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拉里·芬克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嚣张气焰,反而急冲冲的询问杨先生是如何知道贝莱德集团在4月28日那天发生的事情的。

4月28日那天,其实也没发生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就是贝莱德集团和老美第三大证券公司美林证券达成了战略合并协议,贝莱德集团以5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收购美林证券的所有股份。

这个美林证券可不简单,它成立于1885年,它曾经是全世界最大的全球性综合投资银行,其资本额高达235亿美元,在《财富》杂志全球500家大公司排名中,美林证券位列证券业第一。该公司在曼哈顿四号世界金融中心大厦占据了整个34层楼。

只是美林证券的历史再辉煌,也无法挽回如今的颓势,就好像曾经的诺基亚、摩托罗拉等通讯巨头一样,不论曾经多么辉煌,终究因为无法适应时代的变革,而最终走向没落。

只不过拥有百年历史的美林证券,依旧拥有着强大的底蕴和隐形财富,它那遍及全球的券商渠道、经验丰富的员工、以及成熟的 人才培养体系,都知道全世界稍有实力的金融公司,对它虎视眈眈。

美林证券的高管大概也知道自己的公司无可救药了,因此想要给自己找个有钱的金主,卖身也能卖个好价钱。

李大老板也曾经打过美林证券的主意,奇迹投资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却远不及美林证券底蕴深厚。只不过有老美的制裁在,再加上华尔街对奇迹投资的态度,李大老板最终还是放弃了对美林证券的念头。

美林证券经营不善想要出售资产,这是华尔街各大投行机构众所周知的事情,只不过想打梅林公司主意的人太多,因此大家反而谁都不敢轻易的越雷池一步。

这就好比高中时,自己的班上有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女生,只是家庭有些困难,很多男生都想对这个女生示爱,甚至有些富二代打算包养这个女生。

可问题在于,这个女生是班里的团宠,大家对她的态度都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任何想要对她出手的男生,都不得不考虑犯众怒的问题。因此大家虽然想要和这个女生做朋友,却没有人干真的追求她。

如今的美林证券,就是这样一个漂亮的女生,而华尔街的饿狼们,都想把她吞到肚子里去,却谁都不敢轻易的把这个想法表露出来。

别的公司不敢,不代表拉里·芬克不敢。

芬克先生的贝莱德集团,之所以成长的如此迅速。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就超越了华尔街众多百年巨头,成为世界三大投行之一,根本原因就是他的核心经营策略——并购。

拉里·芬克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并购大师,他的投资生涯中,很少有像芭菲特、彼得·林奇,李月祺那样惊人金融战例。

但是拉里·芬克先生却总能够说服对方跟贝莱德集团合作,或者干脆买下对方,两家合并成为一家,之前的竞争自然无从谈起。

贝莱德集团的并购并非是那种我直接全资买下你那种泰山压顶式的恶意并购,而是一种双方合作式的“友好并购”。

所谓友好并购,是相对于“恶意并购”来说的。就是通过和对方谈判的方式,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或者通过双方的股权交换,实现两家公司合作的并购方式。

以奇迹投资为例,奇迹投资当初从南非传媒集团手中收购藤讯公司,就是一个标准的“友好并购”。虽然中间也发生了种种不愉快的事情,但是李月祺和藤讯公司高层,以及南非传媒集团的各方股东之间都达成一致,又支付了足额并购现金。各大股东和并购的标的方最后都对并购结果给予承认,这就是最典型的“友好并购”。

而与之相反的,2016年的万珂公司收购案,在万珂公司的高管团队事先完全不知情的前提下,宝能和恒太先后上场,与万珂公司争夺股票,企图以完成对万珂公司的控股。这就是近几年最有争议的一场“恶意并购”。

“友好并购”或者“恶意并购”,都是相对而言的。总之一句话,让被并购方股东和高管层都满意的并购就是友好并购,如果对方不满意,那就是恶意并购。

这种满意也要分情况,并购双方都对谈判结果满意,可问题是,如果有其他公司在此时突然跳出来,告诉被收购方,他们愿意直接在这个谈判结果上再加钱,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

同样道理,拉里·芬克先生之前已经在4月28日谈好了贝莱德集团对美林证券的并购,拉里·芬克和美林证券的高管以及股东方代表,都对结果表示满意。

可是如果此时这个谈判结果被其他人得知,并且泄露了出去,那会发生什么呢 ?

要知道,在华尔街,对美林证券虎视眈眈的金融巨头不止一家,大家都在憋着一股劲,想要拿下这家华尔街历史上的百年巨头。

拉里·芬克先生为美林证券开出的500亿美元,放到华尔街,可并不算什么高价,能拿出这么多钱的金融巨头,绝不只有两三家。

如果允许奇迹投资参与并购的话,李大老板绝对不惜开出千亿美元的价格,也愿意拿下美林证券。

贝莱德集团虽然发展很快,但毕竟根基尚浅,老贵族们还没出手,贝莱德集团却在暗中与美林证券达成协议,要当众摘走这朵大家心中的女神,这可绝对是犯众怒的事情。

摩根大通,花旗银行,包括芭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都完全不介意在500亿美元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两百亿美元,参与对美林证券的并购。

到时候合同未签,协议未定,美林证券的高管面对新增的一两百亿美元的巨款,难免不会想入非非。

就算美林证券依旧愿意维持协议,但是为了表示诚意,贝莱德集团是不是也该修改一下协议的内容,人家加了200亿美元,你拉里·芬克加个100亿美元,不算多吧?然后就只能等着其他金融巨头再加高价码。

反正对于摩根大通、花旗银行来说,这种加高筹码的做法又没有成本,上嘴唇碰下嘴唇,几百亿就这么许诺出去。可是对于贝莱德集团来说,就不知道要多掏多少真金白银,芬克先生恐怕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

想到这里,拉里·芬克先生冷汗直冒,他急忙对准备离开的杨先生道:“杨先生,请等一等,我们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合作要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