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作者:暴雨梨花孤灯下

欢迎关注,放入书架观看,后面更多精彩

刘红听了痛哭流涕。道:“没有父母,我可怎么活啊?”其他女人问道:“江边张村张二江家可还在?”

排教中人道:“张村最后几家人上个月也都搬走了,旁边的李村、杜村,孙庄等都没人了!”

其他女人听到,一起痛哭道:“我本无颜回家,如今家人也走了,我还不如死了好!”

张士元怒道:“都是幽冥派所害!”

郭襄道:“幽冥派已被铲除,你们家人会慢慢回来的。”

张士元沉思道:“眼下兵荒马乱,她们家人短时间也未必能回来。

郭襄道:“张大哥,不如先去你们排教暂时生活。”

张士元摇头道:“长江两岸百姓都四处逃难,排教弟子也所剩无几,我们以竹排生活,地方狭窄,实在没地方安置她们了。”

郭襄道:“那该如何是好?”苗道一突然道:“襄儿,你忘了峨眉派了吗?不如让她们先去峨眉山生活,等以后她们找到家人,再回家生活!峨眉派离这里又不太远,让排教弟子送去就可。岂不是一举两得!”

郭襄听了大喜道:“我怎么忘了,去峨眉山正好!”

张士元等人,不解道:“怎么从没听到过峨眉派吗?”苗道一笑道:“是郭女侠在峨眉山新成立的帮派,本是收留天下流离失所的女人的地方。”

郭襄道:“我怎么忘了这事,我写一封书信,张大哥你派几人把她们先送去峨眉山,以后找到家人,峨眉弟子自会送她们回家团聚。”

众女听了大喜,张士元也说好。

郭襄又道:“幽冥教已经铲除,我想长江两岸百姓很快就会回来的!”

张士元摇头道:“虽然幽冥派被铲除,但蒙古人还在,若不是蒙古人撑腰,幽冥派又怎么会盘踞在酆都城作恶这么多年。”

郭襄道:“张大哥,这怎么还与蒙古人有关?”张士元知道郭襄乃是大侠郭靖女儿,更加敬仰,说道:“当年蒙古人几次围攻襄阳城,我们排教上几任教主也曾率领上万弟子顺江而下,支援襄阳城抗击蒙古,虽帮不上大忙,倒也可以牵制不少蒙古人。几任教主也曾到襄阳城参加过武林大会。”

郭襄道:“我怎么从没听说过排教呢?”

张士元笑道:“我们排练并不是真正的教派帮会,而是长江中船夫渔民建立的自助组织。以前因为划行竹排渔船在江中捕鱼渡人,所以称作排教。只有长江两岸,尤其是川渝两地有人知道,中原江湖中很少有人知道。”

郭襄听了,这才知道排教的由来,以前确实不曾听说。

张士元停了片刻,又继续道:“可是在二十年前左右,幽冥派突然在酆都城兴起,又在酆都城附近江面布满浓雾,长江就无法通船航行,几任排教教主也被人暗杀,排教就群龙无首,一蹶不振,排教所剩弟子不到千人。致使后来的襄阳大战,也是城破后才得到消息,因为长江大雾封锁,排教无法渡过长江,不能支援!后来蒙古占据川渝等地后,便给了酆都城特殊地位,酆都城周围由酆都城管辖,蒙古人不得过问。”

郭襄听后,这才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想不到排教有许多英雄侠义之辈,帮助过我父母亲,我在此向你们谢过。更可恨的是幽冥派早与蒙古人勾结,做下这许多伤天害理的恶事。我在峨眉山修习多年,竟没留意到,真是对不起!让你们受苦了!”说着就向张士元等人跪倒在地,磕了三个头。

张士元猝不及防,想扶起郭襄,却扶不动,正想跪下,却感觉一股大力托着众人,无法跪拜下去。

等郭襄跪拜完毕,起身道:“这三个头是我先谢你们,再来赔罪。你们若是还礼,就是我更大的罪过了。”

张士元等人感觉身体周身气息正常,听了郭襄的话再也无法跪拜,只得说:“郭女侠为民除害,我还是替长江两岸百姓谢过,以后只要有用的着我们排教兄弟,万死不辞!”

