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 > 第301章 听说昆仑奴挺好用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1章 听说昆仑奴挺好用的

听了李公掩的一番话,韦安平和李世民都沉默了。

原来买卖奴隶这种事,早就屡见不鲜了。

甚至恐怕已经形成了产业,这才让冯盎等人敢光明正大的卖出俘虏。

“此事绝不可再有!”韦安平忍不住大声道:“岭南百姓本就不多,若是一直往外卖,朝廷还怎么发展岭南?”

“先生说的是。”李世民也醒悟过来。

之前还说要发展岭南呢,要是没有人口,还发展个屁!

岭南那么大,就算是种地,也得有人去种啊。

“李侍郎!”李世民望向李公掩,再次开口严肃道:“此事就由你去跟冯盎说清楚,朝廷不允许买卖大唐的子民,日后若是再犯,小心他的脑袋不保!”

“是。”

李公掩虽然答应得很干脆,但心里却忍不住苦笑……正月都还没过,又要跑一趟岭南,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另外,让冯盎再送一批青年才俊来长安学习。”韦安平趁机说道:“最好各处部落都来一两个,不能只有他冯家和谈家的。”

“是。”李公掩连忙点头答应。

交代了一遍后,李世民还是有些不放心,又亲自写了一份诏书,让李公掩带去给冯盎。

解决了岭南贩奴的事情后,两人再次回到后宫,发现长孙皇后正带着李承乾等人在看戏剧,看的还是《重八传奇》第二部。

这次的主演还是那名女侍卫,依旧英姿飒爽,不减当初。

韦安平扫视了一圈,发现两名林邑国的使者已经不见了。

“先生还有别的事?”

李世民发现了他的举动,顿时关心道。

“听说昆仑奴挺好用的。”韦安平随口道。

“先生的意思是……朝廷买一些昆仑奴回来,用于开发岭南?”

李世民瞬间领悟,这个主意好像还不错,既然大唐缺人,那就去买呗。

从突厥买,和从南洋买都是买,昆仑奴还便宜好用,何乐而不为呢?

“可以买,但不能买太多。”韦安平提醒道:“大唐终究是汉人的天下,昆仑奴是异族,一旦数量太多,恐怕会引起百姓的不满。”

“这倒也是。”

对于百姓的意见,李世民一向都比较在意。

昆仑奴太多,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冲突,还会产生新的矛盾。

这可不是朝廷想要的结果。

“那就只限于岭南地区吧。”李世民想了想道:“只用于岭南的发展。”

发展岭南需要人口,光靠岭南人自己生,那肯定远远不够。

就算有中原地区支援,恐怕也得等十几年才行。

天下刚刚大定,第一批和平年代出生的孩子,此时恐怕还没到两岁。

想要让他们变成劳动力,至少要等十五年以上。

别人等得起,但朝廷等不起……岭南开发计划也等不起。

“也不能光买昆仑奴,南洋的百姓如果想来大唐,我们也要接收。”韦安平又一次提醒道。

此时的大唐,绝对是世界文明的中心。

不管对哪里的百姓,都有着强大吸引力,一旦放开接收,南洋恐怕会有不少移民前来。

更何况,南洋本来就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甚至还有中原的血统,外貌上跟岭南人也比较相似。

这些人只要来到大唐十年,以后就是大唐的子民了。

等他们都成了大唐的子民,再过十年,就可以带着他们回到南洋……开疆拓土!

“没问题。”李世民一口答应下来:“等下我再写一份诏书,让李公掩带去给冯盎,让冯盎负责此事。”

说完了正事,两人终于可以坐下来好好看戏了。

不得不说,教坊的戏班还是很有水平的,虽然都是女子扮演,但比文工司那些突击训练出来的,要强上不少。

看完之后,就连韦安平都被感动了。

《重八传奇》第二部的剧情是对抗蝗灾,里面虽然没有战天斗地的豪情,但有重八斩蝗的玄幻和诡异,让众人看得大呼过瘾。

李恪和李佑更是特别喜欢,大呼小叫地让韦安平再写一部。

然而,韦安平却没有理会。

这种剧本是随便能写出来的吗?

李世民也没有理会,只是带着歉意向他感慨道:“蝗灾之事,真的多亏了先生,否则山东一地恐怕要饿殍遍地,哀声遍野啊!”

“蝗灾对粮食的影响确实很大,但只要防治得当,蝗灾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韦安平笑道。

“防治得当……自古以来,只有先生才敢说这样的话。”李世民苦笑道。

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人殚精竭虑,去思考如何预防或者消灭蝗灾,但结果还是无可奈何。

最后只能捏造出一个“蝗神”来供奉,把希望寄托于老天爷。

如果真有办法,谁愿意去祭祀蝗神呢?

“所以才要发展科技。”韦安平也感慨道:“只有发展科技,了解了天灾的前因后果,才能更好地对抗天灾。”

“先生说的是。”李世民点头称是。

两人又闲聊了一番,随后李世民似乎想起了什么。

“对了,我之前听先生似乎提起了水稻?”

“不错。”韦安平点头道:“在林邑国那一带,有一种十分厉害的水稻品种,如果能把它带回大唐,就可以改善大唐的水稻种子,实现增产增收。”

“真有这么厉害?”李世民有些难以置信。

“不错。这种水稻名叫占城稻,高产、早熟,还耐旱。”韦安平认真解释道:“从播种到收获,仅仅只需要五十多天。在林邑国那边,甚至可以一年三熟。”

“一年三熟?”

“这么厉害?”

“真的假的!”

不仅是李世民被吓到了,就连在一旁看戏的长孙皇后和李承乾等人,都被这句话惊呆了。

天下竟然有一年三熟的水稻?

要知道,此时的长安虽然也有水稻,但只能一年种一季,产量也不是很高。

跟一年三熟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

如果真有这种水稻,以后岂不是人人都能吃饱,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先生此话当真?”李世民满脸激动道。

“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