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谈兵书刘婵发军,怨张慕恨杀吴义
斑鸠绵长的“咕咕”声在不远处的树上回响,却是给人一种离得很远的感觉,春雨过后,环绕西川的群山上多了些许翠绿,无云的天湛蓝的像湖面一般。
刘婵在营寨中露天商讨举兵事宜,准备一举将张慕平定。
要问为何现在商讨,其实在刘婵心中也是有点“小九九”的。
按道理来说,时间接近立春,那么春节这个东西就不容忽视了。
刘婵自己是对春节抱有一丝期待的,毕竟她来到这里的时候,元旦早早的就过完了。
当然,什么穿新衣,打春牛,祭灶神,这都不是刘婵想要的,也不是刘婵不喜欢看士卒们孤独的玩“过家家”,互相扮演家人的角色。
如果在立春之前平定张慕,那么就可以给将士们放个假,让他们回家过年去。这是刘婵的想法。
这并不是刘婵有意突破士卒不得回家的束缚,而是因为这样能更好的培养与士卒之间的恩情。
培养自己的亲兵,恩情和利益是必不可少的。
比起什么和自己根本没有任何交际的皇宫禁卫军,刘婵更相信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军队,关键时候能保护住一条命来。
尤其是在回到成都之后自己以一个女子之身称帝,阻力可想而知。
广阔的营寨空地上,刘婵坐在最前面高台的胡扎上,一扫下面的诸将。
只见关凤和张菡位置分别在离刘婵最近的左右,被刘婵任命为百夫长,接下来便是被任命为什长的齐大柱等人。
不过张菡刚才好像出去如厕去了,现在还没回来。
刘婵看着众人,心中有些可惜,可惜的是人还是有些少,不过未来还是可期。刘婵的梦想是和高皇帝一样,亲自拉扯出一支庞大的精干队伍。
当年高皇帝自沛县起家,不过只拉起了三千人马,但到了彭城与项羽决战之时,却足足有三十万之巨!
这是高皇帝的本事,也是他的军事才能的最基本体现。
而刘婵作为汉家天子,正统的大汉皇帝,自然是以高皇帝为榜样。
而自己的两个姐妹,便是得力助手。
虽说刘婵可惜人少,底下的齐大柱等人却不这么认为,皆是用钦佩的目光赞赏着高台上的娇小女童模样的刘婵,等待着她的发言。
刘婵感受着众人灼热目光,轻咳一声,说道:“那么诸位,待平定张慕之后,如何处置其家小,亦其寨中普通百姓。”
诸将们并没有抢着说,而是井井有条,有礼有序的依次起来。
“大人,在下建议成年男子全部斩杀,老幼妇孺流放至南方烟瘴之地,以为开发之备。”
这是赞同声音最高的一条回答。
刘婵也是微微颔首,不过她并不完全赞同,一定还有更好的。
这时一人站起来说道:“在下建议,改造张慕山寨,令其民照旧居住,改寨为村,设立村官。”
刘婵对此也是不完全满意,她笑着反问道:“让张慕旧部仍据其地,若是他日为复旧仇而造反,又该当如何?”
“这……”那人显然没想到这一点,他挠挠头,又支吾道:“大人之仁德……难道还不能教化他们吗?”
这话引起了众人的一阵哄笑,刘婵也是压了压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汝莫非以为我的仁德天下无敌?”她微笑的问那人。
那人的脸腾地一下就红了,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贬低的话怕触了欺君罔上之罪,往高处说了又好像阿谀谄媚一般。
刘婵见状,娇笑着让那人先坐下,自己有话要说。
她负手踱步一会,随后看向众人,“诸位可知,何谓之仁德?”
“仁德常与教化相连,当然也不是说在嘴里的满口仁义,而是寄予行动之上……”
“更重要的是找对对象……找一头肥猪还好,只是空费些口舌……若是找一匹野狼,给他讲道德,他只怕会用嘴回咬上几口人肉感谢。”
”注意,我并非说他们是豺狼,而是说他们是猪。”
刘婵这话引起了下面一阵小小的哄笑声。
“盲目仁德却是如同和猪说理。”
“而面对豺狼,我们就要用兵器告诉他们……什么叫道德!”说着,她狠狠地挥舞起手中的宝剑,好似那豺狼就在眼前一般。
“彩!”众人皆是齐声高呼。
刘婵很满意这次表演,她轻轻咳嗽一声,回到正题。
“我之想法,乃散其家人,分派到西川各处,这样既不怕他们聚众造反,也不怕滥杀无辜引得仇恨。”
刘婵将二人的想法结合到了一起,又稍作了一下修改。
“确实如此……”
“我觉得刘婵大人此计甚妙……”众人纷纷点头。
这时,正前方传来一阵铠甲晃动发出的声音,只见张菡星彩般的眸子无比严肃,按着剑走了过来,看样子也不是刚上完厕所。
正在刘婵疑惑之时,张菡将手里的提着的汉子丢到地上,拱手恭敬说道:“大姐,此人在寨门口偷偷摸摸,被我逮到。”
“三妹,就坐。”
“多谢大姐。”
张菡说着,便盘腿落座。
不用想,这家伙一定是张慕派过来的,只是不知道为何如此大胆,竟敢在军营门口晃荡,且听狡辩吧。
刘婵桃花眸微微眯起,看向那汉子的眼神中多了些许寒光。
“汝乃何人,所为何事?”刘婵问那汉子。
那汉子年龄大约在三旬左右,有些不修边幅,听到有人问话的他赶紧抬起头来左顾右盼。
最终,他的目光锁定在了最前面的胡扎上端坐的娇小女童身上,眼神中不可见略过一丝惊艳。
只是听说那刘婵身高和长相都不过十一二岁,今日一见,果真是那美人胚子,瞧那一对泛着秋水的桃花眼,未来定有倾国倾城之貌!
