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想成虎的猫 > 第7章 各有其能的一家人(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章 各有其能的一家人(4)

南北差异,自古就有。虎家所处的江海大地也不例外。

虎永刚从小跟着母亲去河南的外婆家,就觉得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虽说外婆家和他家只是一河之隔,这河原先还没有,是人们出苦力挖出来的,可即便是这样,依然有了南北差异。

比如,那个让孩童时期很好奇的神奇玩意儿—电灯,外婆家就比他家早几年用上了。虎家还是点煤油灯的时候,虎永刚外婆家那个拉一下绳子就可以发光的电灯泡,让他好奇又羡慕,而且那灯光照得满屋子都亮堂堂的,不是自家那昏黄的煤油灯光可比的。所以,从小他就觉得南边的生活要比他们北边好。耳边听父辈们每每谈起南边的城市人,不是说城里人怎样怎样,而是说南头人怎样怎样,可见他们对南边生活的向往和羡慕。可能正因为如此,更坚定了虎家人一心想搞钱的决心。

话说虎兵的兽医助手工作干不了了,只能回生产队继续下地干活。

眼里有事的人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生产队来了一群拿着奇形怪状东西的外乡人,一贯爱凑热闹的人们的好奇心还没来得及被勾引起来的时候,虎兵已经知道了是县供电局的技术人员下来勘测的,不久之后就要开始树电线杆、拉电线了,乡里要通电了!

先人一步知道了消息的虎兵,心里马上有了新的想法。心动马上行动,他去找了宣传队时认识乡的电管站的站长,不去问能不能参加树电线杆、拉电线的工作,却提出了想做电工。一开始,站长支支吾吾的推脱说不行,做电工要有电工证。虎兵心领神会,给站长交了两瓶洋河大曲和一条大前门的“学费”后,他“考取”了电工证,当上了大队的电工。

在虎永刚的记忆里,那段时间,父亲经常拿着电工的书在看,也经常在一个本子上写写画画。虎永刚后来想,可能电是个危险的新事物,父亲虽然有了电工证,不想害人害己,还是要把真本领学到家。爷爷虎海泉就经常说,本事学到手才是自己的,别人想抢也抢不走!

时间真的过得很快!转眼间,虎兵的大外甥到了上学的年纪,已经送回了乌鲁木齐读书。这次送孩子的任务是虎海泉去完成的,此前因为虎莉的第二个儿子出生,莲姑娘已经第二次去新疆伺候月子了。虎海泉回来的时候顺便把老婆莲姑娘接回来,同时把儿外孙也接过来继续带。

渐渐地,政策有所松动,“资本主义尾巴”又慢慢长了出来,“挖社会主义墙角”的人也越来越多。虎兵在河南的大舅哥,在他们大队的养殖场采桑养蚕,暗中顺带搞了一些在自己家里偷偷养,人是起早贪黑的更加辛苦,辛苦有辛苦的回报,增加了不少家庭收入,也没有人管。

虎家人本就都有搞钱的心,见此形势更是不甘落后,虎海泉把自己养殖蘑菇的手艺捡了起来,重操旧业,电工虎兵本就清闲,经常去帮忙。虎家虽不敢明目张胆、大张旗鼓地去搞,仅仅小规模的练手,也好过生产队拿工分。

有野心又想搞更多钱的虎兵,并不能满足于这种小打小闹,他四处寻找可以搞钱的机会。对于电工的工作,吃不饱也饿不死的,他早已经没有了开始时候的热情,不想再干了。

虎兵属于那种脑子好用、运气也不错的人。在他想睡觉的时候就有人给送枕头来了。

隔壁邻居马松岩也是一个想要搞钱的人。早些年和虎海泉一起贩卖过文蛤,赚到钱的。现在有了机会,他就不会放过。

马松岩时年四十刚到,瘦得像猴子,一张脸长得也有点像猴子。那时候的人都是瘦子,很少有胖子。

虎兵也很瘦,172的身高,还不足90斤。可是就是这些瘦子,体内却蕴含着不可估量的能量!

