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史事讲将1三国明 > 第二十六章 蜀汉四英——董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十六章 蜀汉四英——董允

董允,字休昭,泸县嘉明镇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在整部《三国志》中,董允是极少数能够立传“子不系父,可别载姓”的人物之一,足见其人之优越。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曾写道:侍中郭攸之、费伟、董允等……,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至于创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伟、允之任也……苦无与德之言,则责莜之、讳、允等之但,以用其咎。这位诸葛亮眼中贤臣的过允,也是蜀汉后期的主要重臣之一。诸葛亮北伐时,后主刘禅还过分年轻,判断力不成熟,使以做事一向公正严明的董允,协助后主摒除奸邪、并升迁为传中,领虎资中郎将,统率亲卫兵。郭攸之和费伟,性格较温和,故进谏纳言的工作,几乎全由董允负责,连后主刘禅都畏惧他三分。蒋琬进驻汉中后,成都军政大事由费伟负责,董允成为费伟最好的助手。刘禅宠爱宦官黄皓,黄皓陪慧反应灵敏常会卖弄小聪明,唯一治得了他的便是董允。终董允之世,黄皓之地位不过黄门丞,发挥不了影响力。

董允为三国时期有名的政治家,董和之子。据史书记载,董和曾与诸葛亮同事,深得诸葛亮的赏识,二人交情深厚,董和勤勉政事,廉洁自律,死时家无分文。董允自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饱读诗书,在其父的言谈身教下,为人正直,敢说真话,有着积极入世的政治抱负,刘禅被刘备立为太子时,董允曾为陪同刘禅的宫中舍人,后升为洗马,任太子的侍从官。刘禅继位后,命董允为随从自己的黄门侍郎。不久,又升其为侍中,负责宰相之职,兼任虎贲中郎将,统率宫中宿卫亲兵,负责皇宫的警卫安全。

尽管董允身居要职,位高权重,但他从不依仗权势,跋扈飞扬,而是兢兢业业,埋头打理朝政,忠于蜀汉王朝,躬耕建设,努力于国泰民安,让蜀汉之地繁荣兴旺。董允不仅勤民为政,还大胆直言,常常纠正刘禅的种种不当之事。耽于享乐的刘禅,有一段时间沉迷于美色,玩腻了宫中的妃女,想到外面选几个新鲜漂亮的。有一天晚上,他身着便服,带着宦官黄皓,溜出皇宫,来到成都最繁华的一间歌舞坊。他看上了一位妖冶的舞女,便悄悄地带了回去。不料此事被董允知道了。董允下令将那舞女遣出宫中,并正颜厉色地批评了刘禅:“今嫔嫱已具,实不宜增加。”由于畏惧董允的威严,此后刘禅再也不敢到处“海选”美女了。那位宦官黄皓,常常谄媚刘禅,想升官发财往上爬,董允看得明白,每每严肃地劝谏刘禅,怒斥黄皓,黄皓十分惧怕董允,不敢胡作非为,董允在世时,始终也只是个小小的宦官而已。

董允为官一生,两袖清风,淡泊名利,鉴于其政绩显着,甚至担任了益州刺史的蒋琬都上书刘禅,希望能给董允加官进爵,奖赏食邑,但都被董允一一拒绝。据说有一次刘禅采纳了一位官员的建议,悄悄地把整个分水镇划在董允的名下,作为他及其子子孙孙的享用之地,听说此事之后,董允一面上书刘禅,坚决不受,一面骑着马不分昼夜赶回分水镇,烧掉地契,将分到的田土一一退回给乡民,董允的这一举动,感动了分水乡民,他们至今都还在津津乐道地,传说着这个故事呢。

董允为人正直谦和,总是平等待人,礼贤下士,据说有一年春天,长久在外的董允,忽然思乡心切,想回到家乡分水,听听熟悉的乡音,看看秀丽的山水,便约了尚书令费祎等好友,一起回家游玩,车驾已经备好,正打算出门时,刘禅的一个年轻的侍从董恢慕名来访,董允立即热情地接待了他,董恢见此,大为感动,但又十分不安,便请求告辞,下次再来。董允不许他走,坚持请他坐下来:“我与费祎等好友出游就是为了放言畅谈,现在先生光临寒舍,正是说话交流的好机会,我怎能错过此次会谈呢?”于是董允放弃了回家乡探视的愿望,与董恢彻夜长谈。

因而受到蜀汉士民的尊重,将他与诸葛亮、蒋琬、费祎并列称之为“四英”,即使他的脚步已经远去,蜀汉人民依然怀念他,想念他。为此,董允家乡的乡民于分水镇大悲村董允坝为他择地建墓,传说为衣冠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