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奔波数日,东京城那恢弘的城墙终于进入视野。

为了尽快回到京城,一如去时,一行人路上并未多做停歇。

是以奔波数日,众人脸上均布满风尘。

“金儿,我实在不懂,你明明可以选择坐马车回京,何以如此辛苦自己?”

东京城在望,赵楷不由松了一口气,说话也随意了许多。

他没想到,赵福金竟如去时一般,依旧选择骑马归还。

他一男子,都险些吃不消,更何况是女子。

“我乐意!”某人回的言简意赅。

“呃,金儿,你别误会,三哥这不是怕你辛苦,若是累着了,三哥心疼你。”

对于赵福金的爱理不理,赵楷不以为意,继而小心的赔笑道。

奈何赵福金仍旧回应的甚是敷衍。

“哦,谢了。”

“嘿嘿,应该的,应该的。”

如此情景,每日基本都要上演一遍,随行之人都已经见怪不怪。

只相互之间眼神不住的交流。

“看,郓王又在热脸贴茂德帝姬的冷屁股了。”

“唉,虽然说帝姬确实令人钦佩,但郓王如此,看着也着实可怜。”

“可怜?你哪只狗眼看出咱家郓王可怜了?俺看他倒挺享受的。”

“享受被人冷脸以待?哈哈,可笑,傻子才这样吧。”

“你才是傻子吧,你没发现咱家郓王也就对茂德帝姬如此?你以为是个人郓王都会如此?”

“嘎嘎,你说郓王是傻子?你大难临头了。”

“滚,你个夯货,你哪只耳朵听见我说了?”

......

与此同时,早有人将赵福金、赵楷一行到京城的消息上禀宋徽宗。

正在紫宸殿视朝的徽宗辅一得到消息,惊喜的差点从龙椅上站起来,脸上的兴奋之情止也止不住。

“臣斗胆,敢问官家,可是有什么喜事,不知下官是否有荣幸沾沾这意外之喜?”

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刚让徽宗对自己态度稍有改观的蔡京,此刻满脸堆笑。

“哈哈,这有何不妥?”近日徽宗心情甚佳,朝里诸事平顺,潼川府的叛乱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平叛,更重要的是,最近这段时日,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当然,也有不痛快之处,就是杨戬的事,据茂德传来的书信,说是因羞愧,杨戬在潼川府大牢自杀了,也不知真假。

想到此处,宋徽宗本已激荡的心情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阴霾。

脸上的笑意一点点消失,最后竟然瞬又恢复了平静。

“呵呵,其实也没啥,不过是郓王回来了。”徽宗语气随意。

蔡京眼见徽宗的脸色一点点的发生转变,虽不知是何原因其对郓王的态度大变,只得顺着徽宗道:“听说郓王此行以雷霆之势镇压了反叛,却有少年之勇,但......”

蔡京忽然停下,似有难言之隐。

“哦?蔡卿有话要说,但讲无妨。”

得了鼓励,蔡京似是心内一松,先向上施了一礼。“臣斗胆!”

“臣亦听说郓王此番潼川府之行,竟是舍弃了仪仗,单驹潜行,仅是带了数名府卫前往,如此贸然行事,若是顺利还好,否则被有心之人知晓,不知又生出多少事端。”

“郓王年少英雄,轻狂些也是有的,但臣担心,若无人劝谏,一直纵着性子,终不是幸事。”

一席话让在场之人无不侧目,更是摸不透蔡太宰此乃何意。

郓王此行不单解决了潼川府水患,且不费吹灰之力平了谋逆,此乃旷世之举。

而蔡太宰却抓着郓王出行失仪之处不放,话里话外的意思,似是为郓王安全着想,却也将郓王府治下众臣得罪个遍。

郓王失仪,自然是臣下没有尽到劝谏之责。

不解其中意,自是无人敢接话。

“嗯,蔡卿言之有理。”徽宗微笑着点头,似是对蔡京之言颇为赞赏。

这番言语让台阶下的太子赵桓不由暗喜:看来官家对郓王的张狂也有不满啊。

这段时日,自己在听从老师的建议:万事谨言慎行,暂避郓王风头,韬光养晦。

这才过了点舒心日子。

只以为郓王回来后,官家定为其大加封赏,没想到人还未见,他就惹了官家的厌,乐哉,幸哉!

而蔡京见徽宗同意自己所说,正要紧跟其上,再大肆褒贬一番,不想却被徽宗打断。

“只是蔡卿,你是否也在说郓王之所以变成这样,是朕,纵容的结果?”

徽宗这声“朕”咬的极重,这在以往是前所未有。

看着蔡京的眼神更是冰冷异常。

遭了!

蔡京此刻再傻,也知自己惹恼了徽宗,忙慌不迭的匍匐在地,更是不住的哀嚎。

“官家息怒,臣也是担心郓王安危,若有宵小之徒,不识郓王身份,冒犯了郓王,亦是冒犯皇家威仪。下官并无诋毁郓王之意,更不敢妄言官家,官家恕罪啊......”

说完蔡京以头抢地,不住磕了起来。

很快额头上就渗出血来。

如此老态龙钟之人,行如此求饶之事,在朝上众臣看来,也是可怜,更是不敢多言。

只感觉,官家让人越来越看不明白了。

“哼,若非你在朕身边多年,朕也算了解你,就凭你方才之言,定治你个大不敬之罪。”

徽宗冷冷说道,再不看台下一眼。

而蔡京却忍不住松了口气,自己看来是过了眼前这关。

只是仍旧猜不出官家为何变的如此反复无常,自己不过是顺势而为,怎么就又得罪了官家呢?

唉!

果真是侍君如伴虎啊!

自己好容易才争取来的和平之势差点就毁之一旦。

而朝上众臣见蔡太宰被训,知官家心情不快,更是不敢再触霉头,只得紧紧的闭了嘴巴。

“众卿可还有事要奏?”

徽宗身旁,暂代杨戬行事的内侍看了眼徽宗,高声询问。

本来杨都知秘密出京办事,同官家上朝,也轮不到自己一个殿头身上,怎奈接手的副都知孙厌离今日突感不适,这才给了自己机会。

是以小内侍现在很是春风得意,尤其是看着台下俯首帖耳的众臣,心内更是一阵舒畅。

等了片刻,台下众臣却无一人答话,小内侍正要宣布退朝事宜,却在此刻传来咳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