汉子在心底盘算着。
但身旁几十道虎视眈眈的目光,又让他不禁吞下一口口水。
见那人没有反应,刘婵不由得挑眉,正欲再次开口,汉子却急急忙忙地说话了。
“我奉吴义之名,特来向大人贡献情报!”
“吴义说了什么?”
“吴义说张慕近日醉酒成泥,山寨守备不利,大人宜当取之,并有书信一封。”
刘婵接过书信,打开看了一眼,随后露出一个释然的微笑,“这吴义真乃雪中送炭,我正要出兵,便送情报于我。”
“书信上说沿大路无防,沿大路直取山寨便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先回去禀报吴伯,我随后起兵,攻上山寨,盼吴伯与我里应外合!”
“来人,好生招待这位!”
汉子走后,刘婵也解散了谋会,让大家都休息去,明日整军备战。
这时张菡走到刘婵近旁,小心翼翼地说道:“大姐就这么信了?”
“难道不觉得有诈?”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刘婵露出了一个神秘的笑容。
……
山寨。
伴随着雨后土腥味的芬芳,监牢里是一股潮湿的味道,泥水未干的石路有些肮脏。
吴义此刻坐在囚牢冰冷的地上,连茅草都没有,镣铐将他的双腿双脚困住,连头上都套上了木枷。
他晃动着这几套刑具,不禁露出苦笑,他现在倒是像那刑场上的囚犯了。
在外人看来,给一个瘦巴巴的老头子上这么多刑具简直是暴殄天物,他又跑不动!
不过听到他的罪名,也许就不会这么想了。因为张慕给他定的是“谋反谋逆谋国,不忠不敬不孝”之罪。
而起因也很简单……不过吴义不想再回忆了。
他仰天叹气,“真是人世荒唐……”
不过幸好的是,吴义在进入监牢之前,已经用自己最信任的人将情报送到山下,只盼那刘婵速度能快点……
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为官军效力。
“唉,荒唐……”
此时,一道声音传入吴义耳朵,不是刑具链条的声音,而是脚步声。
不一会,监牢大门打开,一个男人走进来。
吴义没有看那人,撇着头道:“张慕,你来了……”
“住嘴,你这素无信义地小人!”张慕破口大骂。
“亏我多年视你如亲人!却是如同那项伯一般吃里扒外!”
吴义呆住了,随后长叹一声,“孩子,你放弃吧,这是我第一次用长者的语气对你说话。我对众人说那玄德公之女的仁善,也并无道理……”
“她比你更适合当领袖……”
“我说的不是这个……”张慕冷笑一声,随后拍了拍手。
一个汉子进来,立刻扑倒在地上。
吴义瞳孔猛地一缩,他知道,最坏的事情发生了。
“此人出寨送情报,被我给逮到了,他把你供了出来。”
“不过你不用担心,他刚才把你的情报送下了山,不过这情报已经过时了……”
“你!”吴义目眦欲裂,好像要生吞了那人。
而那汉子见状,更是谄媚的抱紧张慕大腿,即使张慕用力甩腿也不松开。
“大人要答应我,待抓住那刘婵,便许配给我的傻儿子,完成他的终身大事!”汉子哀求道。
见张慕不耐烦的点点头,汉子才松手,像一个侍从一样卑微地站在张慕身后。
汉子不敢直视吴义的目光。
但是吴义并没有说什么,他的目光黯淡下去,没有了咄咄逼人,只剩下历经万事的沧桑。
“都是为了后代,而非为了一己私欲。着实没有贵贱之分。”张慕评价道。
“除了你……吴义……背叛山寨,理当问斩!”他说着,言语中怨气几乎已经爆发。
“明日将你斩首祭旗……你还有何话可说?”
吴义沉默了一会,问道:“他带的是我的书信吗?”
张慕点了点头,“原文原件送去,并未造假。”
吴义顿时一阵舒然,完成理想的快感从衰老的天灵盖中迸发出来。
他自己知道已经出不了去了。
于是早早的在信中说道:“小女孩,如果我回不去,请代我见证坏人受罚的时刻……”
“我在天上会欣慰的……”
这人世……真的荒唐的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