却说马松涛来到虎家,毫不见外地喊虎海泉的绰号“八脚子”。说起这个绰号,还是马松涛给起的,一是因为虎海泉的小名叫海侯,当地“海”和“蟹”一个音,蟹是八只脚;二是虎海泉为人仗义,爱打抱不平,常让人觉得他像螃蟹那样横行霸道,所以“八脚子”这个绰号也就慢慢叫响了。

“八脚子”虎海泉习惯了马松涛的大呼小叫,得知他想贩卖文蛤的来意,很赞同。

马松涛已经去海边探过路了。他找到当年海边采文蛤的渔民,得知现在下海滩不怎么有人管了,而且因为这些年他们不怎么下海,现在的文蛤既多又大,有人去买他们都欢迎。渔民靠海吃海,海滩的文蛤不需要本钱,只要肯花力气就能采到,但也要能买掉才有钱啊!吃自己又能吃多少。

虎家到海边有三十多公里,去贩卖文蛤要用自行车去拉回来的。这一来一回就是6、70公里,是很大的体力活。而且因为文蛤这种海产贝类,很容易坏掉,路上不能耽搁。

虎海泉因为动了手术后体力下降不少,不能再去做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就问儿子虎兵愿不愿意干,能不能吃苦。

虎兵瘦虽瘦,一身是肌肉!正憋着劲四处寻找搞钱的机会呢,现在机会都送上门了,岂有不干的道理!什么电工不电工的,又搞不到什么钱,不干了,随便大队找谁去干吧!

这二人商量停当,说干就干,收拾了一些路上吃的干粮,两人家里以前贩运文蛤的尼龙网袋还在,绑上了自行车后座就往海边而去。说明一下,他们贩运文蛤要用尼龙网袋而不是麻袋,因为麻袋不透气,文蛤装里面很容易坏掉,而尼龙网袋透气散热效果非常好,可以更好地保证文蛤的新鲜。

二人千辛万苦来到海边,当他们看到堆积如山的文蛤的时候,感到自己的所有疲惫都烟消云散,他们眼里仿佛看到堆在那里的都是钱啊!

时间紧任务重啊!因为买了文蛤还有几十公里的路要赶,二人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想三想四了。马松涛熟门熟路地找到当地渔民,开始谈价钱。

那渔民看到虎兵瘦瘦小小的,以为是跟着马松涛过去玩的。

马松涛说:“他可不是过来的玩的哦。他的父亲虎海涛你还记得吧?”

“当然记得了。他是虎海涛的儿子啊?”

“就是就是。你别看他年纪轻轻,人生得瘦,已经两个儿子了。”

“哦哦,这么说来,虎海泉当爷爷了啊!小伙子,你这么瘦,拉得动吗?”渔民把脸转向虎兵说。

虎兵嬉皮笑脸地说:“你别看我瘦,我的身上有肌肉!”

“哈哈哈哈!你能拉多少?”

“不知道哦,以前没拉过这个,第一次来。”

“那你带了多少钱?”

“我有五块钱。”虎兵实话实说。这五块钱是出发前莲姑娘拿给他的,在当时算是一笔巨款了。

渔民眉毛一动,说:“小伙子。你敢不敢和我打个赌:我们也不讲什么价钱了!就按照你这五块钱来吧,你去装文蛤,你看能拉多少回家就装多少,行不行?”

虎兵一想,我以前最重的一次是拉家里的猪去乡食品站去卖,那只猪两百多斤。就按照这个算,我拉两斤,五块钱给他,我的文蛤等于两分多钱一斤,回去可以翻倍卖啊,死赚不亏啊!

稍作考虑,虎兵就同意了。

从自行车的后座解下尼龙网袋,到文蛤堆那里拼命地装,直到把带的四个尼龙网袋都装满。

渔民一看,笑道:“你装这么多,拉得回去吗?不说你人的力气够不够大了,你不怕把自行车压扁吗?”

“不怕!我的自行车是平板钢圈的重磅车,最大承重一千斤呢!”

“那我不管你了!”

“你能不能叫人帮我过磅看看有多少重?”

“没问题!我还可以叫他们帮你装到自行车上!”渔民根本就不在乎他能装多少。他们也不是花钱买的,只不过花的力气采回来的,再说没人买也就是堆在那里,眼睁睁看着臭掉。

虎兵也没想到,居然装了520斤!渔民带着惊讶又佩服的眼神,帮他把满满四个尼龙网袋绑上自行车。

马松涛因为体力和自行车的承载能力,可不敢装这么多。不过有虎兵在前,渔民也就只收了他一分钱一斤。

二人付了钱,满心欢喜地踏上归途!个中辛苦的滋味真不好言传,只有自己去体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