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 > 第629章 隋炀帝弃征高句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六二九回 隋炀帝弃征高句丽

正说到李世民成婚,高士廉被贬岭南。别人都挺为高士廉担心的。但,高士廉这人明士风范,哈哈一笑说:“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我能够看到我的外甥女儿找这么一位好夫婿,我放心了。再把我外甥长孙无忌也给太原侯,放在李世民这里一起长大。那我没有后顾之忧了。所以,大家就甭替我担心了。我就准备走了,就不跟你们回太原了。”

由于当时岭南地区瘴疠严重,那跟现在不一样,是不毛之地呀。带着老母过去,恐怕老母身体也受不了,年岁太大了。于是,就把老母留在家中。

光老娘在家里头也不行,没人照料啊,把妻子鲜于氏也留下。这个鲜于氏是少数民族,南北朝时期定州的丁零族啊,北方称为铁勒族或敕勒族,那不有“敕勒川阴山下”吗?哎,就那个敕勒族。族里就有这么一个姓氏叫鲜于氏。要么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是咱们中国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啊。时至今日,还有一些人分汉族啊、其他民族啊……以大汉民族自居。其实,汉族它是个文化民族,它不是一个血缘民族。这汉族本身就是各个民族组成的。原来哪有汉族了?是后来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得了,在国境里的这些中国人都叫汉族吧。之前,那只有华夏族和周边的什么夷族、蛮族、羌族这些少数民族,后来又形成汉族。也就汉族本身他就是个民族大融合的结果。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我是纯正的汉族!”根本不存在!所以,咱们中华民族是各个民族的融合。只要认同华夏文化,那你就可以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高士廉这渤海高氏的妻子就是少数民族鲜于氏。他的妹夫长孙晟乃鲜卑族。长孙胜的闺女、这长孙姑娘、未来的长孙皇后就有鲜卑血统。李世民老李家也有鲜卑血统。所以,李世民跟长孙皇后结合之后再生下孩子,那鲜卑血统更浓。说学习中国历史,你要不明白什么叫民族大融合,白学呀!高士廉把自己妻子鲜于氏给留下来了,照顾老娘,替自己奉养母亲呐。

那光妻子在家也不行啊,自己妹妹没有着落呢。原来妹妹带着俩外甥到自己这里投奔自己了,那妹妹怎么办呢?他卖掉大住宅,然后给妹妹买个小住宅,让妹妹在那里安居。告诉妹妹:“现在,你也别打扰无忌了。让儿子、女儿自己发展。等到无忌能耐了,长大成人了,自然会把你接走。你现在拴着他也无用,还反倒把他给耽误了。”

高氏很明白,就住在这个小住宅内了。

高士廉把自己家中所有的钱就分给母亲和妹妹,自己也就带着一点能够在路上用的,轻装上路啊。

到了交趾郡后,从此,高士廉一直在那里上任,一直到后来群雄逐鹿中原,高士廉投唐。李渊就把自己这位亲家任命为雍州治。为什么任命在雍州啊?因为当时李世民正担任雍州牧。而高士廉是李世民妻子的舅舅,所以就放在李世民治下的雍州,让他当治中。再往后,李世民跟李建成矛盾加剧,高士廉、长孙无忌等人就开始劝诫李世民要发动玄武门之变。那到后文书,咱还讲到。现在,咱暂时就不讲高士廉了。

