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孙,殿下来信说,五行山如果有愿意移民到北方草原的,让我们配合地方政府。”
“这个没问题,我们百姓可以通过幽州和并州进入北方草原。
殿下那封公开信的前半内容是在震慑各地世家豪族,后半部分看上去请求各地官员放行,实则把这些人架了起来,他们不放行,天下所有百姓都会恨他们。”
张燕赞同的点了点头,“我只是奇怪朝廷为何没有阻拦,难道他们不担心人口流失带来的后果吗?”
“担心,但是别无他法,殿下通过报纸告诉天下人,等于把政策公开化,此时朝廷如果阻拦,就给了辽东军进入中原的借口,这一点,很多人都看得清清楚楚,他们却无能为力。”
“和董卓接触还要继续吗?”
“边拖边谈,让他感到快谈好了,但是每次都差那么一点。”
“嗯,辽东这盘棋把天下的人都装了进去。”
孙才若有所思的说道,“辽东把整个北方边患解决了。
接下来应该有一段时间休整,中原只要动乱,辽东大军将会席卷天下。
到时,我们五行山的地理位置极具凸显,这也是为何至今不能对外暴露我们已经加入了辽东。
我估计不错的话,袁绍一定会派人和我们接触。”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们如何应对?”
“袁绍代表世家豪族和地主,他们和我们黄巾军理念差距太大,自然拖着他,双方最好达成互不侵犯就行。”
张燕有些不解,“冀州牧不是韩馥吗?”
“韩馥是袁家门生,天下有变时,袁绍想取冀州,唾手可得。”
……
“府朝,我们现在有军两万两千人。”
面对阎象的话,袁术并未表现出兴奋,反而皱了皱眉。
“阎主簿,汝南现在有多少人口?”
“据我们初步统计,大约130万人口”。
这和黄巾前,人口下降差不多90万。
“这么多人,为何募兵这么少?”
“府朝,目前我们这两万两千人是战兵,已经达到60取1,如果打仗时,几乎所有男人都要上才行,他们要来保证后勤”。
“这点人如何对付董卓?不要忘了,还有一个刘恢”。
“府朝家族是天下第一家族,四世三公誉满天下,何人不知?
府朝要对抗董卓,就得合适时间,团结各地的势力才行。”
“这些人会愿意吗?”
“会”阎象肯定的回答道
“这是为何?”
“董卓一武夫,居然领受相国一职,朝中和地方有怨者不计其数。
这些人,他们不在乎董卓能力高低,只是嫉妒董卓获得了如此权柄,为何不是自己?
府朝可以利用大家想法,把这些人拉拢过来,为府朝所用。”
“阎主簿见事通透,不知何时时机会来?”
阎像笑了笑,“恐怕是府朝兄长和刘恢发生争端时。
董卓也在等待这样的机会”。
“我们能做什么?”
“府朝应该站出来坚定袁太守对抗北方的信心。”
“一个庶子,我为何要支持他?”
“府朝表面支持的是渤海太守,其实,可以给自己获得机会”。
“阎主簿是说,只要北方发生争端,我们机会就来了。”
阎象笑着点了点头,他知道,袁术并不蠢,他主要是被内心骄傲所阻碍。
“有一事我一直耿耿于怀。”
“府朝指的是南阳?”
“正是,没想到南阳落入孙坚这个匹夫手中。”
“孙文台家族也是富春当地大族,从黄巾贼叛乱开始到平定何进叛乱,此人履历战功。
现在我们只能拉拢对方,不能交恶与他。”
阎象自然知道,南阳、汝南这种一个郡,人口、赋税比北方一些州还多,袁术盯上南阳,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刘景升到荆州后怎么样了?”
“府朝,刘表此人颇有本事,他到荆州以后,很快就整合了荆州上下力量。
尤其是拉拢了蔡家、黄家和蒯家等,荆州恐怕很快就能平定。”
“刘恢小儿却不懂世家豪族的重要,一心和我们为敌,最终必将失败。”
面对袁术的话,阎象想说话,嘴巴张开又闭上了,他最担心袁术骄傲,尤其是对上刘恢这样的人。
扬州
寿春《今安徽寿县寿春镇》,从东汉中期开始,这里就成了扬州治所,以前的刺史在寿春,新上任的州牧府依然设在了此地。
历史上,刘繇手下有两个重要人才,武将以太史慈为最,谋士以许劭为首。
不同的是,太史慈加入了辽东,并未和刘繇产生纠葛,而许劭依然成为了刘繇谋士。
东汉魏晋时期,选官以察举制为主,普通世家子弟若想从政,就需要得到一些名士推荐,这样,他们就能走得顺风顺水。
许劭及其从弟许靖,便是此时有名评论家,他俩所主持的“月旦评”正是最红火的品评盛会。
曹操的扬名之路,正是从此开始。
据裴注《异同杂语》记载,许劭对曹操评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后汉书.许劭传》则记载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奸贼也好,英雄也罢,许劭的评语无疑说明了曹操绝非常人能及,自此之后,曹操身价倍增,踏上了扬名中原之路。
此时的刘繇不足35岁,这在汉代,是一个官员的黄金年龄,刘繇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会成为州牧。
刘繇身高七尺五寸,一张四方脸显得很是刚毅。
他对面坐着一中年,身高长相皆是中等。
“使君,你们刘家这位辽东王不简单。”
“子将,你素有识人之能,不知如何看待辽东王刘恢?”
对话二人是新上任的扬州牧刘繇和他头号谋士许劭。
150年出生的许劭,今年39岁,汝南平舆《今河南省平舆县》人。
此时,许劭手里拿着一张辽东出产的报纸,报纸上面刊登了山越投靠移民辽东的事情,呼吁扬州当地官员放行。
刚到扬州寿春的刘繇,拿到报纸以后,第一个就想到了许劭。
辽东报纸对于中原官员和世家豪族来说,已经成为必读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