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荀彧一生深受其叔父影响,荀爽的价值观和刘恢明显出入太大,改制初期这样的人会成为巨大阻力,何况,这些人如果都到了辽东,势必会让朝中更多人对辽东忌惮,这不是刘恢想看到的。

陈纪字元方,颍川许县(河南许昌)人,东汉大儒,屡次拒绝朝廷选拔,得何进征辟,拜五官中郎将,迁侍中,出任平原相,累迁尚书令。

陈纪儿子陈群是九品中正制的撰写者,更是曹丕心腹大臣。

陈家也是天下有名世家,刘恢想想都头痛。

不过,其余的人还是可以考虑,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属于隐士,他们出山影响不大,管宁和华歆是郑玄师弟,二人到辽东也说得过去。

刘洪是汉室宗亲,生于129年,字元卓,泰山郡蒙阴县人,东汉鲁王刘兴后裔,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珠算发明者和月球运动不均匀性理论发现者,被称为“算圣”。

不过,此时刘宏正在洛阳,任谷城门侯,谷城门是洛阳十二座城门之一,位于正北方,刘洪为该城门主管人。

徐岳,字公河,东莱人,着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撰写《数术记遗》、《算经要用》等具有历史意义着作。

徐岳创造了世界最早算盘——游珠算盘。

法真生于180年,字高卿,右扶风郡郿县人,南郡太守法雄之子,有名学者,为人清高。

刘恢真正感兴趣的不是一个82岁的法真《历史上188年卒》,而是他孙子,此时才六岁的法正。

相比于其他人,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刘洪、徐岳这些人才是刘恢想要的。

“文若,说说你的看法?”

荀彧苦笑着说道:“这个名单的人的确都是大才能人,只是他们都进入辽东,估计朝中就该不平静了。

我的想法是,分步走,先寻找隐士,这样不容易引起注意。”

刘恢看向崔琰和孙乾,二人皆点头赞同荀彧的想法。

“老师的意见呢?”

郑玄想了想说道:“文若意见比较稳妥,可行。”

刘恢也认可荀彧意见。

“我会安排人前往荆州寻找司马徽、庞德公和黄承彦。

公佑,到了京城帮我带封信给元卓《刘洪》公和公河《徐岳》公”。

“喏”

刘洪知道,对付这些数学家最好的办法就是知识碾压:《方程式》。

刘恢继续说道:“慈明公和元方公名望太高,只能痛惜,等到合适机会再说。

至于幼安公《管宁》和子鱼公《华歆》,还得麻烦老师。”

郑玄点了点头,说道:“幼安和子鱼的工作老夫来做。”

刘恢知道管宁和华歆的故事,也不知道现在发生割席断交没有?

管宁淡泊名利,有君子之风,而管宁看重名利,二人价值观相左,然而刘恢看来,治天下靠君子是不行的,人只有欲望才有前进的动力,只要不触犯律法,活得真实,没什么不好。

刘恢心中的管宁更适合教书育人,华歆更适合做官。

“殿下,辽东学院准备建设多大规模?”

刘恢想了想,说道:“每年至少确保500人进入辽东学院,三年毕业,也就是说至少容纳1500名学生。”

听完刘恢的话,郑玄张大嘴巴根本不敢相信,1500人?那得多大规模?

荀彧三人也觉得不可思议。

“殿下可知一个老师能教多少学生?”

刘恢微笑着说道:“10人左右?”

“如此需要多少老师?”郑玄不解的问道,在他心里,刘恢非常聪慧,不可能不知道这个事情。

“老师,我有办法让一位老师可以教授50到70名学生。”

所有人呆住了,恐怕你在说梦话吧。

这也不怪他们,这个时代教授学生基本都是口授,一对一教学,没有黑板,没有粉笔,练字就是一个木盒子里面装上沙子,用树枝代替笔练习。

“很快你们就知道了。”刘恢没有继续解释,他知道,事实胜于雄辩。

郑玄几人虽然认识刘恢时间不长,但是他们深知,刘恢绝非信口胡说之人。

刘恢转向孙乾说道:“公佑师兄,趁着辽东还未下雪,过几天就出发去一趟洛阳,得到来年春暖花开才能回来。

这次你顺便把家人一起接来,听说走得匆忙没有顾上。”

“谢殿下。”

“你去洛阳,还得辛苦绕道去一趟上蔡,带封信给上蔡令甄逸。”

“喏”

“文若,这几天忙,也没有问,大家家人到辽东都安排好了吧?”

“嗯,已经安排好了,只是襄平没有这么多院子,实在没法,很多人挤在原先袁卫的府上。”

“哎!是我的失误,没得提前规划,让大家千里迢迢来辽东,居然无法安置好大家。”

听到刘恢的话,几人很是动容,虽然刘恢是王爷,但是毕竟是一位少年,居然做到这一步……。

“季珪师兄,麻烦你代表我去看看大家,看看大家有什么需要的,我会尽量办。

另外转告大家,明年开春以后,会修建房屋给大家居住,代我向大家表示歉意。”

“喏”。

“主要是我实在没时间,最近天天都有会议,实在抽不开身。

老师,等忙过这几天,学生再前去受教。”

郑玄很满意刘恢做派,进退有度。

“不急,等殿下闲下来再说。”

其实郑玄现在很矛盾,他都不知道该教刘恢什么?

“季珪,你这两天把太守府腾出一间能容纳50人以上的房间,用于冬季给大家讲课使用。”

按照以往习惯,辽东下大雪,人们都只能在家窝冬,刘恢是想利用冬季,快速培养一批人出来,手里缺乏大量人才,原来辽东太守府的人正在遴选,也不知道最终能有多少人合格?

刘恢记得,辽东的冬季是异常寒冷,这是一个没有棉花的时代,靠单衣过冬实在困难。

“文若,接下来你得组织大量人挖掘石涅《汉代称煤炭为石涅nie》”。

“殿下,石涅可以用来燃烧炼铁,但是我们眼下恐怕这不是最急的。”

刘恢示意他说,“马上进入冬季了,我们刚入辽东,木炭没有,但我们必须准备大量木材过冬。”

“挖掘石涅就是为了解决取暖问题。”

“殿下可知,房间内烧石涅会使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