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 第632章 秦末阵亡,邺城局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32章 秦末阵亡,邺城局势

三日后。

秦末收到了来自此人的消息。

而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蚩瑶。

只见她将自己所听到的全都复述给了秦末听,而秦末也越听越惊讶。

最后忍不住叹气道:“没有朕的两儿子都不想当这个皇帝!不过太子这话嘛,也只有牧儿没有心机才会相信。”

“陛下,您应该庆幸,太子殿下深得您的真传,是位聪慧且睿智的皇子,不然怕是整个秦国的未来堪忧!”蚩瑶笑着打趣道。

“那是,朕亲自培养的接班人岂能差劲!”

秦末哈哈大笑,随即又笑着道:“不对,朕怎么觉着你这话里有话,是在点朕呢?”

听到这话,众人笑容微敛。

蚩瑶一时心直口快,开了秦末的玩笑,她害怕被秦末抓住小辫子,于是赶紧岔开话题道:“陛下,除了这二位皇子以外,还有一位女子听到您阵亡的消息,可是为您哭得肝肠寸断,我看她呀,恨不得立刻为你殉葬呢。”

“哦?”

秦末故作惊讶。

其实不用蚩瑶说,他也知道是谁。

除了那位辛史官外,还能有哪个?

“佳人情重啊,朕又岂可负之……”

秦末低头沉吟,半晌突然抬眸说道:“派人告知于她朕还活着……”

“诺!”

……

秦末的战死的消息已向中原传去。

顿时引起朝野上下震荡不安。

此时,邺城虽然表面和谐,但暗地里却是风起云涌,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若是秦末尚存世间,只怕他们不敢生出这份心思,现今秦末死了,他们便再无顾忌。

一场内乱在所难免。

邺城,一座府邸之内。

众人得知秦末身死的消息后均是神色莫名。

唯独一位青年公子,听闻后脸上竟露出几分狂喜之意。

而此人赫然就是身负汉室血脉的刘辩。

“来人,我明日要大摆筵席,去给我将卢植、朱儁、皇甫嵩、张温……他们全都请来府上,告知他们我有大事找他们前来商议。”

刘辩兴奋地叫嚷。

“诺!”

身旁的侍从连声答应着。

“等等!”

忽然,他似乎想起什么,转身对着一旁的婢女说道:“你即刻进宫告知我皇姐,若她还是我汉室子孙,就给我盯紧最近宫中发生的一切事务,若有异动,就派人前来通知给我!”

……

对于不断作死的刘辩。

与之相反的,则是山阳公府内。

同样身负汉室血脉的刘协,则在第一时间开始了闭门谢客,不见任何人。

“陛下,秦贼驾崩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咱们要做些什么吗?”

一位黑衣男子单膝跪于地上请示道。

“不!这个时候什么也不能做,秦末虽亡,可他麾下的军队仍在,若是咱们轻举妄动,整个山阳府必定会被斩尽杀绝!还有,不要称呼我为陛下,大汉已经亡了,若此话被外人所听,我也必将人头落地!”刘协坐于书案前沉声说道。

“可是,秦末已死,咱们只需振臂一呼,想来那些汉室老臣便会全力支持,届时便可夺回大汉江山,何须再顾及其它呢?”

那人依旧不解,疑惑的问道。

刘协冷哼一声,怒目盯着他说道:“愚蠢!这个时候你以为我山阳公府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暗处盯着,我要是敢跳出来,你信不信明日我的大好头颅便会挂在这邺城的城墙之上!”

“你即刻命人将府邸大门大开,我要路过之人都能看到府内的一举一动!”

“这?”黑衣男子有些不解。

“照我吩咐办事就是!”

“诺!”

……

与此同时。

刘备、张飞、诸葛亮等人也混入了邺城。

而他们自然也听到了秦末战死在了西域的消息,刘备的第一反应和曹操一样,不信。

不过,随着越传越邪乎。

邺城此时也缟素一片,不像有假。

他也开始动摇了。

“大哥,秦贼死了,我们的机会来了!”

