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钦天监算的登基大典时间在三月初六。

三月天还有些冷,不过这时候登基天气刚刚好也不受罪。

二月底的时候,赵益一家搬到了皇宫。

没登基之前,他和赵湛也是在皇宫处理政务,只是起居都在康王府里。

如今皇宫都修缮得差不多了,他们这一房才搬进来。

说是一房人,其实也就赵益夫妻,田氏,并赵湛夫妻和阿庆几人。

其他三房自不必说,双胞胎兄弟都已经成家,便不适合住在皇宫里,赵益给二人赐了皇子府,如今兄弟俩也分别搬进去了。

绣纺送了登基大典的衣服过来,教赵益试穿。

若有不合意的地方,还能及时修补。

赵益怕麻烦,所以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放到同一天举行,许多仪式也都简化了。

所以帝王冠冕和皇后的冕服是同时送过来的。

在阿庆的催促之下,赵益和花氏都去换了大典上要穿的冕服。

赵益的冕冠是用纯金打造的,流苏上的珠子全部用的是指甲盖大的南珠。冕服上绣了日月星辰、山、龙等图案,还有一些东西阿庆并不认识。

如此复杂的重工手绣,一层又一层,难怪需要那么长时间。

“爹这身衣裳穿起来真有气势!”

赵益笑了笑,他对这身衣服也很满意。

没想到有朝一日他居然真的能穿上这身龙袍。

至于花氏的朝服,则是龙凤珠翠冠,大红色袖衣加霞帔,下面是红罗长裙。

花氏容貌明艳,虽上了年纪,但保养得当,穿了这身衣服人瞬间惊艳贵气了很多。

花氏伸手正了正头上的冠,“这翠冠可真重。”

翠冠色泽艳丽,龙凤姿态生动。以翠鸟羽毛点翠而成如意云片,珍珠和宝石所制成的梅花环绕其间,一双翠蓝色飞凤和三条金龙前后整齐排列,翠冠用了几十颗大小各色宝石和无数颗品质上等的珍珠装饰,单单这些东西分量就不轻,翠冠自然就重了。

“娘真漂亮。”

阿庆夸赞道。

花氏满脸笑意,“娘都上年纪了。”

好听的话谁都喜欢听,显然阿庆的夸赞让花氏很受用。

阿庆:“娘,您比爹年轻多了,您都看不出年龄。”

花氏在内宅虽然忙碌,但和赵益常年在外行军打仗不一样。

她深居后院,过得也是养尊处优的日子。

加上保养得宜,四十出头的年纪看上去就三十多点,一点儿都不显老。

赵益浓眉一竖:“好你个阿庆,竟然拐弯抹角说你爹年纪大!”

阿庆理直气壮道,“我说的可是实话,您别不爱听。这儿有镜子呢,你自己瞧瞧不就知道了。”

“就是,别当了皇帝就不爱听实话了,那可不行。”

田氏在一旁笑眯眯道。

这话也就田氏这个当娘的敢说了。

赵益无奈,“娘,我是那等认不清现实的人吗?唉,不服老也不行了。”

他都四十多岁年纪的人,哪能不老呢。

田氏:“身居高位,更要善于听到不同的声音。”

赵益非常认同:“娘,儿子晓得。”

衣服很合身,都不用改。

里里外外十几层,穿着也累,夫妻两人很快将衣服换下来。

阿庆忍不住道:“这么多层衣服,又厚,洗起来应该很麻烦吧。”

不说内层,就是外面那件龙袍上就铺满了刺绣,有些地方还是用金线绣成的,洗的时候都要很小心才不会弄坏衣服吧。

花氏摇了摇头解释,“这是冕服,只有在重大日子才会穿出来。一年都穿不了几次,只要保管得当,一般是不用洗的。”

“原来是这样。”

阿庆以为只要上朝就要穿这个衣服呢。

那也太辛苦麻烦了。

转眼到了登基大典那天。

这样重要的日子,不说赵益夫妻,就是阿庆都兴奋得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早上阿庆醒得就更早了。

她早早洗漱收拾好,去了花氏现在住的乾清宫。

阿庆去的早,到的时候花氏和赵益还在用早饭。

“吃过了吗?”

“没有。”

阿庆本就是打算过来跟花氏他们一起用早饭的。

花氏吩咐苏木:“叫厨房再做一碗面条过来。”

她的早膳是一碗面条,并几碟子小菜和鸡蛋。

“娘,您紧张吗?”

