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江山国色 > 第三百四十二章 选拔精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涿郡演武场。

艳阳高照,树叶不摆,天气格外的闷热。

演武场内三通鼓响后,一排扎着头巾,戴着皮制护胸的郡兵弓手一并举步上前,站在一条白线之后。

这一排郡兵的脸上各个神sè凝重,双目中紧紧的盯着距离七十步后的用草扎成的箭垛。

又是一通鼓响,郡兵弓手各自从革囊抽出箭来,用扳指扣住弓弦上矢。众人皆是一深一浅缓缓调匀呼吸,不少人额上的汗水已是一道道从脸上滑过,但却无人敢伸手去擦拭。

再度鼓响后,郡兵弓手开始用箭连shè,只听咻咻的箭羽破空之声,箭垛上纷纷扎满了箭镞。

“中了!中了!”有人则是大喜。

“差一点。”有人则是脸sè一僵。

但无论如何,每人的神情都是极度关切的。

六矢过后,鼓声再响,众弓手皆是将弓放下,这时他们方才敢伸手擦汗。

之后一旁官吏,左右一个人,手里拿着文书笔墨上前,一一到箭垛之前,记录各人shè箭的成绩。

而弓手们则是纷纷交头接耳议论起来,不过尽管这时人人脸sè凝重,没有丝毫轻松的意思。

在远处一旁的凉棚内,尉迟恭,徐武正穿着一身铠甲,与卢承庆一并喝着酪浆消暑,同时亦等待这弓手的成绩。

不多时,统计官即上前,言道:“禀告两位将军,卢郡丞,郡兵甲字团三十名弓手,成绩已出。”

“念!”徐武将酪浆搁在一旁,身子一直。

“诺,考核用弓一石五斗,距七十步,六矢中三者,为上矢,六矢中两者,为中矢,六矢中一者为下矢,一矢不中者罢黜。三十人中上矢者一共两人,中矢者六人,下矢者十人,一矢不中者十二人。”

“嗯。”徐武将名册拿来看了一遍,签上自己名字,又交给尉迟恭。

尉迟恭扫了一眼,亦签上自己名字,向卢承庆点了点头。卢承庆看完后言道:“中矢者十八人,拔入府军,一矢不中者,择ri再试。”

“诺!”

“换第二批!”

随即鼓声再度响起,得知自己入选府军的士卒,不由是狂喜,而落选之人,不免垂头丧气,不过对于他们而言,还有第二次机会。

在演武场外,上千名未试的郡兵聚集着,亦正各自攀谈。

“贺老刀,你说这开一石五斗的弓,未免太难了吧,你说说看,说说看。”

“谁叫你自个平ri懒得打熬气力,整ri就知惦记者窑子里的姑娘,你二哥说没错,早晚有一ri,你死在姑娘肚皮上。”

“都这时候,贺哥,你还说这风凉话,有什么诀窍,快教教兄弟我。”

“没啥子,诀窍,不过是心手二字罢了。”

“周三六,你说我昨ri听我那弟兄说了,这一石五斗的弓,实在太难了,当年天子为了征辽东,在涿郡募骁果军,亦不过要开的一石二斗,能shè两百步即可,这一石五斗,如何能shè。”

“那你可就错了,听说了吗?咱们尉迟将军,那ri在演武场,拉断了三张三石强弓,最后开得六石强弓,猛人啊。”

“哎,这我咋不知道,人家尉迟将军乃是天上武曲星下凡,也是我们凡人可以比得。我以往在郡兵时,开得不过是一石弓,眼下这一石半的,实在是难啊。”

“你就碰碰运气吧。”

“徐哥,听说这一次分上矢,中矢,下矢三等,以徐哥你的箭术,拿个上矢不过是唾手可得的得。”

“嘿嘿,平ri是如此不错,但也要试过才知道,话先不能说满了。”

“徐哥,你还是这般,如按校尉与我们说了,考核得上矢者,入府军即为上卒,每月可给家里领米二斗,中矢者为中卒,每月领米一斗五,下卒嘛,就只有一斗了。况且听说得上卒的,将来可优先拔为队副,队正,徐哥,以后你可得罩着我啊。”

“哈哈,一世人两兄弟,说什么客气话。有我徐某一口饭,就有兄弟你的。”

而于此同时,在涿郡另一个演武场内,则是近千弩手,在进行考核。

考核大致于弓手相当,也是六矢中三者为上弩,次中弩递推,弩手的标准,则是必须臂开三石强弩,shè一百步以外中者方可。

幽州刺史府内。

温彦博,魏征,卢承庆,尉迟恭,徐武等人一并前来,向李重九禀报这次府军筛选之事。

李重九看完众人各自奉上的报告后,还是相当满意,这一次府军选拔,由原郡兵内部自行选拔,而郡府方面派人监督,双管齐下,不过三ri就将幽州郡兵考核全部完成,效率还是很高的。

李重九言道:“涿郡一万郡兵,有三千余人不第,这些人你们如何安排的?”

