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姜居表情没什么变化,只是眼中有些欣慰:“弟弟说的,也是皇兄在考虑的,皇兄这几天也一直在想怎么对付周楚暮。只是这件事,交给皇兄来办就行了,弟弟你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好好为父皇、为姨母守灵。”

“皇兄——”姜忌脸上有些不甘。

“弟弟,你千万记住,一定不要轻举妄动!周楚暮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如今皇兄我全面败退,在周楚暮面前一点还手余地都没有,不仅亲信大臣损失惨重,甚至连上朝的机会都没有。皇兄现在连朝臣都见不到,困居在皇宫里面,什么也干不了。”

姜居继续说道:“现在绝对不是我们出手对付周楚暮的时机,如果贸然出手,只会像先前一样,给周楚暮找到机会。青鱼,暂且忍耐一时,我们总会有报仇的一天。他现在借口教导我礼制规矩,不让我上朝,难道还能一直使用这个借口,一直不让我上朝?实在不行,我就忍耐三年,等到三年后成年礼,周楚暮就算再不情愿,也必须还政于我。”

姜忌担心:“皇兄,怕只怕,周楚暮不会给我们三年时间,如果我们不早点动手的话,周楚暮就要动手了。”

姜居摸了摸姜忌脑袋:“弟弟,这些不是你一个小孩子需要考虑的事情,你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好好保存自己,在宫里活下来,快点长大,才能帮到皇兄。等你长到十六岁,皇兄就能把你封出去了,到时候你我兄弟联手,铲除周楚暮。”

姜忌收敛了悲伤、担忧、仇恨、迷茫,对着姜居露出了一个笑脸:

“好!皇兄,我相信你。”

“好!弟弟,一言为定!”

姜居伸出拳头和姜忌碰了碰,两兄弟相视一笑。

大学士府。

之前谢晋的儿子谢运为了保密,将宋玉强行邀请到了他府上。

谢运和宋玉相对而坐。两人对于今天朝会上的事情已经讨论了许久。

宋玉脸上有些惊讶:“这么说来,齐王殿下孤身入京,被新邺府府尹给抓住了?”

谢运脸上有些惊叹:“齐王真是胆子太大了,竟然敢孤身一人入京,恐怕是想趁着先帝驾崩的时机,趁机夺取皇位。真是好大的气魄!”

宋玉嘴里念叨了几句:“新邺府府尹?谢兄,新邺府府尹不就是昨日我们在樊楼遇见的那位王大人吗?”

宋玉抬起头看向谢运:“谢兄,你可还记得昨日秦兄弟说了什么?”

谢运有些奇怪:“宋兄什么意思?这件事和秦兄有关吗?”

宋玉说道:“秦观兄昨日在见到王大人带着人马出动的时候,说的可是王大人去的是大国寺方向。秦兄还提醒了谢兄,让谢兄不要去打听这件事情。谢兄难道忘记了吗?”

谢运想了想:“宋兄的意思是......秦兄早就知道齐王在相国寺吗?”

宋玉点了点头。

谢运倒吸一口凉气:“莫非——”

宋玉继续点头。

谢运脸色一瞬间变幻莫测,像是在练习传统戏剧文化一样。

宋玉脸上一副智珠在握的表情:“既然秦观兄知道这件事情,那么秦尚书也肯定知道齐王的事,也就是说,秦尚书早就投靠了齐王。”

谢运眼眼睛不停转动,急速思考:“冯尚书的女儿是齐王妃,冯家是齐王的姻亲,杨家也是齐王的母族,如果冯家和杨家也参与了此事......”

宋玉神色一动:“齐王在朝中有这么多盟友吗?”

谢运继续分析:“今天朝堂上,冯尚书一反常态,与丞相周楚暮争锋相对,与平日里的冯尚书完全不符。莫不是因为齐王的事情败露,狗急跳墙?”

“杨家呢?”

“杨家倒是没什么动静。”

宋玉分析道:“秦观兄既然早就知道齐王在相国寺,那么户部尚书秦顾安秦大人必然参与了齐王的事情,冯尚书一反常态,也值得怀疑。杨家杨皇后生了齐王、太子和赵王,杨家既然已经拥立了太子登基,就完全没有必要再参与齐王的事情,除非杨家人脑子都坏了。”

谢运摇了摇头,说道:“这倒也不一定,杨家有七子,未必人人都同一条心,说不定暗中也有杨家人帮助齐王。”

谢运叹了口气:“真是多事之秋啊,这几天风云变幻,你方唱罢我登场,我实在是看不清局势了,这朝堂的水也太深了,没想到,一直是先帝亲信秦大人,居然是齐王的人。”

宋玉举起酒杯浅饮一口,“说不定当日樊楼里面,真正不知道齐王在相国寺的,只有我和谢兄而已。”

“此话怎讲?”

“秦兄不打自招,司马操司马兄与秦家乃是世交,秦兄既然知道,司马兄说不定也得了消息。而王直兄是王家人,抓捕齐王的就是王家的王府尹,杨家两兄弟就不用说了,至于徐远徐兄,徐将军可是周楚暮心腹,连王家都知道的事情,丞相周楚暮怎么可能不知道?”

谢运苦笑:“所以说,只有我谢家这等忠心于陛下的,才完全被蒙在鼓里吗?”

宋玉也笑了:“谢兄不知道才是正常的,至于其他人到底知不知道,我也只是猜测。”

宋玉接着说:“此事最奇怪的是,齐王既然提前来到了京城,为什么没有动手?什么也没干就被人给抓了,这着实令人费解。”

谢运神色微动:“说不定是因为秦家和冯家之间出了什么事情。秦尚书和冯尚书有仇,也许是两家闹了什么矛盾,内部失和。”

“竟有此事?”

“之前秦尚书的大公子犯了罪,冯尚书铁面无私,不徇私情,判了秦大公子流放。两家自此结怨。”

宋玉笑了:“这么说来,冯尚书只是处事大公无私而已,倒是秦尚书心眼太小,怀恨在心了。”

“秦顾安本就是这样一个人,不仅吝啬小气,还气量狭窄,一点小事就能记恨别人许久。如果不是先帝信重,秦顾安早就被群臣给弹劾了。”谢运脸带不屑,直接称起了秦顾安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