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1980,曝光绝色女知青骗婚 > 第1155章 人凭衣贵,装逼是刚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55章 人凭衣贵,装逼是刚需

沪都。

九江路时装一条街。

周春明带着夏晓雨、赵明远和金昌盛,一起过来考察市场。

他这次来沪都,主要有两件事情。

一是看一看自选商场的经营状况。

二是夏晓雨正在筹备第二届全国模特大赛,报名环节已经完成,模特们已经开始集中训练。

至于来到九江路,那是有原因的。

别看这条路不长,但是各种时装店多达一百七十家,前来消费的顾客络绎不绝,每家小店的客流量,据说每天都有一两千人之多。沪都自选商场想要拥有更好的业绩,那必须做好调研,迎合市场需求。

走在路上,众人顿时看到,几乎每家店的橱窗,都有梦特娇的短袖t恤。不仅如此,店里的老板通常也穿着这个品牌。

“认识这个吗?”周春明笑了笑。

“火烧丝光棉嘛,牌子叫梦特娇,”赵明远赶紧答道,“说是法兰西的牌子,卖得超级贵,目前三百多块钱一件,听说江浙这一带,做生意的老板都爱穿。”

周春明点了点头:“没错,就是这个。他们在七十年代末的时候,通过设立在香江的总公司,进入了华国市场。”

“我已经派人跟他们接洽,将会批量进口这种服饰,利润是有保障的。”

“相信我,到了明年以后,梦特娇会在整个长江三角圈大火,售价在七八百,甚至一千以上,最高可以达到两三千。哪怕是普通市民,节衣缩食拿出好几个月的工资都要买。这牌子起码能火个好几年,咱们得抓住机会。”

闻言,几人无不动容。

谁也没料到,居然会有这种趋势。

“老板!我们除了进口这个品牌,是否也推出同样的t恤衫?”夏晓雨灵光一现,立即说道。

“对,”周春明嘴角微微一翘,“我要跟你说的就是这个,咱们拥有全国一流的自选商场,自带巨大的流量,又有自家的时装品牌,完全可以做这件事情。”

“嗯!双管齐下!”夏晓雨说道,“一边卖国外牌子,一边推咱们自家的品牌。”

“我就是不晓得,这种材质的衣裳,为什么会火?”

赵明远和金昌盛也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周春明呵呵一笑:“没有为什么,人凭衣贵,装逼是一种刚需。再过几年,你穿着梦特娇,拿着大哥大,开着桑塔纳,你就是成功人士,是这条街最靓的仔。”

几人都被逗乐了,同时也陷入思索。

似乎还真是这么回事。

刚开始的时候,是做生意的有钱人穿梦特娇,后来发展到工薪阶层也开始买。

赵明远思忖道:“这种衣服我有一件,人家又叫做‘亮丝poLo衫’或者‘胶衫’,穿在身上凉凉的,有一种垂坠感,走起路来,抖动感很强,人显得特别精神。”

“人家还划分出三个款式,平版、花版和凹凸版。”

“缺点也有,就是不吸汗,一旦天热出汗,衣裳就粘在身上。”

以赵明远的收入,他当然消费得起这个,穿着体验也是信手拈来。

周春明点了点头:“咱们也要搞一款火烧丝光棉的亮丝t恤,利用自有渠道推广,只要掌控好质量,赚钱是没问题的。”

“过个两三年,沪都这里人均月收入接近三百块,但也不是谁家都舍得拿出大笔的存款去买靓衫。”

“囊中羞涩的,完全可以选择平替。也不仅限于男装,可以推出女款。”

平替!

这个概念在当下,还不太为人知。

但是大家一听,也能揣摩出是什么意思。

夏晓雨更是激动了起来。

很明显,这确实是个天赐良机。

周春明指点的方向,肯定是不会错的。

尤其是,梦特娇几乎都是男装,如果能推出女款,或许也有一定的市场。

“老板说的没错!”赵明远也说道,“不过,我听说这个牌子仿冒很难,拿烟头摁上去,都不会起火。仅仅是材料方面,就不是谁都拿得到的。”

“这个问题不大,”周春明很淡定,“已经有国内的针织厂,也看到了商机,研发出来了国产第一代丝光棉面料,价格只有梦特娇的五分之一。”

“本身这种工艺略微复杂,就把成本给提升了起来。咱们动作要快,据说沪都本土也有厂家,打算搞梦特娇的平替款。不过,他们欠缺我们这样的优质渠道,劣势很明显。”

“好!”夏晓雨精神一振,感觉到了压力。

接下来,周春明又跟他们说了一会儿流行趋势。

未来几年之内,有可能爆火的品牌都有哪些。

赵明远和金昌盛自然赶紧做记录。

哪怕这些品牌现在不火,也赶紧引入自选商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逛了半天街。

周春明又带着他们,来到黄河路吃饭。

在八零年代末,黄河路已经很热闹,不少餐馆纷纷推出粤菜,相当受欢迎。

正在吃着饭,周春明的大哥大响了起来。

来电的是一个陌生号码。

不过却是沪都本地的。

周春明摁下接听键,话筒那头顿时传来冯应彬热情的声音:“春明兄弟,我刚回国了!听说你也在沪都,赶紧出来聚一聚,我请客!”

听到这话,周春明顿时乐了。

冯应彬跟老五周春亮几乎是同一个时期出国的,这时候确实该回来了。他是沪都土着,从小住在弄堂里,回国之后当然先在家住着。

“巧了!我在黄河路,跟几个好朋友吃饭,赶紧的!咱们好久没见了!”周春明说道。

“哪家饭店?我马上到!”冯应彬来劲了。

黄河路可是高端饭店扎堆,消费非常高的,普通人能来这里吃饭,那绝对是爽歪歪。而且,在八零年代末,来这里吃饭都要给小费了,通常是三十到五十块,这在外地根本无法想象。

听到周春明报出的饭店名字,他立即挂断电话,开着私家车就过来了。

由于冯丽娟和冯沪生都在“新天地”上班,冯丽娟甚至是省分公司负责人,所以冯家的条件大大改善,早就脱离了平民阶层,搬进了大宅子,也有了私家车。

仅仅半个小时过后。

在苔圣园饭店,两位老友再度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