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皇帝进入勤政殿之前,勤政殿内,百官个个神情振奋,讨论声异常火热,欢笑叫好之声,都传到外面去了。
看到文皇帝到来,立刻安静下来,恭恭敬敬的行礼。
文皇帝扫了一眼,站在群臣前方的周明武,他正躬身低头,同百官一起行礼。
只是,文皇帝从他的侧脸看到,他的嘴角处,分明挂着一抹笑意。
文皇帝有些无言,他是不是在为林燕儿立下大功劳而沾沾自喜?
这个皇儿,什么都强,就是被美色给惑乱了心志,就是喜欢同他对着干!
这是他的江山,也是他的儿孙,千秋万代的江山!
自古以来,多少江山雄主,都毁在女人手上!
周明武也是读书的,怎么就不引以为戒?
林燕儿长得这么漂亮,一看就是最终会祸国殃民的主!
特别是长得漂亮,又能力非凡得像林燕儿的人,又岂是能居于人下者?
文皇帝这么想着,他心头的危机感,更是浓重到了极点。
他甚至已经肯定,林燕儿最终会谋夺他的大武江山!
文皇帝深吸一口气,装作还不知道燕北关来的战报,开口说,“众爱卿一起前来,究竟发生何事?”
兵部尚书唐冲上前两步,躬身拱手,脸面因为过于兴奋而红着,声音都激动得微微发颤。
“陛下,刚刚获得燕北关回来的战报,神武大将军力克匈奴,逼得匈奴割地抵债!”
“实在是可喜可贺!”
丞相司徒明也是一脸振奋,拱手而出。
“陛下,神武大将军彻底打败匈奴,摧毁阿尔罕大王子针对大武而培训的十万精锐。”
“听闻匈奴大可汗阿连司,大王子阿尔罕,这对一直对大武虎视眈眈,野心勃勃的父子,因林大将军攻抵王庭城下而亡。”
“林大将军之威,估计匈奴长时间不会再敢冒犯大武,此当真是罕见之大功!”
其他大臣忍不住纷纷站出来,强行抑制住心头激动,表达着对林燕儿的佩服和不吝溢美之词的夸奖。
“林大将军此战,打出了我大武的威风,匈奴人以后,闻神武大将军之名便丧胆。”
“是啊,相信,不久之后,神武大将军的威名,必定传遍四海,威震八方,我大武有此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实是大武之幸事。”
“神武大将军此战,对大武的作用之大,是遍及方方面面的,不仅匈奴不敢再犯大武,其他对大武有野心之人,也必定闻之缩手,万国来朝,指日可待啊!”
······
文皇帝听着那些大臣,兴高采烈,争先恐后,恨不得用尽这天底下用来夸奖人的语名,去夸奖林燕儿。
甚至有些文官,还引经据典,作起诗词来表彰林燕儿的功绩。
周明武倒是听得津津有味的,赞许地看着那些大臣,那些大臣从周明武愉悦的表情中,得到了鼓舞,更是加把劲。
周明武真的很想让林燕儿看到,这百官如此拼命地夸奖她!
可惜,现在没有办法掏出小苍蝇来,要不然的话,就用小苍蝇录下现在的这一幕,晚上飞到匈奴去,给林燕儿看。
文皇帝却是越听就觉得越糟心!
他终于忍不住抬手打断百官,咳嗽两声,扫了百官一眼,才慢悠悠地说,“神武大将军大败匈奴,扬我大武国威,为大武开疆拓土,朕心甚慰!”
“朕已经知道神武大将军的功绩了,诸位爱卿,不如就讨论一下,如何表彰林大将军,以及此次有功之人吧!”
百官这下,倒是沉默下来,齐齐看向周明武。
周明武则向丞相司徒明微微颔首,司徒明主动走出来,对着文皇帝躬身说,“陛下,臣以为,林大将军之功,普通的奖励,不足以表彰她的功绩。”
“加上,匈奴之地,民风彪悍,依法治之,不如以威畏之,索性,就将林大将军所得绿海城之地,封给林大将军!”
“如此,匈奴之地,便能得到安靖!”
文皇帝一惊,错愕地看着司徒明,“你什么意思?”
“要给她封王?”
司徒明认真地点头,“陛下英明,匈奴之民,非普通官吏能管治,唯有征服过他们的神武大将军,能让匈奴俯首听命!”
“臣以为,封王是最好的选择,唯有将新得匈奴之地,就地封神武大将军为王,方能镇得住匈奴!”
还不等文皇帝说话,其他的百官,立刻纷纷附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他们口径基本一致,认同司徒明的看法。
文皇帝倒吸一口凉气,这帮大臣,什么都敢想。
随后,文皇帝也反应过来了,这些分明就是他们事先就决定好的。
这么整齐的口径,无疑就是出于周明武的授意。
他看向一直在静静听着看着,就像没事人一样的周明武。
“镇王,你真觉得,封一女子为王,合适?”
周明武对着文皇帝躬身,“父皇,有何不合适?”
文皇帝表情一滞,有何不合适?
他看向百官,“有谁能告诉镇王,有何不合适的?”
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随后齐齐看向文皇帝,没人应声,那眼神,仿佛就是在跟文皇帝说,我们都不知道,不如陛下来说说?
文皇帝缓缓闭上眼睛,该死的,要是以前,他的心腹老臣还在的话,就会有人站出来,反驳周明武了。
他发现,真的被孤立了!
只好自己来了!
他睁开眼睛,“她是个女子!”
周明武疑惑地问,“父皇,大武律法,哪条规定,女子不能封王?”
“要是有的话,儿臣想办法废掉它!”
“你······”
文皇帝一时气结,细想一下,并无明文规定,女子不能封王。
他好一会儿才说,“并无此先例!”
周明武笑了,“那大武也没有女子开疆拓土的先例,这根本不是问题!”
文皇帝一咬牙,“祖宗和圣人都说过,女子······”
周明武直接打断他的话,“父皇,祖宗和圣人都是作古之人,法以时变,推陈出新,才是王道!”
“封燕儿为王,以她之威名,镇伏匈奴,乃利国利民之举,功在社稷,相信以父皇之英明,知道这一点。”
“望父皇遵从百官之提议,封燕儿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