张飞满眼放光,激动说道。

刘备沉默许久,他潜伏在邺城已有半月。

而这半月以来,他已经和许多汉室老臣勾搭上了,只差在一个关键时刻,就可以振臂一呼。

“主公,刘辩与刘协尚在人间,如今秦末已亡,此二人定会成为秦国的眼中钉,肉中刺,何不以此二人作为掩护,先取邺城,再行谋划?”

诸葛亮提议道。

刘备点头称赞道:“军师言之有理。既如此,那就派人先联系这二人,看看这二人究竟是何态度,然后再决定如何做,此事,陈到交给你了。”

“诺,末将即刻去办!”

陈到拱手应道。

……

皇宫,此时张宁早已得知秦末假死的消息。

她虽不明白秦末为何会玩这么大。

但是这无疑也给她带来了巨大压力,虽然以前秦末出征都是她在帮秦末稳定朝堂,可现在不一样啊,现在大家都以为秦末死了,朝堂之上的官员人可不会再继续听她一个妇人的话了。

“皇后,您真的决定了?”

侍女小玉看着张宁说道。

她跟在张宁身边很多年了,从张宁出阁至今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

自然清楚张宁的性格。

张宁点头淡淡说道:“你派人持本宫书函,立刻前往并州通知张宝,让他带兵前来守备京师!”

小玉迟疑了片刻,终是咬牙应道。

“是!奴婢这就差人去办。”

待小玉离开后,张宁才缓缓站起身。

她走到镜台前,抚摸着铜镜里的自己。

美丽且雍容华贵。

只不过如今已年过三十,曾经的娇艳妩媚早已悄然逝去,眼角的皱纹显露了岁月流逝。

她望着镜中的自己,眼中流露出一抹哀伤。

“夫君,妾身容颜不复,若夫君这次能够得以长生,会忘了妾身吗?”

说罢,她的嘴角微扬起,浮现一丝苦涩。

她深吸口气,将眼底的悲哀之色掩去。

……

翌日。

邺城的先汉老臣和当代大儒全都接到了刘辩的请柬,皆是面露难看之色。

其中还包括了一些投靠秦国的世家豪族。

就在荀氏家族之内。

现任荀氏族长荀衍正襟危坐,看着桌上的请帖,他的眉头渐渐蹙起。

“这刘辩竟在这个时候大摆筵席,邀请我等过府一叙,此子已有取死之道,我等荀氏应当立即与之划清界限,否则一旦被卷入进去,恐怕整个荀氏都将难逃覆灭的结果。”

荀谌看了眼荀彧,沉声说道。

此时荀彧却说道:“秦末在世之时,压得天下世家喘不过气来,如今秦末已死,天下世家必然反秦,而我荀氏世食汉禄,应当行忠义之事,助汉室复国,怎可置身事外?”

荀谌闻言顿时勃然大怒:“荀文若!”

他猛然拍案而起,指着荀彧怒骂道:“汝这悖逆之徒,他刘辨只是一个莽撞之辈,你太高估了他了,此子根本就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更遑论能够挑起复兴汉室的重任。而我荀氏如今已投靠秦室,自该为大秦国怍考虑,怎可行反复无常之事?”

荀彧却冷笑道:“荀友若,汝怕是不舍如今手中的权利吧?我想知道秦末究竟给了汝什么好处,竟让汝对秦国如此忠心不二?汝可曾想过,秦国能有如今之成就,全靠秦末一人所为之,而今秦末已亡,不出三年,秦国必亡。而我荀氏若不作为,将彻底毁在汝的手里,到那时汝就算以死谢罪,也无脸去见我荀氏列祖列宗!”

荀谌听得直瞪眼。

他没想到平日里儒雅谦逊的荀彧居然会如此嘲讽自己,这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竖子……休得无礼,我与你拼了!”

“砰!”

二人的兄长荀衍见状顿时拍案而起。

“友若!我等兄弟三人乃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文若他是竖子,你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