花氏:“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会不紧张。不过没关系,有你爹在呢。”

流程她已经很熟悉,跟着来就是了。

赵益道:“有什么好紧张的,就算出错也不敢有人指责。”

花氏笑了笑,“今天你爹登基才是重头戏。”

阿庆点头。

赵益没一会儿就吃好了,“我先去收拾一下,你慢慢来,不急。”

花氏点头,她吃饭比较慢。

花氏早饭用到一半,阿庆的面条端上来了。

在军营待久了,阿庆吃饭一向很快,跟赵益差不多,不管是米饭面条,三两下就吃完了。

花氏还没用完呢,她就已经放下了筷子。

“吃得太快容易伤胃,你这习惯得好好改一改了。”

陆珠递上绢帕,阿庆擦了擦嘴道:“习惯了,慢慢改吧。”

见阿庆不以为意的样子,花氏劝道:“你别不当回事,年轻的时候身体好经得住造,等年纪大了,这些问题就露出来了,到时候就遭罪了。”

阿庆搂住花氏撒娇:“好好好,我听娘的话。”

用完早膳,花氏又重新洗了把脸,才唤梳头嬷嬷过来给她梳头。

阿庆陪在一旁看她装扮。

梳头嬷嬷是原来宫里伺候的人。

韩钰逃走时并未带太多人,许多宫女太监便留在了宫中,攻破皇城之后清算了一批,留下来的都是身家清白没问题的人。

那嬷嬷夸赞道:“王妃的头发养得真好。”

都四十岁的人了,竟然连一根白头发都没有,一头青丝黑亮光滑,跟绸缎一样。

封后大典还未开始,大家依然叫花氏王妃。

阿庆也很羡慕她娘这一头黑发,她的头发都没花氏的漂亮。

“娘,您这头发到底怎么养的,比我的都还黑。”

花氏笑道:“乌嬷嬷配的洗发花露,回头叫嬷嬷也帮你配一些。”

乌嬷嬷用的都是以前的宫廷秘方,加上她擅药理,改良过之后效果更加明显。

“好。”

梳头嬷嬷手艺很好,没一会儿便给花氏梳了个高髻。

苏木抱着一个紫檀木匣子过来,放到梳妆台上。

一打开,阿庆就被里面迸发出的耀眼光芒闪花了眼。

匣子里是今天花氏要戴的首饰。

两只点翠红宝石九尾凤钗。凤钗用薄如蝉翼的金箔片制成,头尾和凤身镶嵌着数颗质地透亮的红宝石,尾梢镶了两颗猫眼石,凤嘴里衔了珍珠珊瑚流苏,流苏底端又缀了同样质地的红色宝石。

“这凤钗好漂亮啊!”

阿庆双手小心翼翼拿起凤钗放到眼前仔细端详。

这些匠人可真厉害,竟然能做出如此巧夺天工的饰物。

“你喜欢等娘大典戴完送给你。”

阿庆小心翼翼放回去后连连摆手,“还是不要了。”

她知道有些东西只能皇后戴,比如像这个九尾的凤钗。

身份不一样,规矩就多了,她还是注意一些好。

花氏拍了拍她的手,“娘就你这么一个女儿,有什么好东西可不得留给你。”

“这不合规矩,再说您还有三个儿媳呢。”

花氏:“她们的东西,自有你三个哥哥帮她们挣。娘也会分一些给她们,不过在娘这儿谁都越不过你。”

这么些年,花氏手里着实攒了许多好东西。

儿媳孙辈她也会给,但大头还是留给阿庆这个女儿。

换上衣服,这才将那翠冠戴上,两只凤钗也插到了花氏的发髻上。

赵湛夫妻,双胞胎兄弟携妻子儿女刚好到乾清宫。

花氏正照着镜子,赵朔咋咋呼呼夸张道:“娘,您今天也美了!”

其他儿子儿媳齐齐点头赞同。

难得这么多人一起夸她,花氏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赵益已经完整穿戴好出来。

夫妻俩往那儿一站,既贵气又般配。

永春在门外扬声提醒道:“王爷,王妃,时辰已到,该出去准备了。”

赵益率先出去,花氏叮嘱道:“阿湛,护好你媳妇儿。”

这是赵家的大事,也是普天同庆的喜事。

赵益不仅吩咐人给田氏、赵家的女眷和孩子们都留了观礼的位置,几个开国大将的家眷们也请了,只是她们的位置远一些。

这会儿他们也该转道去前面观礼了。

兰雅浓还怀着身孕呢,月份不算大,不过她行事谨慎,原本她是不想参加的,那么大场面她看了就发憷脚软。

是赵湛劝她,开国登基大典,旁人想观礼还没有机会,错过就太可惜了,兰雅浓这才同意跟着。

“娘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