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田里,视线之处,全是生机盎然的作物。
整齐的田地里,长势健壮的作物看着令人心旷神怡。
“宋师,这些应该是红薯吧?”
“旁边这块是玉米。”
“还有那边那块田种的是西红柿吧?”
“嗯!”宋隐淡淡点头。
“还有这块田种的是小麦吧,种的小麦有一半吗?”
宋隐对于朱棣的问题,基本是点头,此时无奈多解释了一句。
“小麦还多种了三千亩。”
“好。”
朱棣没有多问,继续往前走。
虽说此时艳阳当空,越来越热,可似乎对朱棣没有什么影响,甚至越走脚步越轻快。
“咱现在终于明白,宋师为什么喜欢来铜鼓岭了。”
“嗯?”
宋隐愣住。
朱棣看着农作物,“这些庄稼看着就让人心情愉悦,再糟心的事情都能冰消瓦解,特别是此处空气还很是清新。”
“那你以后可以多出宫转转。”
听此,朱棣颇为无奈地叹了口气,“朝堂政务繁多啊。”
宋隐颔首,“也是。”
朱棣脚步顿了顿,“好在太子已经可以处理许多政务了。”
宋隐嘴角抽了抽。
不得不说,朱老四心肠越来越硬了。
但凡太子朱高炽能处理的事情,朱老四定会甩手不干。
原本这一年朱高炽来自己府上越来越少,现在破案了,那是愈发忙了。
朱棣在试验田里逛了半天,才意犹未尽地回宫。
可是,车驾才刚刚入城,就看到几位骑着快马的内侍,正一脸急切的准备出城。
看到朱棣的马车时,他们眼里闪过惊喜,连忙过来。
“什么事?”
车前的亦失哈冷声询问。
“豫州急报。”
一名内侍连忙上前,小心把密信呈给亦失哈。
然后几名内侍退到车驾后面,往皇宫而去。
亦失哈小声把情况禀报给了朱棣。
“呈进来。”
朱棣睁开假寐的眼,声音低沉。
亦失哈连忙把密信,递给朱棣。
朱棣立刻查阅起来。
“大胆!”
才看了几句,朱棣就已经动怒。
宋隐被吓到,“怎么了?”
朱棣气得咬牙切齿,“想不到还有狗官想闹事。”
“什么?”
宋隐一怔。
朱棣把密信递给宋隐,“你自己看。”
宋隐不客气地看了起来。
朱棣直接吩咐,“回宫。”
“是,皇上。”
很快,车速快了起来。
可这不影响宋隐看信。
渐渐地,宋隐神色也阴沉起来。
“那些贼官竟然那么愚蠢?”
“哼,却不知他们是因为恐惧不敢上奏,还是另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
朱棣冷笑。
“或许不会。”
宋隐不是很确定,“现在各地都遍布着商贾,官员应该瞒不住什么事情。”
朱棣冷着脸,“这事,还是要让锦衣卫去彻查才好。”
“理应如此。”
宋隐也赞同。
朱棣对亦失哈吩咐,“宣户部、吏部和督察院。”
“是,皇上!”
亦失哈转身向跟在车后的那几名内侍吩咐了几句。
很快,那些内侍纷纷掉头离开。
宋隐和朱棣一起回到了皇宫。
户部尚书郁新、吏部尚书蹇义、督察院左都御史许昌,也都行色匆匆进来。
众人行礼后,都满脸惊疑地看着朱棣,不知又是谁招惹上这位皇上不快。
朱棣冷声,“刚接到密奏,豫州出现蝗灾,尔等可否收到豫州官员周报?”
“什么?”
郁新和许昌等人顿时神色大变,有些难以置信。
“皇上,此事无误吧?”
朱棣神色不悦,“锦衣卫敢在如此大事上骗咱吗?”
郁新连忙摇头,“回皇上,户部没有接到这方面奏报。”
许昌也摇头,“皇上,督察院这边也没有。”
“好得很!”
朱棣当即冷笑,“豫州官员对于蝗灾一事隐瞒不报,巡察御史也不报,咱大明上下官员简直是兢兢业业的好官啊!”
“皇上息怒!”
许昌和郁新等官员慌忙请罪。
朱棣冷冷地看着他们,“豫州百姓日子刚好点,现在又发生蝗灾,如果不及时消除蝗灾,今年又会出现灾荒。”
“皇上说得是!”
宋隐跟着点头。
朱棣继续道,“可是豫州巡察御史和官员却隐瞒此事,这让咱很是不解,甚至有些担心。”
“咱决定派官员前往豫州,督察消灭蝗灾。”
“另外,彻查这事。”
“不知尔等谁愿意前往?”
闻言,郁新、许昌和蹇义几人对视一眼,最后目光全都看向郁新。
郁新无奈轻叹,随即,对朱棣拱手行礼。
“回禀皇上,微臣愿意前往。”
“郁卿既然愿意,那咱就放心了。”
朱棣神色有所缓和,郁新在洪武年,奉旨编写了《灾伤去处散粮则例》。
而且,郁新在洪武年间,遇到大灾大难,赈灾的事情,几乎都少不了郁新。
朱棣对郁新非常放心。
许昌和蹇义两人在一旁看到朱棣的神色,心里有些吃味。
可救灾的事情,他们不服不行。
郁新再次拱手,“多谢皇上信任,微臣必定全力以赴。”
朱棣重新看向蹇义和许昌,“郁新此次前往重点在于救灾,可是调查豫州官员瞒报一事,吏部和督察院必须派人辅助郁卿。”
“是,皇上!”
蹇义和许昌连忙应下。
朱棣微微颔首,看着郁新,“郁卿还有什么要求吗?”
郁新思忖片刻,“启禀皇上,微臣有一事想请教王爷。”
朱棣眼睛一亮,“郁卿想问何事?”
郁新直接开口,“回禀皇上,微臣前往禹州,重点是消灭蝗灾。”
“微臣记得,几年前王爷建议皇上使用蝗灾击退了鞑靼人,想来王爷很了解蝗灾。”
“所以微臣想请教王爷,如何治理蝗灾?”
朱棣颔首,“可以问。”
顿时,所有人全盯着宋隐。
宋隐想了想,“蝗灾的事情我也是从书上得知。”
朱棣和郁新等人顿时神色有些古怪,谁没事会去看蝗虫的书?
宋隐不理会,自顾自说着,“蝗虫刚出生,就像米粒那么大,数日后,长成像苍蝇那么大,会跳跃,此时名为蝻,又过数日可以飞行,此时为蝗。”
“治理蝗虫,关键在于三个阶段,虫卵时期,破坏长有虫卵的土地。”
“蝻时期只会跳,不能飞,此时可以扑打,可设立捕杀队,朝廷给予赏赐,任何人不得阻挡。”
“蝻长出翅膀后就成为蝗灾。”
“此时的蝗灾很难控制,动辄千里赤地,遍野饿殍。”
宋隐说到这里,想到蝗虫过境里的寸草不生,心中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