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确实是一个很无语的问题。

辣椒和违禁品怎么能相提并论?

但事实确实如此。

辣椒和香烟一样,都有依赖性,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都会在造成损害时给人带来“舒服”、“爽”的感觉。

很多人并不知道,“辣”并不是一种味道,而是一种痛觉。

人的味蕾只能分辨出“酸甜苦咸”之类的味道,是分辨不出“辣”的。

如果这样说不好理解,那就换一种方式。

人只有舌头有味蕾,也只有舌头能品尝出各种味道。

但是眼睛可以感觉到辣——辣眼睛。

手掌、臀部等全身皮肤也可以感受到辣,这些器官和组织都是没有味蕾的,而且,它们感受不到“酸甜苦咸”。

本质上讲,辣椒是一种非调味品的调味品。

就在岳川沉思时,丹阳众人纷纷说道:

“前辈,我们愿意诚实劳动、诚信经营,种地做买卖赚钱,不搞这些歪门邪道。”

“对!前辈,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不过我们更愿意做些上的台面的事。”

“要是咱们搞蛊毒买卖,中原诸国更小瞧了咱们。”

“到那时,蛮夷之名就坐实了!”

子申也深以为然。

他确实需要钱,但他更需要名。

不是沽名钓誉那种名,而是一个伟光正的形象。

不能玷污楚国的名声。

“前辈……”

岳川竖起手掌,制止了子申。

“这不是蛊毒,而是一种调味品,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调味品。”

嗯?

众人疑惑。

再联想到岳川刚才品尝蛊毒,一脸陶醉的模样,一个个都惴惴不安起来。

不是吧!

这是吃的东西?

这不是给蛊虫吃,增加蛊虫毒性的吗?

岳川解释起来,“你们知道盐吗?”

这必须知道啊!

盐是生活必需品,甚至可以说是生存必需品。

一个家没有盐,人就活不长。

一个国没有盐,就必然生乱。

《管子·轻重甲篇》有言:燕有辽东之煮。

这个“煮”就是传统的煮海盐。

《周礼·夏官·职方氏》有言:东北曰幽州…… 其利鱼盐。

东北靠海,自然也产盐。

齐国坐拥海盐之利,管仲时代也是靠鱼盐之利发家,把小白捧上霸主之位。

《管子·轻重甲篇》记载:齐有渠展之盐。

同篇又记载:齐国食盐“粜之梁、赵、宋、 卫、濮阳,彼尽馈食之也”,可见齐国盐业的盛状。

不但自己够用,还能出口换外汇,中原诸国都仰仗齐国的盐。

晋国虽然不靠海,但是坐拥池盐之便。

《山海经·北山经》记载: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

郭璞注盐贩之泽“即盐池也”,也就是运城地区的河东盐池。

《戎生编钟》与《晋姜鼎》均记载有“卤积”,反映了晋国盐业的发展。

秦国更不用说了。

甘肃、青海交界之处有众多盐湖, 最着名者如青海察尔汗盐湖、茶卡盐湖等。

这些地方,都是秦国的势力范围。

秦国吞并西戎、拓地千里,获得不光是人口、牲畜,还有这众多的盐湖。

在古代,盐就是钱。

很多钱买不到的货物,盐可以换到。

这些盐湖也成为秦国财政的补充,令秦国有足够的军费。

仔细观察,燕国、齐国、秦国,以及三晋分家的赵魏韩,其地盘上都是产盐的,而且是大量产盐。

这几个国家能从上百个国家中脱颖而出,成为战国七雄,其中多多少少仰仗了盐业的财富。

楚国就拉垮了。

在没有吞并吴越之前,楚国是一个内陆国。

没有海盐的便利,有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池盐、井盐。

楚国一度很惆怅。

如果是小国也就算了,买一点就是。

问题,楚国是大国,全靠买的话得多少钱?

很多时候,大国伐交,一旦关系交恶,买不来盐怎么办?

还有一个问题,楚国交通不便,盐的运输很困难。

再加上楚国地处南方,湿热多雨,这种气候既不利于盐的生产,又不利于盐的运输。

所以,楚国一直很渴望“出海口”。

不是为了大航海,单纯就是为了海盐。

丹阳百姓虽然没什么大眼界、大格局,但他们都明白盐的利润。

“咕咚!”

又是一群“咕咚”声。

“前辈,您的意思是说,这个东西可以变成盐?”

“前辈,您真有这种神奇的法子吗?”

“前辈您说,需要什么!”

众人神情激动,语气亢奋。

就连子申也双拳紧攥。

如果自己有盐,必定能成为楚国最具影响力的公子。

假如楚国有盐,必定能成为天下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

然而,在众人渴望、期盼、憧憬的目光中,岳川缓缓摇头。

“不,我没法把它变成盐。”

仿佛铁锤砸在鸡蛋上,丹阳百姓的美梦瞬间破碎。

如果不是岳川地位崇高,子申一直对岳川毕恭毕敬,这会儿估计有人骂出脏字了。

“为什么要变成盐呢?这东西比盐贵重多了!”

岳川脑海中浮现出《天工开物·作咸》中的记载:大自然有风、暑、湿、燥、寒这五气,导致产生辛、酸、甘、苦、咸这五味。人体需要的五味中,辛、酸、甘、苦这四味长期没有都不会引发什么问题,唯独咸味只要十天半月没有,人就会打不起精神,甚至手无缚鸡之力。

也正因此,人需要盐,离不开盐。

但宋应星这篇文章有地域局限性,他只写了中原地区,没有涉及湘赣、巴蜀、云贵等地。

中原百姓风暑湿燥寒不严重,有盐就行了。

而湘赣、巴蜀、云贵等地,光有盐不够,还得靠辣椒祛除体内的湿热等。

中原百姓十天半个月不吃盐打不起精神。

湘赣巴蜀等地,一天不吃辣就浑身难受。

中原百姓吃辣多了两头受罪,湘赣、巴蜀、云贵百姓多吃辣浑身巴适。

这也有了俗语中:辣不怕、怕不辣、不怕辣。

子申以及丹阳百姓根本不知道辣椒在后世的影响,更不知道辣椒在后世餐桌上的地位。

他们只是单纯将辣椒当成了“蛊毒”,敬而远之、避而不及。

而岳川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让他们明白辣椒不是蛊毒。

顺便借这个机会让人们明白,并非所有蛊都是毒,也并非所有蛊都对人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