高士廉走了,李渊带着李世民、带着自己妻子窦氏的灵柩告别了燕王罗艺,由打涿郡也返回并州太原了,他们也走了,咱也不提。

翻回头还说隋炀帝。杨广现在都气疯了,前有杨玄感造反,后有斛斯政叛国。眼瞅着自己二征高句丽,马上把这高句丽打下来了。没想到,毁之一旦。一方面查办斛斯政他的亲朋好友,高士廉就受到牵扯了嘛,把高士廉贬了;另外一方面,没办法再打高句丽了。高句丽这边久攻不克,隋朝内部又出乱子了。杨玄感造反比十个瓦岗山造反都令杨广心惊胆战。他马上改任裴矩执掌兵部机事,吩咐一声,是班师还朝啊!令驰驿奔赴河阳(今河南孟县南)。然后,发诏天下,调诸郡兵马讨伐杨玄感。又委派苏威为大使去安抚关中。苏威年纪大了。没事,派你孙子为副使,你们祖孙三代给我去安抚关中去!怎么祖孙三代呀?苏威是一代;苏威的孙子当时官拜尚辇直长(尚药局的一个官职),叫苏儇,让苏儇做副使;苏威的儿子叫苏夔,其实早已经是关中简黜大使了。所以,让祖孙三人奉旨出使关右。老苏家关中门阀呀,武功杜陵苏氏和扶风平陵苏氏在当时都是大族,让关中门阀的苏氏祖孙三个人去出使关右,足见当时隋炀帝对关中的牵挂,真怕杨玄感率军倾巢而动,直捣关中的根本啊。所以,这才利用老苏家的威望安抚关中。

隋炀帝真的慌啊。从隋炀帝这种慌咱们也能看出来,当时真正能撼动天下的就这些士家大族。对当时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杨广根本没大在乎。一个杨玄感,也就几万人,杨广是惶惶不可终日啊。甚至找来术士询问天文。怎么?“你、你看看天象!看看杨玄感能发展成什么模样?!”

这术士也会说,安慰杨广呗,就说:“陛下,您放心。玄感因百姓之劳苦,侥幸而成功。今天下一家,未易可动,终必无成啊!”您就放心好了,也就因为老百姓确实这两年比较劳苦,正好杨玄感振臂一呼,一帮子劳苦百姓跟随他了。其实,动摇不了咱们的根本,一定成功不了。您就放心吧。

但对这话,杨广他不太相信呢。那不相信你问人家干嘛呢?寻找安慰吧。又想听到这话,但听到了他自己又不能相信。平常目空一切的隋炀帝,这个时候,心里头不断地敲起鼓来了。对于他来说,眼前的大敌已不再是高句丽了,而是自己的臣下,那个叛贼杨玄感呢!所以,隋炀帝恨透杨玄感了。在辽东还没有回国呢,就开始全面布置对杨玄赶的围剿!一面布置围剿,另外一面宣布退兵!

进兵不好进,这退兵更难呐,尤其是没有得胜仗,你退兵。这要让敌人知道了,在后边一追,那你损失就惨重了。所以,退兵是秘密进行的。当年六月庚午,就是六月二十八号晚上二更天,隋炀帝是密召诸将,告诉大家:“今天晚上大家拔营起寨,引军速归!能走多快走多、快能退多退多少!利索点,咱赶紧回去打杨玄感去!”

哎呦,诸将一听:“陛下,这要速归速退,咱的军资器械工具——这玩意儿太重了,要是搬着这玩意儿……”

“扔了,扔了,扔了,扔了……不要了!军资器械工具全扔了!锣鼓帐篷全弃掉!就连刀枪能不带着也别带着了!只要是咱能跑得快,轻装而退,快走!”

好家伙,您想想,集天下之资往高句丽运了这么多的军资器械,结果全搭在人家这里了,全给人家了。锣鼓帐篷堆积如山。

这么一来,隋军军心大溃,也不知发生什么事儿了?怎么上峰急赤白脸,让我们今天晚上把拔营起寨呀,这遇到什么危险了呀?这一下子,军心大溃,人心恟恟,争相夺路,乱成一团,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啊,那真成了溃不成军了。

被隋军马上打下的辽东城城头之上的高句丽军队一看,这……这怎么回事啊?这隋军怎么乱套了呢?哎呦,到处火把乱乱哄哄都不成队列了,莫非隋军要撤?“哎呦!这隋军要撤,咱们是不是应该兜着屁股追呀?”

