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红尘雪泥晴海梦 > 第116章 王行长女儿回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鹭国际机场滑行跑道,一架国航波音777宽体客机在一辆黄色引导车的引导下慢慢驶向停机坪,和客机相比,黄色引导车就像一辆玩具车,车顶上有一块LEd显示屏,上面用英文写着“Follow me”。

波音777客机到达指定停机位后,发动机熄火,防撞灯熄灭,地面机务人员放置好轮挡,廊桥慢慢贴近飞机舱门,舱门打开,乘客们开始陆续下飞机。

王行长女儿长得很结实,不是胖,是结实,个子不高,长相一般,留着一头短发,三月份穿一件白色短袖t恤衫,胳膊露在外面,牛仔裤,旅游鞋,双肩背包,手里拎一个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免税店的塑料袋子,里面装着两瓶红酒,脚步轻盈地走出机舱。

长鹭国际机场规模很大,国际航班众多,机场设施也很先进,比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强得多,从登机口到海关查验口距离较远,为了方便旅客通行,机场设有直行电梯,王行长女儿嫌直行电梯慢,没有走电梯。

“王欣!”快到航站楼了,王行长手捧鲜花站在入境旅客通道边上,身旁站着一个身穿地勤服装的漂亮女孩。

“爸爸,你怎么在这儿?”王行长女儿惊讶地说。

“我来接你啊!”王行长献上鲜花。

“你怎么进到机场里面了?”

“惊喜吧?快把背包给我。”

“不用了,我自己背吧。”

“你拿着鲜花吧,手提袋给我。”王行长把花递给女儿。

“好,我妈呐?”

“你妈没进来,她在外面等你。”

“王欣你好,辛苦了,欢迎你回国!”小谢说。

“你好,你是?”

“啊,我忘了介绍了,王欣,这是谢婉莹,你叫谢姐姐吧,谢姐姐帮我办的临时通行证,我才能进来接你。”王行长说。

“谢谢谢姐姐。”

“不用谢,我比你大不了多少,你就叫我婉莹吧。”

“谢谢婉莹姐姐。”

“走吧,我带你办理入境手续。”

“好。”

王行长左看看女儿,右看看小谢,心中十分得意,不知道的以为他有两个女儿,其实,一个是女儿,一个是情人。只可怜苦苦等候在候机大厅、四下张望的原配夫人,还不知道丈夫干的好事。

小谢看到王行长对女儿的热情劲儿,热情得近乎于讨好,发自内心的喜爱写在脸上,那种明明长得不怎么好看,却怎么看都觉得女儿漂亮无比的喜爱,对自己都没这样过,小谢心中不免产生一丝嫉妒之意。

海关、检验检疫、边检一一顺利通过,没有托运行李,直接走出国际、港澳台到达出口。

“妈妈!”王行长女儿向妈妈奔去。

“王欣!”母女俩拥抱在一起。

看到这一幕,小谢突然想到自己的母亲,自从母亲和父亲离婚,小谢很久没见到母亲了。母亲离婚改嫁后又生了一个儿子,母女俩就更加生分了,小谢怀疑,自己走在大街上,母亲都不见得认识自己。

“阿姨好。”小谢看着王行长老婆说。

“你好,这位是?”王行长老婆看着王行长说。

“啊,这是谢婉莹,在机场工作,是婉莹帮我办的临时通行证。”

“啊,谢谢你了。”

“不用谢,阿姨。”小谢有点不敢直视王行长老婆的眼睛。

“妈,爸,我饿了,我想去吃火锅。”王行长女儿说。

“先回家把行李放下吧?”王行长。

“不,我想吃火锅,我最近很想吃火锅。”王行长女儿在国外吃不到正宗火锅。

“机场附近也没有火锅店啊?”

“有,我知道一家火锅店,就在机场附近,我带你们去吧。”小谢说。

“好啊,好啊,我现在就要去。”王行长女儿说。

“婉莹,你不是还要工作吗?”王行长给小谢使眼色。

“没事,马上到中午了,我们中午休息。”

“快走吧,别浪费时间了,我现在就要吃火锅。”王行长女儿催促道。

“好吧,听你的,我们去吃火锅。”王行长说。

王行长十分惯女儿,对女儿百依百顺,大多数父亲对女儿都是这样,因为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小谢的爸爸对女儿谈不上惯,喜欢的时候怎么着都行,不喜欢的时候一脚踢开,因为小谢的爸爸本身就是个孩子,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是奶奶捧在手心里的孩子。

