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乡亲们激动的是,何家跟胡家不但从村里招人去干活,还跟好多人家,都订好了园子里的蔬菜。
这几家店每天都要用不少瓜果蔬菜,这么多蔬菜,靠自己种肯定来不及,家里也没那么多地呀。
于是,何家跟胡家,就跟村里一些关系比较好、为人也老实本分的人家说好了,让他们拿出家里的地,种上店里常用的瓜果蔬菜。
什么小青菜、大白菜、萝卜、瓠子、长豆角、辣椒、茄子、葱姜蒜之类的。
胡琼芳还召集这些人家,给大伙儿开了个小会,让各家种菜的时间错开了,这样这家的菜收完了,那家正好接上。
不会出现大伙儿地里的瓜果蔬菜一下子全部成熟,全都急等着要卖。
到时候店里用不完,他们也卖不掉,岂不是浪费?
关系到自己家赚钱的大事,村里人可不敢再小瞧胡琼芳这个年轻媳妇。
一个个紧张兮兮地拿着从娃娃们手里借来的本子和铅笔,一笔一划地记下了自家种菜的时间。
幸亏当时大队部让他们上扫盲班的时候,他们都去了,不然这会儿,当着胡琼芳这个晚辈的面,居然连字儿都不会写,那不是丢脸丢大发了?
胡琼芳在村里,大张旗鼓的招人给她种菜,村里那些选上的还好,没选上的,一个个巴不得看到胡琼芳这盒饭生意挣不到钱。
到时候答应别人收的菜,没钱来收,村里这些跟着她种菜的,岂不是要恨死她了?
结果没想到,可能是好人真的有好报,一场特大暴雪,让胡琼芳提前找村里人种的这些菜,一下子成了抢手货!
1974年的冬天,气候格外的诡异。
一开始连续晴热了二十多天,好多人家房前屋后的梨树、杏树都开了花,估计是温度太高,果树也误以为春天来了。
谁知一夜之间,风云突变!
一场寒潮,裹挟着暴雪,短短两天时间,就把本省的土着们给冻麻了。
家人们谁懂啊?他们这里,不南不北,不东不西的,往年冬天最低温度也只有零下几度,今年冬天居然一下子速降到了零下12度!
这简直就是危言耸听!
一开始听到天气预报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气象台怕是疯了。
他们省,自古以来就没有冬天低于零下十度的。
结果第二天寒潮来的时候,所有人都被冻成了狗。
这下子,没人敢说气象台疯了。
不过依旧是气象台挨了骂。
大家一致认为,这次的寒潮大降温,绝对低于零下12度!
他们村甚至有好几家的狗子,平时半夜都是睡在外头的,昨晚突然降温,狗子扒拉门的时候,扒拉不开,居然冻死了。
村里人骂骂咧咧了好两天,可这场来的蹊跷的雪,却越下越大,简直没有要停的迹象。
路上的积雪,从只有脚踝高,渐渐积到了小腿肚那么高。
两天后,积雪已经越过膝盖了。
正所谓“风浪越大、鱼越贵”。
在老百姓眼里已经成灾的特大暴雪,对于在省道边上开店卖盒饭的胡家跟何家来说,却是一场泼天的富贵!
雪越下越大,两家人都忙疯了。
不单单是他们忙疯了,还在省道上赶工期的工人们也忙疯了。
前面半个月,天天都是大晴天,温度也高,大伙儿都觉得是老天爷赏脸,让他们能抓紧时间抢工期,争取让336省道能提前竣工开通。
结果没想到,前一天他们还在工地上,热火朝天的施工,一夜过去,天都变了!
好多工友,前一天还穿着无袖背心,一早起来,就哆哆嗦嗦地穿上了棉衣。
但很快,单薄的棉衣也不够用了。
实在是太冷了!
第一天的时候,他们还能坚持上工。
到了第二天,雪越下越大,手伸出去,握着铁锹木柄的时候,感觉手心都和木柄冻在一起了。
担心这样下去会出人命,工地上的领导立刻紧急叫停,让他们先停工,回工棚歇两天。
本来按照往年的规律,本省除了少数山区之外,其他平原地区,就没有下过特别大的暴雪,最多两三天就停了呗。
结果没想到,1974年冬天的这场特大暴雪,整整下了四天三夜!
所有还没来得及回家的修路工人,都被困在了省道边的工棚里。
工地确实管饭,但每顿饭每人两个杂粮大馒头,蒸熟了送到工棚的时候,就已经冻得邦邦硬了。
好多年纪大了、牙口不好的老人,根本就不能吃,怕一口下去,嘴里剩下那几颗牙也保不住了。
就在这时,胡琼芳带着家里人,给工友们“送温暖”来了。
他们也是小本生意,不可能给工友们做大鱼大肉,现在这个情况,就算想买肉也买不到了。
只能用店里的红薯,煮了几大桶热乎乎的红薯稀饭,还有加了猪油和盐的青菜蛋花汤,送过来,给他们把杂粮馒头泡软了吃。
送了两三次,工地上的领导也过意不去了。
再加上有工友因为极寒天气已经开始生病了,领导找到胡琼芳,想让他们给工地送饭。
“每天三顿饭,早上就送红薯稀饭或者杂粮粥,外加每人一个杂粮馒头。”
“中午和晚上,每人两个杂粮大馒头,一碗炖菜。”
“炖菜?加肉吗?”
领导顿时嘴角抽搐了两下。
“不加!”
“算了,一顿饭给你批十斤肉,你们给切小点,多熬点猪油出来,让他们尝个肉味儿就行了。”
可怜哦~二百多号人,一顿饭就给十斤肉,稍微切大点,人均都分不到一片肉。
胡琼芳想了想,只能切成肉末,拿来熬个豆腐白菜啥的,好歹也算是一道肉菜。
就这样,胡琼芳接到了她重生后的第一笔“公家订单”。
谁知道,这一接,就收不住了。
这时候的336省道工程,是分段施工的。为了赶进度,省里把已经规划设计好的省道,划分成无数段,按照“就近原则”,每个标段安排几个负责人,修路的工人,就从附近乡镇抽调。
这场大雪,波及的并不只是他们双峰镇这一段路,其他路段的领导一看,双峰镇这边都吃上热乎饭了,他们居然还饿着,那怎么行?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附近几个乡镇标段的“段长”们,都跑到胡琼芳这里来“订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