“别追,别追!”高句丽大将把大家阻止住了,“隋军撤呀,撤就让他撤!咱甭管真撤假撤,就算真撤,咱也别追。怎么?确实人家兵力多呀,把咱们已经打成这样了,他能撤,那就谢天谢地了;如果是假撤,那更麻烦。咱追出去,万一是人家定的计策引咱们出城,回头就把咱城给夺了。所以,咱先观察观察。一直到隋炀帝御营都全部渡过辽水了。直到这个时候,高句丽这才确定隋军是真撤了,真要跑了。而且,斛斯政也回来了。

斛斯政归降了高句丽,告诉他们:“我们后方杨玄感造反了。皇帝惶惶不可终日,他根本现在不顾着打高句丽了,他要回去打杨玄感。你们在后面兜着屁股给他一下子,他准不防备!”

“哟!那得占这个便宜呀!”

于是,高句丽赶紧出兵是追击隋军。

现在,大部分隋军都已经撤退完了,剩在最后的就是老弱病残了。这些老弱残兵可倒了霉了,被高句丽追上一顿刀枪杀死数千之众。

那些没有开到前线的隋朝水军一听撤退的命令,那别出海了,赶紧地速速回师返救东都啊!

就这么着,隋朝百万大军再一次灰头土脸地狼狈退回国内。这次好,不是因为高句丽,是大隋后院起火,闹了一个出师未捷先退兵啊。隋炀帝第二次征讨高句丽又惨遭失败!这个皇帝的无上权威再次扫地蒙羞啊!

那隋炀帝杨广能不恨杨玄感吗?恨不能现在就逮住杨玄感,把他整个给撕吧了、给活吞了!

杨玄感现在干嘛呢?杨玄感正攻打东都呢。打了好久了,虽然挑选精锐攻城,但是东都留守樊子盖婴城据守,城高坚固,坑深堑宽,所以一时之间杨玄感难以攻克。再加上杨玄感大兵那也没有经过训练。虽然得了一些朝廷兵马,但是一时之间,那也不是精锐部队呀。于是,这个时间就拖久喽。时间一拖久,坏了!怎么?第一支隋朝援军由打长安大兴城开出来了。

杨玄感一造反,塘报打到了长安。长安靠山王杨林接到塘报是大吃一惊啊。要知道,杨玄感如果不能迅速扑灭,就有可能使统治阶级内部发生裂变呢,这是最危险的。老王爷有心亲自带兵去征讨杨玄感。又害怕自己一走,长安城不保,这可是大隋的根基呀。怎么办呢?于是,老王爷决定自己留守大兴城,让刑部尚书卫文升率步骑七万精兵来救东都。卫文升就是当年的那潼关大帅花刀大将卫文通的哥哥。咱没说嘛,卫文通官称“卫二爷”,非常崇拜关羽。为什么是二爷呢?因为他哥卫文升是大爷。靠山王杨林派卫文升:“你赶紧带七万兵去救东都,无论如何要打退杨玄感!”当然,靠山王杨林这道命令是让留守京师长安的代王杨侑写的,这样名正言顺呢。

老将军卫文升今年七十多岁了,那是大隋朝的肱骨之臣呐。接到代王杨侑和靠山王杨林之命,卫文升不敢怠慢,披挂整齐率领长安七万军队是东进洛阳。这老头子气呼呼的:“好你个杨玄感!你也姓杨,你别忘了大隋也姓杨呢!你怎么能不帮大隋呢?你老头当是怎么帮的大隋呀?你现在居然造反,真是乱臣贼子,十恶不赦呀!这一次,老夫带兵非得把你这小子给灭了不可!”

七万大军往前开,首先经过杨玄感的老家华阴。

卫文升一看:“这不到了越王杨素他们家了吗?这杨素是不是埋在这里了?”

“啊,对,越王杨素之墓就在这里,跟他们老杨家的祖坟都埋在一起了,老杨家祖坟也在这里。”

“行!哼!杨素教子无方啊!原来先皇和当今圣上对他多好。没想到,教出来一个乱臣贼子啊!我让你杨素死也不得安宁!我让你杨玄感为你的造反而内疚!而后悔!来人呐!”

