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一早,大舅胡建国果然带了好几个壮劳力,过来给妹子家收稻谷了。

大舅妈江秀秀也挎着菜篮子,里面装了几斤猪肉,两条鱼,逢人就说他们去妹子家割稻子。

你问她妹子是谁?

不就是柳渚头村刚死了男人和婆婆的胡琼芳?

她这小姑子可怜啊~男人前脚刚死,后脚,小叔子就拿了家里的钱和他们分家了。

她一个女人,带着俩孩子,本来生活就艰难,家里也没个男人帮忙收稻子,可不得他们这些娘家人来搭把手?

大舅妈真的深谙“给人上眼药”的技巧。

她是一句姜家人的坏话都没说,但听到这些话的人,背后都忍不住开始嘀嘀咕咕议论起来。

是啊,按理说姜家在柳渚头村是大姓,胡琼芳没了男人之后,也没有丢下两个孩子再嫁,而是本本分分的留在姜家,替姜家养育姜乐平的两个孩子。

摊上这样贤惠的媳妇,姜家不说经济上帮衬着点,起码农忙的时候,安排几个人,帮人家把地里的稻子收回来吧?

又不是三十亩!就三亩多水田,几个大男人,半天时间就割完了,有多难?

连胡琼芳这样贤惠的女人,在柳渚头村都过不下去,往后谁家有闺女,还敢往这个村子里嫁?

江秀秀一路走,一路跟人说她小姑子有多可怜,一句脏话都没有,硬是把整个姜家骂得抬不起头来。

这战斗力!

姜甜觉得自己和大舅妈真的是相见恨晚。

二舅说的没错,就三亩多水稻,大舅带了四个人过来,他们六个大男人,半天就割完了。

大舅妈战斗力也很可以,胡琼芳是个不愿意麻烦别人的性子,陈晓红真想给小姑子翻个白眼。

有时候你越是不愿意麻烦别人,别人就越是觉得你不需要帮助。

要不怎么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呢?

陈晓红在小姑子家打量了一下,笑嘻嘻地把姜诚给牵上,去了村长家,要借村里的拖拉机,给胡琼芳拉稻。

割下来的稻穗捆成捆,要先拉到打谷场。再把稻穗解开,摊平晾一天,等稻穗上的水分蒸发掉,这样打谷子的时候,稻穗上的稻谷一打就下来了。

早些年村里都是用扁担把稻穗挑到打谷场上,后来村里有了拖拉机,村里人都是轮流去借来用,这样割稻的时候就省力很多。

柳渚头村只有两台拖拉机,一台村里集体所有的,另一台是别人家买的,这家买拖拉机是专门给人拉砖的,村里人要借,就只能去借村里的那台。

当然了,狼多肉少,谁家先用,谁家后用,谁家想借也借不到,都要看村长的意思了。

反正每年农忙前,请村长和其他村干部吃饭的人就特别多。

胡琼芳一个年轻寡妇,当然不方便在家里请几个大男人来吃饭喝酒。

不过,也没必要花这个冤枉钱。

二舅妈带着瘦巴巴的姜诚,去村长家溜达了一圈,卖了个惨,就把拖拉机给借来了。

不借?

不借他们老胡家不是更有理由,在外面埋汰他们村欺负孤儿寡母了?

村长周林海虽然不姓姜,但他媳妇姓姜啊!

周林海现在也有些怨上胡琼芳这个女人了。

你说你一个寡妇,就不能安生点?

老老实实在村里种地,把两个孩子拉扯大,真遇到困难了,村里还能不搭把手?

周林海想把姜甜说给自己家小儿子,憋着不出声,一直等着胡琼芳上门来求他帮忙呢。

自古人情债最难还,今年帮一点,明年帮一点,等到胡琼芳自己都觉得欠了他们家太多人情,到时候,他再托媒人上门替小儿子求亲,胡琼芳还能不答应?

结果没想到,这个胡琼芳,简直就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脾气又臭又硬!

你说你一个女人家的,就不能软和些?

又是大晚上跑出去钓黄鳝,又是大中午跑去挖泥鳅。明明说几句软话,求求姜家的长辈们,就能找人把地里的稻子给割了,非要自己花钱雇人来割稻子!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柳渚头村尽逮着一个寡妇欺负呢。

这下好了,被胡家这俩碎嘴婆娘一宣扬,全村男人的脸都被人扇肿了。

周林海觉得自己想卖人情没卖出去,现在又被胡家两个儿媳妇打脸,对“把姜甜说给小儿子”这件事,也没有一开始那么兴头了。

他还是老思想,觉得女人就该温顺、贤惠、听话才好。

以前觉得胡琼芳孝顺又贤惠,教出来的女儿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

自从胡琼芳开始“靠自己”,周林海就觉得她八成要带坏了姜甜,果然姜甜现在越来越泼辣了,先前有人给胡琼芳说亲,她还拿粪水泼人家。

这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能做的事儿吗?

现在敢拿粪水泼人,以后岂不是要拿菜刀砍他儿子了?

因为这几桩事儿,周林海对胡琼芳母子三个,也不如之前那般上心了。

现在听说等稻子收了之后,胡琼芳要带着两个孩子搬到省道的镇上去,愈发觉得这个女人不安于室。

这是瞧不上他们村里,要到镇上攀高枝去?

周林海现在倒是巴不得他们赶紧走。

不然这老胡家两个媳妇,一趟一趟的拿着东西往他们村跑。

来一次,就要念叨一次她家小姑子日子过得多么艰难。

是,这俩碎嘴婆娘,确实没有指名道姓的骂谁,可大伙儿谁不知道,胡琼芳是他们柳渚头村的呀?

再让她们多跑几趟,他们柳渚头村的名声就要发臭了。

拖拉机就是比牛好使,稻穗拉到打谷场,胡建国陪着来帮忙的几个族兄弟喝了一顿酒,把人送回去,又和胡建军俩人忙了两天,总算把妹妹家的稻子都收回来了。

接下来就是排队交公粮了。

胡建军有个好兄弟就在乡粮站,他让胡琼芳不要自己去排队,到时候把家里要交的公粮秤出来,到了日子,他来拉过去,两家一起交,还省得胡琼芳去排队了。

胡琼芳满脸羞愧:“大哥,二哥,当年,是我对不住你们,对不住爸妈。”

胡建军叹息一声,拍了拍妹子:“一家人哪有什么隔夜仇?都过去了,等忙完,带孩子们回去给爸妈看看。”

胡琼芳忍着泪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