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该封侯的封侯,该封王的封王,圣旨都已经拟无数道了。”

论功行赏,对大家来说都是大喜事。

赵益想保留这个惊喜,便没有多说。

花氏:“下面的人你打算怎么封?”

赵益笑了笑:“自然是谁的功劳大,谁的爵位就高。”

他手里有一本功劳簿,谁干得怎么样,他心中都有数。

当然,定爵位的事情,他是跟礼部尚书梁定坤商议的。

梁定坤这人口风极紧,旁人也无法从他口中撬出一点有用信息。

“好些人的家眷都拐弯抹角找我打听,恐怕是担心爵位达不到他们的预期。”

不说旁人,就是于夫人也曾厚着脸皮上门找过她。

其实于丛辉的功绩那都是排在第一梯队的,她就算不喜于夫人,也好意给她安抚回去了。

赵益冷哼一声,“防的就是有些人心比天高。”

等他圣旨一下,他们再不满意也没用。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更何况是圣旨。

花氏笑了笑:“明日封赏就传达下去了,也不知道几家欢喜几家愁。”

“睡吧,休息一会儿我还有一批折子等着处理呢。”

花氏点了点头,没一会儿就睡去了。

昨夜太兴奋了没睡好,今天又忙了许久,她这一觉睡得极沉,再醒来已经是傍晚。

身边已经没有赵益的身影,想来是去前头处理政务去了。

花氏边净面边问苏木,“阿庆他们过来没有?”

说好今晚一家人一起吃饭的。

苏木笑道,“来过了,见您还在睡觉,公主和几位皇子都在隔壁长乐宫呢。”

长乐宫是阿庆所住的宫殿,离乾清宫极近。

花氏收拾好,唤人去请赵益和几个孩子。

这日的晚膳,一家人是在乾清宫用的。

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御膳房也大展拳脚,一口气烧了十几个菜,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应有尽有。

看着摆满桌子荤素搭配丰盛无比的好菜,赵益道:“今天可真奢侈。”

赵家一向节俭习惯了,平日里他们吃饭是没有那么多菜的。

花氏解释道:“今天这么重要的日子,咱们可不得吃顿好的一下热闹一下。”

阿庆已经盯着面前的那盘红焖羊肉流口水了。

“娘说得对,是该吃一顿好的庆祝庆祝。”

赵益笑了:“吃吧,难得一家人聚一处。”

三个儿子都成家了,他们家里情况特殊,以后再坐一处吃饭,估计也就逢年过节了。

之前在康王府吃饭时,都是男丁一桌女眷一桌,今天忽然一家子坐到一处,三个儿媳妇还不太习惯,一个个显得都很拘谨。

尤其是赵朔的媳妇儿伏氏,嫁给赵朔之前她也只是一个六品小官的女儿,没见过什么大场面。

在面对一身威严气势的公爹赵益时,她心中直打鼓,头都垂到了碗里。

好在赵朔是个疼媳妇的,一边吃一边顾着妻子,给她夹菜。

他小声安慰伏氏:“爹很和善的。”

花氏见状,转头跟赵益说起了几个孩子小时候的趣事,饭桌上有了笑声,几个儿媳妇的注意力也被吸引过去,倒没有刚才那么拘束了。

说起阿庆小时候斗鸡斗鸭得了个头彩猪头肉,硬是扛着在村子里绕了一大圈,大家都忍俊不禁。

阿庆闹个大红脸,这下头埋进碗里的人就变成她了。

“这都多少年的事情了,家里说说就算了,可别拿到外面去说啊。”

外人要是知道,该笑话她了。

花氏笑着应下,“是是是,给你留点面子。”

这顿饭一家人相谈甚欢,气氛非常融洽,结束得也比平时晚。

饱餐一顿,阿庆肚子吃得圆滚滚的。

花氏道:“阿朔阿睿,这会儿天都黑了,回去也不方便,不如住宫里明日再回去吧。”

反正妻子孩子都在,住的地方也有。

赵益的后宫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人,他们这些成年的皇子住在宫里也不打紧。

至于赵湛夫妻,他们已经搬进东宫了。

赵朔和赵睿自然应下。

“爹,娘,不如我们到花园里散散步吧。”

难得大家都有时间,聚在一起散步说会儿话,联络一下感情。

赵益和花氏笑着点头。

花氏看了一下双胞胎的两个女儿,笑着道:“找两个驱蚊虫的香包过来给她们挂上。”

花氏都开口了,原本还想先带孩子回去休息的伏氏和钱氏这会儿也不好意思开口了。

钱氏从善如流道:“还是母后想得周到,这时节虽然不热,但外面蚊虫也不少。”

她和赵睿的长女姝姐儿也四岁了,说话很伶俐。

她主动牵着花氏的手,“姝儿谢谢皇祖母。”

“哟,我们姝姐儿嘴巴可真甜!”