郭襄听了大喜道:“有一件事,我正想对张大哥相求,不知如何说?”

张士元道:“郭女侠,你既是郭大侠的女儿,又替我们除去恶霸,还救了我们性命,有什么事,你尽说无妨。若我们能做到,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郭襄听了大喜道:“好,你们如何看待蒙古人!”

张士元怒道:“蒙古人进犯中原以来,侵我良田,杀我家人,不共戴天,郭女侠有话就直说吧!”

郭襄道:“那我就明说了,过几日有一支义军从北方而来,准备抗击蒙古,收复中原。若是蒙古人从长江去支援,还望张大哥能在水上阻止他们。蒙古人都是旱鸭子,在长江上必不是你们对手,只是蒙古人不从长江而下,他们走旱路就不必管,会慢很多,那支义军就会联合中原群雄和各路义军,抗击蒙古大军,伺机收复中原。”

张士元等人听了大惊,旋而大喜道:“多谢郭女侠相信我们,告知如此大事,我们排教又怎能落后于人,只要听到那支义军的消息,我们上万排教弟子自然会闻风而动,一起抗击蒙古,收复中原。郭女侠,那支义军何时能出现?又有什么暗语?我们搞做准备!”

郭襄道:“那些义军已经在西北等地出现,只是路途遥远,消息闭塞,还没传到这里,你在等几日就能听到了。至于何时起事,你们若听到‘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这段武林谚语时,就联络排教弟子,做好准备。若听到有人手持屠龙刀重现江湖时,就听其号令起事。”

张士元等人听了,道:“好!”又道:“敢问郭女侠,那位那英雄是什么人?”

郭襄道:“不瞒张大哥,那人就是我弟弟,郭破虏,他正率领一支大军出现在北方,准备抗击蒙古,收复中原。我们已经联络四方豪杰,依计起事,这川渝等地的豪杰还望张大哥联络一下!”

张士元等人听了大喜道:“原来是郭大侠的儿子,郭女侠的弟弟,只要这位破虏大侠振臂高呼,我等必遥相呼应,共同起事,抗击蒙古,收复中原!”

郭襄听了说好,张士元又道:“附近还有一些山寨,一些寨主与我甚有交情,我游说他们一起起事。”

郭襄道:“要找可靠之人,以免泄露天机!”

张士元道:“郭女侠尽管放心,我找之人都是与我有过命交情,他们也是被蒙古人逼上山寨,落草为寇的,跟蒙古人都有不共戴天之仇。”

郭襄听了大喜道:“那好,还请张大哥多多联络。”

张士元说好,此时众人吃饱,身体也有力气,郭襄率领众人从甬道退出,来到地面上。此时许多排教弟子正在上面焦急等待,看到张士元等人安全返回,自是欢喜,又听到幽冥教已被彻底铲除,更是喜上眉梢。而酆都城江边的火坑已被沙土盖住,浓雾日渐消散,长江水面又清晰可见。

郭襄见此件事了却,谢却张士元等人的邀请,将写好的书信交给崔玉等女子,让张士元派人送她们去峨眉山去,然后又让张士元安排一名船夫送她与苗道一顺江而下赶往襄阳城。

以前的那个船夫报名愿意前往,郭襄与苗道一自然大喜。于是与张士元等人挥手告别,坐船直接顺江而下直往襄阳城而去。

临行前,张士元告诉道:“襄阳城自从襄阳大战后,就被蒙古人封锁起来,平常人等不得自由出入,郭女侠、苗道长,你们要小心行事!”