“在!”

“把那越王杨素的坟给我刨了!把老杨家的祖坟全给我挖喽!殉葬品、那些细软充公,作为咱的军饷!其他的,全给我扔出来!”

“是!”

好家伙,到这里,把老杨家的祖坟给刨了,把刚埋在地底下才数年的越王杨素由打棺材里头也搭出来了。这杨素还没完全腐烂呢。好棺材呀,那玩意防腐,在地底下埋了数年,肉还有点儿呢。

“有点儿啊?给我扔到火里回回炉!”干嘛?这叫挫骨扬灰!让大家明白明白,反对大隋是个什么下场!

另外,卫文升这老头子也够毒的,用这一举动明白无误地告诉手底下这帮士兵:“现在咱们可跟老杨家结下死仇了啊,咱可把杨玄感他爹连同他爷爷、他太爷爷、他全家的坟都给刨了!所以,大家就别想着跟杨玄感能谈和了,大家就别想着跟杨玄感打仗能保全自己了。杨玄感得恨死咱们呐!咱们跟杨玄感打仗,那不是他死就是咱们亡!知道没有?!”拿这打气。

卫文升又下了一道命令:“给我擂鼓!全军奔赴东都!擂鼓啊!”

一路之上敲着锣、打着鼓走,不是静悄悄的,更不是人衔枚、马摘铃走,我们要偷袭。不是!摇旗呐喊,声势越大越好!干嘛?告诉天下之人:杨玄感乃乱臣贼子,大家都可以鸣鼓而攻之!所以,一路之上敲敲打打、喊着口号,七万大军往前开进。走出潼关,再往前要过函谷关了。

这时,有人就来到老将军近前:“将军,前面就是崤山函谷关了。这个地方易守难攻啊,杨玄感能不能在这个地方设置伏兵啊?要是有一支伏兵,咱可就得吃大亏呀!依属下之见,咱们莫不如经闪陕县沿流东下,从后面偷袭杨玄感,方能稳妥呀。”

“哎哎哎——”卫文升一听,一摆手,“你们的谨慎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你们完全给我放宽心!依老夫推度,设伏奇计非庶子所能及呀!杨玄感那个小子没有这阴谋诡计,他不懂得打仗啊,设伏不是他办的事。大军往前走,不用绕路,取直线,以最快的速度营救东都洛阳!”

大家一看卫老头子自信满满,行吧,大踏步鸣鼓而行。“咵咵咵咵……”果然,一路进军没有碰到任何伏兵。卫文升七万大军成功地抵达到了洛阳城外,屯兵于洛阳城北的金谷之中。

一路之上的顺利让这位卫老将军得意洋洋啊,他在帅帐之中很得意地看看部下,好像这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觉得杨玄感不过如此,平定他也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呀。他马上下命令:“大家迅速休整!然后找时机对杨玄感发动突击!”

“是!”大家分头准备去了。

杨玄感呢?杨玄感这两天一脑门子官司呀。因为四处探马蓝骑打探的报告像雪片儿一样飞到杨玄感案头。杨玄感拿起来一看,没想到大隋王朝行动这么快!来自周边各郡的兵马都在往自己这里集结呀。不到一个月,隋朝各路讨逆大军四面向杨玄感围来了。杨玄感很快丧失了起兵之初的战略主动——你想火速拿下洛阳成为你的基地呀?看来不行了!那你再想退回去,开弓没有回头箭呐。虽然杨玄感在东都城外,吏民从之如潮如市,就是天天向他投降的那官吏老百姓就如同市场上的人似的乌乌泱泱的,如同潮水一般哗哗的。但是,杨玄感突然发现一个可怕的情况。什么情况?自己不是向周边郡县发了很多文告吗?让这些郡县的地方政府赶紧地投靠自己。可没想到,这文告传檄发出去,地方政府是无一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