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你还好吗?”青儿急切的问道。
“我没事了。”闻风吟悄悄看了一眼蓝白衣说道。
“啊呀!”
“怎么了?”
“蓝氏及天机阁等人散在四周,小心警惕。
“是我,噗!”蓝林答完吐了一口血。
“蓝林!”无双急忙上前扶着他。
“有,毒物。”说完便晕了过去。
“蓝真,快。”蓝白衣急道。
“是,公子,蓝真检查了蓝林的状态,也喂了一颗青色的药丸。”
无双也给蓝林运功疗伤,好在毒性不深,立即救治了。
只是要遭些罪了......
山洞内侧凹坑内,蓝林斜倚在墙壁上,脸色煞白,哼哼唧唧的声音不时响起。
蓝白衣几人,聚集在一起。
“蓝林,蓝林,你还好吗!”
“放心好了,我命大,不会那么容易死的!”
蓝林咧嘴一笑。
随即,蓝白衣看向简如风,道:“我要你尽最大能力保护好他们,明白吗?”
简如风认真的点点头。
唉,……
“公子,阵法已布好,只是,布的距离有限。”蓝林虚弱的还想汇报工作。
“好了,不要多话,休息吧。”
“(????),是!”蓝林呢喃的答道。
蓝林静了下来,开始领悟《法天象地》,不知是脑子昏昏的的缘故还是此刻能完全静上心来,他感觉自己好像悟了。
“斡旋天地,玄堪造化,以无生有,以死为活,给我开!!!”
盘坐在地上的蓝林猛地睁眼,大喝一声,运转全身的灵力狂轰自己的丹田。
轰!!
一道恐怖的撞击声在蓝林体内炸响,丹田之中出现了一片璀璨闪耀的天地。
四周的灵气也如同潮水般疯狂涌入丹田,化作灵力点亮了这片星空,使其蕴含着一股生生不息的造化之力。
“怎么回事?”
蓝林睁开双眼,惊喜之色尤甚,无双看着他头部冒烟,走了过来。
“好些了吗?”
“好多了,无双,我,我感悟法天象地了好像。”
“真的?”
“嗯。”
“可有什么奇异之处?”无双惊喜的问道。
想了想又说:“等会,我把公子叫来。”
无双来到蓝白衣身前,见他闭目休憩,蹲了下来,轻声说道:“公子。”
“嗯?”
“阿林好像感悟法天象地了?”
“什么?当真?”
“请公子随我一起去看。”
“好。”蓝白衣迅速起身。
“公子!”蓝林想起身行礼,蓝白衣拒绝了他。
“好生歇着吧,刚听无双说你可能感悟了法天象地?”
“正是,刚才迷迷糊糊之中忽有感悟,似是有点成效。”
“哦?说来听听。”
“就感觉内力冲向丹田,后精力无穷,脑海中一片星河,似乎可看到四海星辰,山川河月。”
“很好,你能有此机缘,实属应当,不知?”
“回公主的话,应当只是初步的感悟,还未能玄堪造化之能。”
“好,你好生修炼,若早日修成,你也是我蓝氏之幸。”
“是,公子。”
“对了,你休息时给拾月也讲讲,或者她能有些领悟,毕竟她身世奇特。”
“好。”
“无双,你想不想试试?”待蓝白衣走后,蓝林看向无双。
“不了,还是你先练吧,若你悟了此道,我再来也不晚,我的剑法还得再琢磨下。”
“也好。”
“林哥哥!”拾月走了过来
“拾月,师傅让你来的吗?”
“是呀,师傅说让我来跟林哥哥学习。”
“好,你看这里。
“人身法天象地,每日一周时,肾气上至脾胃,昼夜三万六千喘息不绝,上下相应,通流经络,传溉五脏,滋泽荣卫,即人轻健、精明、强记、无病,学道易成。”
“明白吗?”
“不是很明白,林哥哥再给我讲一下吧。”
“好,这里是说呢,人的身体只要按照天地运行的样子去运行,吐纳,就可以身体健康,无病无灾,最后达到“神气常坚,精华不散”的程度。
人体本来就是一个小天地,我们的祖先早就发现并告诉我们,自然界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自然界有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人体有心、肝、脾、肺、肾五大脏器,他们是相互对应的。自然界中五色、五味的食物对于我们身体有不同的亲和力和滋养作用。
比如:脾属土,对应我们的消化系统,它喜欢黄色微甜的食物来滋养;肺属金,对应我们的呼吸系统,它喜欢白色微辛辣的食物来滋养;肾属水,对应我们的循环系统,它喜欢黑色微咸的食物来滋养;肝属木,对应我们的免疫系统,它喜欢绿色微酸的食物来滋养;心属火,对应我们的内分泌系统,它喜欢红色微苦的食物来滋养。
依据中国二千年来实证经验归纳出以“土金水木火”为符号的五行理论,深刻描述出人体各部门的相关性,都是相行相克的。
从医入道、世界是个大宇宙,只有像天地那样运行才能达到不朽的目的。
有像道家的丹药,也算天地之宝,这些自然蕴含着大道的一切信息,要达到精满、气足、神旺,那么就圆满,身体康健,才有可能不朽。
而自己能否悟道,就是你的机缘了,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感悟,因人而异。”
“林哥哥,我明白了,那什么是道?”
“道就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还有一种说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林哥哥,我明白了。”拾月一脸坚定。
“哦?说来听听?”
“道法的意思是学习和效仿。人要探索学习自然规律,自然是最大的,人要遵循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万物有名,万物有道,即是实质,也是玄空,这玄空之中还蕴藏着无数的玄,探测到了,是道的大门,只有不断顿悟,参破生死,才有可能了解法天象地,法天象地就是无象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