王行长老婆看上去不像王行长说的那么厉害,衣着比较朴素,长相也有点显老,小谢在车上偷偷瞄了王行长老婆几眼,发现王行长老婆眼睛余光也在看着她,吓得小谢连忙看向车窗外。

因为理亏,小三通常都惧怕原配,避免和原配打交道,像小谢这样主动的不多,不知道她打的什么主意,是年少轻狂,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小谢把王行长一家带到火锅店,中午客人不算多,王行长松了一口气。

南方火锅和北方火锅差别很大,首先火锅式样就不一样,南方火锅是九宫格,北方火锅就一个口,顶多是鸳鸯锅;其次,原料和配料不同,北方以牛羊肉为主,辅之以鱼滑、虾滑,南方鸡肚、鸭肚、牛肚,鸡肠、鸭肠、牛肠,汤圆、面包、年糕、豆腐乳,什么都可以。

配料差别也很大,南方人不生吃葱姜蒜,芝麻酱也没人吃,香油却少不了;最后是吃法不同,北方火锅以涮为主,南方火锅有烫、煮、焖等多种吃法。

“王欣,你想吃什么?这家火锅店不算太辣。”小谢介绍道。

“我喜欢吃辣的,不辣不过瘾。”王行长女儿回答。

“你喜欢吃辣的?”

“对,先来两盘牛肉,两盘羊肉,两盘牛肚,别的你们自己点。”

“你就吃肉,不吃点儿别的?”

“啊,我喜欢吃肉,你们自己点自己的。”

“看到了吧,我家王欣一点儿不像庆东人,能吃辣,喜欢吃牛羊肉,像北方人。”王行长笑着说。

“我什么都吃,没有那么多讲究。”王行长女儿说。

“阿姨,你喜欢吃什么?我来帮你点。”小谢对王行长老婆说。

“不用,我自己点。”王行长老婆面无表情地说。

庆东本地人不怎么喜欢吃火锅,一是不习惯吃辣,二是嫌吃火锅不上档次。近些年,随着外来人口不断涌入,火锅店逐渐增多,食客也以外地人居多。

火锅起源于北方地区,南方火锅盛行于四川、广东,四川火锅就是纤夫、棒棒们捡别人不要的动物下水、内脏,架起一口大锅,用重油重辣来压住下水、内脏的腥臭味,和北方火锅涮牛羊肉没有任何传承。

小谢没点牛羊肉,她点了云吞、虾仁、香菇、豆芽和空心菜,汤底是酸甜口的,吃火锅涮云吞是南方人吃法。

王行长老婆点了豆腐皮、年糕、各种蔬菜,还点了她爱吃的梅林午餐肉罐头,也没点牛羊肉,年糕在汤里煮过会更香,就是黏糊糊的有点粘牙。

“你们都不吃牛羊肉?”王行长问。

“不吃。”

“不吃我吃,喝点什么?王欣回来了,怎么也得喝点酒吧?”王行长说。

“就喝我带回来的红酒吧?我喜欢喝红酒。”王行长女儿说。

“好,喝你带回来的红酒。”

王行长嫌她们点的菜少,拿起菜单,又点了牛肉丸、鱼丸、大虾、三文鱼、扇贝、雪蟹腿、腊肠、鱼豆腐、蔬菜拼盘,等等,摆了满满一大桌子。

“婉莹,你不来点红酒?”王行长问。

“我下午还要上班,不能喝酒。”

“你在机场工作?”王行长老婆问。

“是,阿姨,我在机场做地勤。”

“做地勤?你长得这么漂亮,不做空姐可惜了。”

“不漂亮,不漂亮。”

“老王,你说婉莹漂亮不漂亮?”王行长老婆问。

“漂亮,你年轻的时候也挺漂亮。”

“你是说我老了呗?”

“不老,不老,开始吃饭吧,一会儿婉莹还要上班。”

“是啊,婉莹上班别晚了,吃饭吧。”

“阿姨,初次见面,我以茶代酒敬您一杯,祝您身体健康!”小谢端起茶杯说。

“谢谢,谢谢你帮我家老王办通行证。”

“不用谢。”

“王欣,你不谢谢婉莹姐姐?婉莹姐姐带你爸爸进去接你的。”王行长老婆说。

“等一会儿的,我涮点羊肉吃。”王行长女儿正忙着吃肉。

“我这个女儿,有点儿像假小子,婉莹你别介意啊?”

