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到荀攸的建议,刘辩的脑海中,瞬间想到一种还未出现的制度——屯田制。

这么做的好处,很明显,那就是能够军团自行解决粮草问题,减少朝廷支出。

不过,屯田制的弊端,更加明显,那就是剥削。

谈及剥削,封建时代背景下,处处都是剥削。

而屯田制的剥削,是将农民的一生禁锢在屯田上,不得离开屯田,一切产出优先供给军队,付出和收获严重不成比例。

就是翻版的农奴制。

如果说只是单纯的供给给军队,那倒是还算好的。

屯田是相对封闭的体系,从上到下,极易滋生腐败,在这个通信不便的时代,屯田内发生的一切,不管是好的坏的,都需要经过屯田负责人的准许,才能够传出去。

土地兼并历朝历代有之,而屯田就是土地兼并的天然土壤。

随着时间的推移,屯田内的百姓和士兵,要么失去土地,沦为流民,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要么失去一切,苟延残喘,成为土地主的奴隶。

与地主和雇农之间剥削,还要严重。

如果说,地主收走雇农收获的七成,那么屯田的土地主,就能收走雇农九成产出甚至全部。

地主要压制百姓,需要勾结当地官员豪强世家。

而屯田不需要,他们就是二者结合的存在。

刘辩在一番思索之后,决定在荀攸建议的基础上,做出一些改动和补充。

“各地未及死刑的囚徒,愿意迁徙西域的,可减刑一等,家属陪同,由朝廷发放粮种,自行开垦土地种植,土地产出五五分成,上缴多者,可以继续减刑,直至罪刑免除。

五年后,选择返回故里,则存粮自留,土地归还朝廷;选择留在西域,则只需要上缴三成粮食,朝廷另有需要,会以平价从他们手中购入粮食。

另外,鼓励失去土地,背井离乡的百姓,前往西域开垦土地,朝廷发给粮种、农具,什么时候返回故里,什么时候将开垦的土地交给朝廷,在此之前,他们只需要向朝廷上缴三成夏粮。”

刘辩也想,定下一个绝对完美的制度。

然而,现实就是,世界上的任何制度,都不是完美,就算他来自后世,能够知道一些制度的弊端,也同样无法避免。

任何制度的都是符合特定环境的产物,而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陛下此诏,乃是谋国之策,待到西域遍地都是汉人,西域便能够牢牢地掌控在大汉手中。”

荀彧先是对刘辩的诏书,做出了高度的赞扬,然后,代表军政处表明态度:“军政处今日便将诏书拟定,送往大汉各地,久久为功,必定能够让西域成为大汉的固有领土。”

对于小叔叔的表态,荀攸没有任何异议。

只是提出了一个建议,准确的说是一个想法,还没有想清楚实施细节,陛下便将一切都想好了,且无可指摘,荀攸没有异议的理由。

政事是两位尚书的,那么军事就该是他们两位武将的了吧。

赵云看准时机,及时开口:“陛下,迁徙百姓,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曹将军面临的敌人,才是当务之急,请准许臣带兵前往驰援。”

又比赵云慢半拍。

不想再重复那一句话。

关羽抱拳上前,道:“某本陈留侯部将,幸得陛下恩重,得以封侯,今知其困于西域,理当不辞路遥,前往驰援。”

“国内无战事,塞外已平息,你二人同去西域,驰援陈留侯,此外,朕会派人通知汉中太守徐庶徐元直,与你们一同前往,担任军师,如若战事不利,遇到难以应对之敌,当以徐元直之言为重,即便你二人与曹孟德,同为侯爵,也必须听他调度,如有违背,褫爵罢官,发配交州!”刘辩思虑片刻,决定将二人一起派出去。

并为他们配上一位军师。

荀攸是兵部尚书,荀彧是军政处首辅,走不开。

郭嘉、戏志才远在幽州,大军一路北上,并没有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赖在了幽州,不回雒阳。

程昱在徐州担任刺史,既要向南为皇甫嵩的大军供给粮草辎重,又要看好青州的刘虞,一旦有什么姑息养奸的苗头,便直接掐灭。

贾诩担任凉州刺史,刚刚拿下的凉州,存在不少隐患。

法正、诸葛亮更不必说,远在倭国。

目前能够担任军师,且有能力调度大规模军团作战的,只有徐庶。

这是他选徐庶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是,曹操擅长带兵打仗,却也容易轻敌。

派徐庶去,一切顺利的时候,做个军师出谋划策,当遇到难以抉择的问题,军中存在分歧,主要是曹操和徐庶的分歧。

这种情况下,徐庶就是全军最高统帅,刘辩和关羽赵云说明这些,就是为了给徐庶增加话语权。

真到了这种情况下,关羽一方面顾及与曹操的感情,一方面顾及与赵云的情义,选择中立的可能性更大,再加上刘辩的有言在先,关羽最后必定是支持徐庶的。

而赵云不用质疑,一定会支持徐庶。

当然,这些都是考虑最坏的情况,希望徐庶不用接过全军最高指挥权。

“喏!”关羽赵云齐声道。

刘辩又与四人,说定驰援西域的细则,才放他们离开。

.....

“姜儿,我以微末功劳,被陛下破格封侯,久思报君恩,如今天下未定,云当为陛下征战四方,扫平敌人。”

一向直来直去浑身是胆的赵云,回到甄姜的小院子里,面对自己的心上人,却是顾左右而言他。

“大丈夫之志,理当如此,岂在儿女私情?”

甄姜拿出一块玉佩,递到赵云手中,眉眼弯弯,浅笑道:“这是家母生前留下的玉佩,陪伴我多年,今日我把它送给你,有它在,就像是我陪在身边一样。

而我,就在这座小院子里,等你回来。”

甄姜趴在赵云的怀中,柔声道:“我知你常胜,但战场危险,一定要多加小心!”

“嗯!”赵云木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