郭襄与苗道一点头说好,就坐上船顺江而下。

郭襄与苗道一这才知道那船夫叫做朱然,年龄三十多岁,却干事精炼,当初若不是他看到郭襄与苗道一与众不同,也不会搬救兵返回酆都城,去救两人。郭襄自是感激不尽,只要朱然询问武功,便教了一些简单易学的招式于他。那朱然虽然精炼,可是对武学一道却不是很精通,普通招式还好,稍微精妙招式,郭襄示范几次,他还是练不成样子出来,威力不及原来十分之一。但朱然已是心满意足了。

郭襄还要教他,苗道一暗中道:“襄儿不必费力了,这些招式对付三四流人物已经绰绰有余,川渝等地没有几个二三流人物,何必强迫他呢?”郭襄只好作罢。

一路上三峡水道风光无限,美景如画,但也是水流险阻不断,幸亏朱然船技着实厉害,惊险渡过,不几日便来到宜宾,向汉江北上,直达襄阳城。

到了襄阳城外远处的码头,郭襄与苗道一便下船,而那朱然便驾船返回。

这个码头离襄阳城还有二十来里路,此时天色已晚,两人正思忖是否前往襄阳城,还是先休息一晚,第二日再去襄阳城?

苗道一想暗中先打探一下襄阳城,今晚偷偷前往。郭襄眉头紧皱,正色道:“襄阳城乃是我家,我不会偷偷前往,要去也是光明正大从大门进去,拜祭父母大姐姐夫和众多英雄的灵位,任何人都不能阻拦!”

苗道一听了,立时也激起豪情万丈,道:“好,那就明日光明正大进城,佛挡杀佛,魔挡杀魔!”

郭襄听了大喜道:“苗师兄,谢谢你陪我一起冒险!”苗道一道:“你叫我一声师兄,我自然责无旁贷帮你,何况我自小也在襄阳城生活多年,也很想去看看。只是年长许多,胆小怕事许多,若不是襄儿提醒,我都没有了以前的豪情了。”

郭襄道:“你现在是全真掌教,肩上担子重大,自然是该小心谨慎,不像我独身一人,无牵无挂。”

苗道一道:“襄儿你如今也是峨眉派掌门,不可轻言生死。只要活着,就会有希望。何况还有破虏需要你照顾,凡事都要小心些,从长计议。”

郭襄说好,道:“前面应该是凌云镇,以前比较繁华,是襄阳城必经之地,今晚我们就在那歇脚。”

两人向前行走,只见前方果然人烟稠密,车来马往,极是热闹,打听一番正是凌云镇。虽过了很多年,郭襄依然记忆清楚。

苗道一道:“襄儿,那我们今晚就在镇上休息,吃饱喝足,养好精神,明日再去襄阳城。”

郭襄点头说好,道:“如此甚好,正合我意!”于是两人向前而去,来到镇上。两人找到一家客栈,订好房间,便去找酒楼吃饭。

这镇上人来人往,甚是热闹,不仅有汉人,还有许多高鼻凹目、碧眼红发的各路胡人,许多人虽两手空空,可是衣服里鼓鼓囊囊,显然是藏有各种兵器。

蒙古人统治中原以来,便也知道“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的说法,便在文化上引进各种宗教学说,打击儒学。社会上收缴铁器,几家人共用一把菜刀,不准学武,更不得携带兵器,违者一律以乱党抓捕处死。武林高手自然不怕禁令,仍我行我素。可是武功不强者,有的便舍弃武器,练习内功和各种招式。还有的无法舍弃兵器的,便将兵刃藏在怀中。

郭襄与苗道一没想到这小镇上突现众多江湖中人,也不知他们意欲何为?苗道一正想找人打探一番,郭襄道:“若要打探消息,酒楼饭店是最理想场所,我们正要吃饭,到了酒楼,自然便知晓!”

苗道一说好,于是两人向前走去,只见前方一块牌匾甚是醒目,上面写着三个大字“醉仙居”,大门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想来生意兴隆。

郭襄道:“这家有几样襄阳特色美味佳肴,如宜城盘鳝,大虾,襄阳缠蹄,烧得还不错,许多年没来,也不知换了老板和厨师没有?”

苗道一道:“这些菜肴很有名,可惜我是全真道士,不能吃。”

郭襄笑道:“我差点忘记了,不过这家也有几样素菜做的也不错,好久没吃了,我们就在这里好好吃一顿吧!”

苗道一点头道:“好,那我们就上去吧!”于是两人就走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