尉迟恭抱拳言道:“启禀郡守,不第的三千余人,我们准备择ri再考核一次,就算入选府军的士卒,我们也会再考核一次,以两次成绩之中,择优者录取。”

李重九点点头言道:“如此甚好。但是两次皆不第者呢?若是如此,我军上下不是只以弓弩两道考核士卒了吗?而错过其他良才。”

尉迟恭言道:“骑兵另外筛选之法,容卑职再行报之。”

李重九心中对这等选兵之法,还是觉得颇有不完美之处。他将选兵之事,交给尉迟恭,徐武二人去办,是想让他们先试做出成绩。而他们用弓弩二道考核士卒,确实也是无可厚非,毕竟郡兵一贯是以强弓硬弩作战的。

但如此令李重九不由联想到了历史上的宋军。宋朝的军队,就是以弓弩筛选士卒。

宋军的作战理念就是,番长于马,汉长于弩,制骑以弩。

宋军选拔也以弓弩为主,弓兵分三等,开九斗(宋斤与隋斤不等)弓为一等,八斗二等,七斗三等,弩兵一等为二石七斗,二等为二石四斗,三等为二石一斗。比如大宋中禁军中上四军的天武军,官兵开弓必须为九斗,开弩必须二石七斗。

如此风气之下,因此宋军至上而下,用史书上的话说,就是弓弩娴熟,而刀枪稍练。这一点不仅仅是宋军,明末的明军,以及清末的清军都是如此。

李重九言道:“吾军虽强于弓弩,但必须同时习以步战,作战使得士卒人人敢于争先,刀枪亦不可轻忽。若人人重于弓弩,却无人敢上阵血肉死战,长此以往必成弱军。”

尉迟恭,徐武闻李重九之言,皆是上前请罪,言自己确有不周之处。

一旁魏征言道:“尉迟将军虽有思虑不足之处,但此考核,也不过是汰弱留强之法。至于刀枪棍棒,难有人考核,未免有所弊病。”

李重九知这也是实情,刀枪棍棒有所长,没有一个具体标准,容易为人舞弊,不似弓弩,六矢中三中一,都是众人可见的,权衡的。没办法这就是制度的弊病。

不过李重九仍是言道:“府兵乃是我幽州之jing锐,既要本着宁缺毋滥,也不能缺漏任何良才,凡是长于陌刀,刀枪者,凡事身有所长者,你们经过认可后,报知于我,我可将之拔为府军。”

听李重九这么说,尉迟恭,徐武当下都是领命而退。

最后经过这一番筛选,李重九从三万五千余郡兵番兵,以及高,罗二人降军之中,挑选两万五千人加入府军。

府军之中,自然是待遇优厚。

上卒每月可有两石之米,换在若没有青壮男子的家庭,这米粮足以让一家三四口,衣食温饱。至于中卒,一石五斗,也算可以渡ri,不过至少家里人吃饱肚子还是可以的。至于下卒一石,就是十分勉强了,家里人必须另外找些生计。

此制度现在虽听起来,不甚理想,但比之当时大隋府兵,已是天上地下。要知道幽州府军待遇相当于半雇佣军。而当时隋朝府军,只是享有免役的优厚,除了战斗获胜之外,没有其他任何收入。

这也是为何到了唐时,府兵军户渐渐破产,导致府兵制度崩溃的原因之一。

至于其余,尽数汰为乡军,而高句丽,契丹降卒一万余人皆是编入乡军,另外又从地方募集了一定乡兵,乡兵亦抵达两万五千之数。

乡兵的优厚,就是给与两人名额的,两年税赋减半,应征两年。李重九对于乡兵则是采取义务兵制,规定幽州内男子成丁之后,皆必须入乡兵轮替。

乡兵不同于郡兵,于各县就近入籍,于各地作地屯垦,乡兵每五ri中选一ri练兵,每一个月中可有五ri回家省亲。并且乡兵不归幽州刺史府统辖,而是归于六郡都尉,副都尉掌管。

至于府军,李重九命令王马汉为翊卫大将军,万胜军,突骑团,以及三千汉军骑兵,一共九千兵卒一律编为翊卫军屯扎于御夷镇。

薛万彻,薛万述分别为鹰扬郎将。

尉迟恭为武卫军大将军,率领一万武卫军,坐镇于涿郡蓟县。

昙宗为骁卫军虎贲郎将,率三千骁卫军,驻扎于上谷郡易县。

乌古乃为骁卫军虎贲郎将,率三千骁卫军,驻扎于安乐郡密云县。

府军分为翊卫,武卫,骁卫三军,虽是驻扎四地,但是彼此距离都不远,必要时,可以随即增援边境各郡战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