客也被吸引过来。邓启先站在酒店大堂,看着人来人往的景象,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次的危机虽然暂时化解了,但市场竞争依然激烈,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
接下来的日子里,邓启先开始更加关注市场动态和顾客反馈,定期召开管理层会议,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同时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
一次偶然的机会,邓启先听说玉城市的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许多外地游客纷纷前来观光。他灵机一动,决定将酒店与旅游业结合起来,推出“酒店+旅游”的套餐服务。顾客不仅可以享受高品质的住宿和餐饮服务,还可以通过酒店预订当地的旅游线路,享受一站式服务。
这一创新举措很快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酒店的客流量大幅增加,营业额也随之攀升。邓启先看着酒店蒸蒸日上的业绩,心中既欣慰又感慨。做生意真像煎鸡蛋,少一点工夫都不行,要时刻盯着,控制好火候,才能做到两面金黄,外焦里嫩。他想到了死去的秀梅,煎蛋是她的绝活!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