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 第二百五十一章 良禽择木而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五十一章 良禽择木而栖

第251章 良禽择木而栖

张文焕准备南下渡河攻打凤阳,逼迫杨恭的第一军与其打决战。

郑定瑞远在九江,当然不知道。

同样,隆科多兵败九江,精锐丧尽,水师更是全军覆灭。

身在徐州的张文焕也不知道。

两边的距离实在太远,几乎可以说是千里之外。

没有水路直达,加上此时正值乱世,仅靠陆路送递,没一个月根本到不了。

……

建武二年。

五月下。

郑定瑞聚兵三万,溯江而上,挥师西进。

清军长江水师于九江一役,损失惨重。

若只是战船单纯被焚烧还好说,关键大军携带的军需辎重也全部损失了。

足足五万大军的粮草、兵甲、火炮还有开花弹,全部落入明军手里。

郑定瑞仅靠着从清军这里缴获的粮食,就极大缓解前线的粮食缺口。

明军乘船溯江西进,兵至田家镇。

田家镇(后属湖北武穴),长江中游战略要冲,号称“两江门户,金陵咽喉”。

就见田家镇到半壁山,已被清军横挂铁索。

郑定瑞挥手下令:“传令下去,给我拔掉这两处清军据点。”

明军随即派出舢板船队出发,先行抢滩攻打田家镇隔岸的半壁山。

算上从清军水师那里缴获的舢板,明军仅舢板数量已经达到非常惊人的数字,至少承载这西征大军已是绰绰有余。

九江一役,隆科多大军损失殆尽,仅余万余残部逃回。

清军留驻田家镇、半壁山的守军,拢共也就三千余众,还都是九江大战的残兵败将。

且隆科多为了制衡,田家镇、半壁山的守军都是绿营新军、淮军各一半。

对隆科多而言,这些残部基本等同于弃子,带回去不仅没啥用不说,还可能会扰乱武昌的军心。

倒不如沿路分兵驻守,废物利用的同时把这些残兵败将全部分出去。

隆科多没指望这些败兵能守住田家镇,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铁索横江来稍微迟滞一下明军进兵的速度,给他争取时间布防武昌。

隆科多一如既往,发挥了他的战略大局观。武昌以东所有地方,乃至黄州府,都可以战略性放弃,但武昌绝不能有失。

半壁山,明军舢板才登陆千余人,带队攻坚的指挥使苏天威便振臂一呼:“弟兄们,随咱杀!大明万胜!”

“大明万胜!”

一千多明军迅速集结列队,大呼着杀向半壁山。

“嘟嘟哒哒哒哒……”

山上的清军也没坐以待毙,随即下山阻击。

“砰砰砰!”

至半山腰,两军甫一接战,明军火铳营率先开枪射击,虽然距离还不到标准的有效射程,甚至不是三段齐射。

但真正打仗,最忌教条主义,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不可能百分百都按操练的来。

明军这边一轮射击,基本就是听个响,恐吓一下下山的清军,也就个别几个实在运气逆天的清兵被子弹射中。

然后……清军一触即溃!

率先溃退的正是清军中的淮军。

这些人又不傻,能跟着隆科多一起趁乱突围的,哪还看不出自己已经成了弃子。

这些淮军溃兵还连带着冲垮了友军军阵,并且大多是故意的,只有大军越乱,他们才能跑的掉。

接战不到一刻钟,这些下山的清军甚至连明军都没碰着,就全军溃败。

山上留守的炮手一见半山腰的友军大败,都没看清怎么败的,随即也是脚底抹油,撒丫子就跑。

大炮更是一炮未响。

苏天威打的莫名其妙,但还是抓住机会果断带兵冲山,同时一边砍杀拦路的乱兵,一边大喊:“投降不杀!”

半壁山就这么被攻下来了,比预想的还要容易。

而剩下的田家镇更加不足为虑。

明军直接两路夹击,一路如法炮制,使舢板船队抢滩登陆,一路则直接背靠半壁山陡斜,炮击对岸的田家镇。

“轰轰轰!”

一轮炮击过后,田家镇倒戈投降。

不出半日,这处战略要冲就被明军拿下。

明军迅速清理了横江铁索,随即带上降兵俘虏继续西进。

兵至蕲州县,明军只是派兵登陆,还未来及着手攻城,蕲州县便不战而降。

箪食壶浆,喜迎王师。

这没啥好奇怪的,蕲州县的守军本就不比半壁山和田家镇多。

隆科多知道,若田家镇防线被迫,那蕲州县是铁定拦不住明军的,充其量只能起到拖延作用,那就没必要留守太多部队。

而蕲州县守军也没叫隆科多失望,当初五万大军都葬送九江了,就他们这千把人,拿锤子去守城啊?

既然隆科多拿他们当弃子,那他们投降自也无可厚非,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军事,知道九江一役,隆科多已成强弩之末。

武昌极有可能是保不住了。

何况他们也算对得起隆大帅了,明军兵临城下才挟持县令开城献降,比那些大军未至就随时准备要投的强多了。

郑定瑞只在蕲州县稍作休整,顺带建立起粮道据点,这才继续率军西进。

到达??源口,郑定瑞下令遣小舟走??源湖(大冶湖),顺带将大冶县一并收复。

大冶虽是冶铸重镇,但这里的驻兵实际就一千。

虽都是从鄂军中抽调的精兵,但鄂军说白了,都是新兵蛋子。战斗力或许比之寻常绿营要强些,但也强的有限。

郑定瑞为防万一,直接出动了三个千总,大半个镇的兵力,走水路速取大冶县。

大冶县。

惊闻有数千红衣着甲,举日月旗的明军从??源湖来攻,已经知道隆总督兵败九江的大冶县令吓得连城也不敢守了,直接乔装弃城而逃。

完全忘记自己手上还有一千兵马,而且还是隆总督专程从鄂军中抽调的精兵。

连县令都跑了,整个大冶县瞬间不战自乱。

那一千鄂军驻兵见此,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当场全军倒戈。还充当起了带路党,带着来攻的明军前往控制了官府的冶铸场。

短短半月不到,郑定瑞的西征军连破两县。

不光夺取了长江一线战略要地田家镇,还拿下了冶铸重镇大冶县。

若算上清理横江铁索以及建立粮道据点的时间,明军几乎可以说是一仗没打。

不是在行军,就是在接收伪清投降地盘。

九江一役带来的连锁反应实在太大了。

虽然隆科多明令禁止宣扬九江一战详情,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五万大军东征讨贼,回来不过万人。

水师更是近乎全军覆没。

两相比较下,隆科多似乎还不如将实情和盘托住,因为这种事你越遮掩,反而别人想的越多。

但也没差了,隆科多就算真和盘托住,估摸着别人也会以为有所隐瞒,亦或是大家伙该投王师还是投。

这些人投降不是在于隆科多败的有多惨,而是在于隆科多败了,而大明王师西征了。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良禽择木而栖。

先浅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