伏氏见状戳了戳自己的女儿赵檀,檀姐儿比姝姐儿小一些,瞧上去有些胆怯。

她小声讷讷,“檀姐儿也谢谢皇祖母。”

花氏心中高兴,“都是好孩子。”

阿庆朝檀姐儿伸手:“到姑姑这里来。”

檀姐儿怯生生看向自己母亲,伏氏有些恨铁不成钢道,“那是姑姑,赶紧过去吧。”

檀姐儿这才撅着圆圆的小屁股朝阿庆走过去,“姑姑,檀姐儿来了。”

她又胖又圆,虽然性格怯怯的,但人倒是很喜庆,是大家都会喜欢的一类可爱小孩。

阿庆一把将人抱起,逗弄她玩。

她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姑姑耳朵不是很灵光,下次跟姑姑说话,大声一点好吗?”

檀姐儿懵懂点头。

末了又大声道了一个‘好’,惹得阿庆呵呵笑了起来。

“我们檀姐儿声音真好听。”

见檀姐儿还挺讨阿庆喜欢,伏氏放松下来。

在三个妯娌之中,就她的身份最低,连带着行事作风都有些畏手畏脚。

原本以为第一胎是个儿子,还能争一口气越过大房三房,谁知道她生的也是女儿。

好在花氏不是会苛待儿媳的恶婆婆,伏氏的日子过得倒还可以。

她瞥了一眼兰雅浓高耸起来的肚子,檀姐儿都这么大了,她肚子到现在都没动静。

阿庆抱着小胖墩檀姐儿,听着父母和哥哥们说话。

花氏:“这样的日子真难得。”

家里不是这个不在,就是那个不在。早些年还好,逢年过节还能一家人还能聚一聚,后来连过年人都聚不齐。

赵益道:“等忙过了这阵,以后就有时间陪你们了。”

四处征战,他是待在家里时间最少的人了。

这几个月虽然都在一处,但他忙得团团转,大部分时候忙到深夜回去倒头就睡,不说陪孩子们,就是陪花氏的时间都少。

赵湛问道:“爹,你以后还会出去打仗吗?”

韩钰逃到了盛京,他的辽东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一山不容二虎,一国更无两君。征战辽东,灭了韩钰的乾国政权,实现大一统势在必行。

他也不知道父亲会不会亲征辽东。

赵益摇头:“不打了,我以后就留在家里,剩下的仗就交给你叔叔伯伯他们吧。”

他手下骁勇善战的将士很多,不愁拿不下辽东。

再则也给下面的人一些建功立业的机会吧。

阿庆插嘴道:“爹,还有我呢。”

丈夫都留在家里了,花氏怎么能叫自己女儿再出去打仗。

她不认同说道:“你啊,都二十岁的大姑娘了,还想着打打杀杀。回头叫钦天监给你和少珩选个好日子,安心留在家里绣嫁妆,尽早把事儿办了。”

花氏当着大家的面说起自己的婚事,阿庆倒也不难为情。

“那您可赶早吧,我都等不及了呢。”

赵益一听这话,气得都要炸毛了。

“口无遮拦,叫别人听去了不得说你恨嫁!”

他赵益的女儿别说二十岁,就是三十岁都不愁嫁!

“再说了,二十岁还小呢,多留两年也无妨。”

他这态度叫花氏直摇头,“你也不怕留成仇。这样,叫钦天监算算下半年的好日子,就放在下半年吧。”

花氏也担心阿庆到时候真的主动请缨,又去了战场,这婚事就遥遥无期了。

她想等阿庆成了亲,怀了孕,心安定下来,就不会再想打仗的事情了。

战场刀剑无眼,就是跟在亲爹身边,阿庆也受过伤。

花氏心疼女儿,不想教她再冒险了。

所以无论赵益怎么反对,她都想尽快将女儿成亲的事情定下来。

“大明律法女子二十岁前必须出嫁,你自己的孩子都不遵律法,如何叫下面的人服众?”

如今的国号选自赵益之前爵位中的‘明’字,寓意王朝永存、政权清明。年号为元武,也是赵益崇尚武学,所以才选了这个年号。

赵益嘿了一声,盯着花氏道:“为了尽早把女儿嫁出去,你可真是煞费苦心啊,连刚颁布没多久的律法都知道。”

以前的律法女子年满十八岁未嫁出去,会受到官府处罚。

赵益觉得十八岁太小了,跟朝臣商议之后改到了二十岁。

虽然也改变不了大部分人早嫁的现状,但至少能给一部分人提供更多的选择。

花氏:“这是自然。”

从今天起,她就是母仪天下的一国皇后了。

像律法这种东西,自然也要了解一二。

只是她关心女儿,这条律法她便记得比别的清楚而已。

虽然阿庆对自己的婚事没啥好羞耻的,但她也不想再听他们当着大家的面公然讨论了。

遂适时开口转移话题:“爹,你什么时候册封大哥啊?”

赵湛原本就是世子,随着赵益和花氏身份的升级,他自然也要跟着改变了。

再往后册封,那就是太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