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霞水笙包了四叶菜包子,特地叫来了张黑锁和他夫人过来吃,张家夫妇到了,包子也蒸熟了揭锅,吃着包子,霞水笙汇报了这两天采挖野菜卖钱的事。
”老张,你也去采呗,”张夫人喜芳说,”咱家地里的活都完事了,你也能腾出手来,卖点野菜赚点零花钱也挺好,不然你闲着也没事干?”
张黑锁马上答应道,”明儿我也去,水笙还带上小可,让他知道不懒惰就能赚到钱,是个好的启蒙,每年都是采了自己家吃,没琢磨拿出去卖点钱,你小子挺有经济头脑,将来定能成就大事业,从小事就能看到未来,但是到时有钱了别忘你张叔啊?”
哈哈哈……
”近处我都采得差不多了,”霞水笙说,”虽然有,零零散散,太费工夫,张叔,你是村里的老人,你肯定知道哪儿野菜多?”
”半辈子在乡下,”张黑锁自豪地说,”哪个地方有块石头我都记得清清楚楚,明儿你跟着我走就行了,不过卖的事我可不管。”
”我来,”霞水笙应下道,”这两天我都卖出经验了,就到住宅小区卖,只要东西好,便宜就不愁卖,反正就是工夫钱,不计较多了少了,走得快就行。”
吃完包子,每人又喝了一碗玉米面粥,张黑锁和喜芳回家去了。人走后,霞水笙给狗和猫弄了吃的,再给鸡添了食料和水,就回来写当天的日记。
次日早早的霞水笙吃了两个包子就去喊了杨小可,从他家再去张黑锁家,他们到时看到张黑锁在往车上放草筐。
有车就是快,他们在一个树林子前下了车,三人顺着小道上山来到一处平缓地带,那里种了人造松树林,树干有二号碗口粗,阳光充足,地上土质松软,放眼望去,满地都是山糜子野菜,一扎多长,刚放叶,一声令下,三人甩开膀子薅上了。
别看杨小可人小,他薅的最快也最多,一缕一缕摆在编织袋子里,星嘣也采了些野韭菜,打算留着自己吃,拿它包饺子老好了。
一顿劳作,带去的口袋和筐都装满了,略作休息下山。
到了村里,该由霞水笙驾车去市里,仍旧是杨小可陪行,小孩卖东西容易勾起同情心,卖的快。
说好张黑锁和喜芳在家做饭,迎候他们凯旋而归,人到家也可吃上饭。
霞水笙特意嘱咐要叫上杨小可爷爷奶奶过来吃,还有他的干爷爷奶奶,回来时顺便买点熟食,一餐家宴就安顿完了。
他们来到全日开放的自由市场,一个菜贩子瞄上了他们的野菜,来了个大”包圆”,全都批发给他了,和自己零卖少收入二百多,但是免去各处跑去推销的麻烦。
”今天咋卖这么快,”霞水笙和小可拎着进屋,把做饭的张黑锁惊到了问,”不会送人了吧?”
”看看,”霞水笙抖动手里的钞票,”东西是给人了,但钱拿回来了,卖给一个菜贩子了,这样走得快。”
”我看看,”喜芳婶放下手里的活,凑过来抓过霞水笙拿着钞票,”好几百块呀,我明天也去,比种地强多了。”
”去呗,”张黑锁立刻做出应允的态度道,”就是出点力气,采野菜就是个辛苦活,过了这阵子想采也没有了,等蔬菜下来,吃的人自然就少了,再说有的野菜,像茵陈、婆婆丁、柳蒿芽、山糜子、山葱等都老了,就不能吃了,这就是卖个时气,你不是要买件衣服吗,用不上一星期买衣服的钱就出来了。”
”我听说野菜过了五月节就不能吃了,”霞水笙说,”有的就有毒了吗?”
”也不是,”张黑锁纠正说,”多数是因为老了没法吃,个别的会有毒,多数草药是药食同源,长大了药性更多些,不宜食用了,野菜很多寒性大,常吃也不利于身体,这阵子吃野菜不犯毛病。”
”我饿了,”杨小可实在憋不住了说,”我吃个包子吧,我看碗柜里有。”
”吃那个干啥,”霞水笙说,”给你个鸭腿,饭好还得有会呢,咱回来的太早了。”
”你们进屋吧,”喜芳说,”很快就能吃上,老张,动作麻溜点!”
在霞水笙,全然不把菜野菜售卖当回事,自从二舅韩为圣为他的未来做了布局以后,他便有了人生的鸿愿,别说几百块钱,哪怕是几千块钱,也不会撼动他的心智,他有更远大的志向和理想,他要做个人上人,一个成功的人士。
之所以有了卖野菜的念头,不过是作为一个消遣,甚至于当做一个游戏,也就是说,只要肯开发脑筋,得道施法,不怕吃辛苦,弄点零花钱是轻而易举的小菜一碟。
针对乡村经济,霞水笙闲暇时也思虑过,转变观念是走出贫穷的第一步,就说春季采摘野菜这件事吧,每天采半天卖半天,一天下来不说多赚,百八十块到手如手到擒来,按现在昂贵的价格出售,收获一百也不是传说。
起码一个月内,就卖野菜一项,三四千进项是标配,有的农民都在实践了,但很多人却未得到启发,眼睁睁看着别人的腰包鼓了起来却无动于衷。
由城市来到乡村,心灵上的感触是一针见血的,比如种植有机蔬菜就是个好的家庭经济发展的方向,如果扣上大棚,那就不只是小康致富了而是大展宏图,发迹了。
虽然张黑锁也学田一亩开发了刺老芽和羊肚菌种植,步伐还是没迈开,他仍有潜力没有开挖,顶多是个小打小闹,难成大器。
同时霞水笙也看到了,农民与生俱来的满足感是根深蒂固的,他们不希望激进和冒险,始终遵从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策略,这极大地束缚了他们的想象力,有一点是可取的,他们很少陷在幻想的涡流中不能自拔。
明天霞水笙还会去采野菜,还会开着车去卖掉,他把这件事当成了娱乐,或者说高雅一点叫做消遣。
”我是做大事的人,” 这个念头在霞水笙的思想中萦绕、盘旋、摇曳着,不会让他的思绪固结在凡夫俗子的蝇头小利上,他努力坚定着他的意志,笃信有朝一日他能够日出东方。”我不是等闲之辈。”这句话常常在他的心中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