“不介意,阿姨,王欣看上去身体很好,人长得也漂亮。”

“你可真会说话,我女儿身体是挺好,漂亮却谈不上。”

“阿姨,王欣挺漂亮的,就是没怎么化妆。”

“是啊,你们在机场工作的人,一定很会化妆。”

“婉莹姐,我敬你一杯,谢谢你夸我漂亮!”王行长女儿端起酒杯说。

“不用敬,不用敬。”

“我干了,你随意,这酒不错。”王行长女儿干了一杯红酒。

“婉莹,让你见笑了,王欣高中就出国了,思维方式已经西方化了。”王行长老婆说。

“这样好,我喜欢西方人的坦率。”

“你在机场工作,一定认识很多西方人吧?”

“不认识。”

“我家王欣英语可好了,高二就考过了托福,现在在纽约大学读商科。”

“王欣真聪明。”小谢说。

“王欣的聪明劲儿像我,我没赶上好时候,年轻的时候没有出国留学的机会。”王行长也夸奖女儿说。

“是啊,我爸爸可聪明了,看东西过目不忘,要不然也当不上银行行长。”

“还是我姑娘了解我,来,咱爷俩喝一杯!”王行长和女儿碰杯。

“王欣,你少喝点酒吧,我看你喝了好几杯了。”王行长老婆说。

“红酒打开就要喝完,剩下了就不好喝了。”

“婉莹,让你见笑了,她们爷俩喜欢喝酒吃肉,像北方人,一点不像南方人。”

“阿姨,您不喝酒吗?”

“不喝,我从来不喝酒,你平时喝酒吗?”

“我也不喝。”

“婉莹,你成家了吗?”

“没成家。”

“有男朋友吗?”

“有,有男朋友。”小谢停顿了一下说。

“你男朋友是做什么工作的?”

“银行工作。”

“在哪个银行?我家老王认识不认识?”

“王欣妈,你哪儿来这么多问题?还让不让人好好吃饭了?”王行长不知道是吃火锅吃的,还是紧张的,脸上都冒汗了。

“我随便问问,你紧张啥?”

“我紧张什么?婉莹男朋友又不是我们银行的。”

“好吧,吃饭吧,你也少喝点,下午还得回行里上班。”

“王欣回来我高兴,就这一杯,喝完这杯不喝了。”

王行长这顿饭吃得如坐针毡,心想不让小谢办通行证就好了,本来想给女儿一个惊喜,结果却给自己一阵惊吓。好在婉莹还算机警,没有乱说话,但是,心里也埋怨婉莹为什么带自己老婆和女儿来吃火锅,躲还来不及呐,说不知道不就完了。

“你和那个谢婉莹是怎么认识的?”

晚上,王行长回到家,女儿已经睡觉了,王行长老婆不放心,又问起小谢的事。

“谢婉莹是杜总的朋友,我是通过杜总认识的,不信你问杜总。”

“我问杜总干什么?”

“你不是不放心我嘛!”

“王欣爸,你想进步,想当省行副行长,就要注意影响,我想提醒你一下。”

“不用你提醒啊!这是八万美元,王欣走的时候带上。”王行长从包里拿出八万美元现金。

“怎么才八万美元?”王行长老婆接过钱说。

“不能一次给她太多钱,她太能花钱了。”

“你说的也是。”

“这是给你的,别人送给我一个翡翠镯子,你看看怎么样?”王行长递给老婆一个首饰盒。

“不是满绿的,一看就不值钱。”王行长老婆打开首饰盒说。

“你不要太贪了,满绿的翡翠得上百万,这个镯子怎么也值几十万。”

“好吧,谢谢你了,我把镯子收起来了。”

“喜欢就戴,别总舍不得戴。”

“我戴什么戴?你是行长,我打扮得珠光宝气的,我看你是不想进步了。”

“你说的对,说的对,我们还是低调点好。”

王行长给小谢的金银首饰都是普通货,值不了多少钱,给老婆的金银首饰可很值钱。

王行长老婆回到卧室,打开藏在衣帽间里的保险柜,把八万美元放进去,翡翠镯子戴上又摘下,反复好几次。

接着,王行长老婆又从保险柜里取出一堆珠宝首饰,蹲在地上一件一件地欣赏,钻石戒指、黄金戒指、红宝石项链、蓝宝石项链、珍珠项链、翡翠手镯、祖母绿手镯、水晶手镯,等等,各种首饰琳琅满目,价值不菲。

欣赏自己的“存货”是王行长老婆最大的业余爱好,并从中得到极大的满足,有时候她把金条掂在手里,像把玩古董一样慢慢摩挲,心情就会好很多。不过,她只是自己躲在家里欣赏,不敢戴出去,这确实是个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