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一月初八,立冬。

一向自苦寒见长的辽东已是接连下了三天大雪,本就不算齐整的道路也变得泥泞难堪,极其不利于行军。

纵然如此,锦州城的气氛也谈不上\"轻松\",城门外的士卒们仍是在一丝不苟的检查着来往百姓,绝不会轻易放任何一名可疑之人入城。

凡是在辽东居住过一段时日的都知晓,建州女真一向桀骜不驯,对于大明的野心昭然若知,遑论前段时间刚刚吃了一场败仗。

只怕一场血雨腥风的\"报复\"已然在酝酿之中,野心勃勃的女真大汗皇太极随时有可能兵临城下。

也正因如此,锦州城的军民百姓丝毫没有因为前段时间的胜仗而沾沾自喜,甚至无暇理会即将到来的年关,只是提前采买完应用之物后便回到家中,减少外出。

毕竟不提虎视眈眈的建州女真,光是辽东内部,也是\"暗流涌动\",纷争不断。

...

...

位于锦州城正中的巡抚署衙,此时正一副人头攒动的模样,数量不菲的差人干吏进进出出,脸上的表情皆是有些凝重,一股令人窒息的压力感也是扑面而来。

进至署衙深处,占地颇广的院落中更是有不少甲胄齐全的士卒在来回梭巡着,脸上的表情很是凶狠,手中紧握的刀剑也是微微出鞘,为空气中平添了一分肃杀之感。

官厅门口的屋檐之下,一位身着官袍的武将望着周遭这些甲胄齐全的士卒,脸上不时露出艳羡之色。

他知晓,这些人乃是辽东巡抚毕自肃的\"标营\",无论是吃穿用度亦或者战斗力都是远胜寻常士卒。

就在武将仔细打量这些士卒的同时,于院落中来回梭巡的士卒们也在打量着这位瞧上去极为面生的武将。

不同于众人印象中的混不吝,这名武将于此地已是被\"晾了\"将近小半个时辰,但其脸上却依旧没有半点不耐烦之色,身姿也是挺拔,好似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一般。

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从这名武将身上穿着的官袍来看,竟然仅仅是一名正六品的\"都司\",算作大明军中低级的军官,官职还在游击将军之下。

若非其人来自\"宁远城\",只怕连巡抚署衙的大门都进不来,更别提得到巡抚大人的亲自接见了。

\"左都司,巡抚大人有请。\"

不知过了多久,威严肃穆的官厅中终是走出了一名吏员模样的中年人,在武将有些惊喜的眼神中行至其身旁,不平不淡的说道。

\"有劳了。\"

闻声,武将便是赶忙将四处打量的目光收回,微微躬身之后,便是跟在吏员的身后朝着心心念念多时的官厅而去。

在军将被\"冷落\"的小半个时辰中,他曾亲眼见到一众身着各色官袍的文官及身材魁梧的武将进至官厅中,迟迟未见离去的身影。

纵然如此,被称作\"左都司\"的武将也没有丝毫怯场,草草整理了一番身上的官袍之后,便是昂首迈进了官厅之中。

他于辽东从军多年,平日里也多是穿着甲胄,突然穿上官袍,还真有些不习惯。

进至官厅中,略微适应了一下有些昏暗的光线之后,武将便是朝着正中的文官躬身行礼:\"卑职宁远卫辽东都司左良玉,见过巡抚大人。\"

此话一出,本是有些嘈杂的官厅瞬间变得鸦雀无声,就连埋首于案牍后批阅奏本的文官也是悄然抬头,脸上涌现了一抹讶色。

宁远卫的辽东都司?那便是祖大寿的人了。其人不好好待在宁远城中,怎地跑到了锦州城?

难不成,其人是因为感觉到了辽东这悄然变换的局势,准备\"弃暗投明\",赶在\"辽东将门\"树倒猢狲散之前,重新寻一个靠山?

一念至此,辽东巡抚的眼眸中便是涌现了些许不耐之色,朝中有奸臣也就算了,怎地军中也有这等投机倒把之人?

好半晌,案牍之后的辽东巡抚方才深吸了一口气,微微收敛了心中有些复杂的情绪,毫无感情的开口:\"今日前来锦州,所为何事?\"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没有直接回复辽东巡抚的问话,颇有些桀骜不驯的武将反倒是迎着在场诸多文武官员异样的眼神,用唐朝诗人李贺的诗句诉说了今日出现在此的用意。

哼!

见这武将果然是为了\"改换门庭\"而来,辽东巡抚心中的不喜之色更甚,但见眼前的武将生得魁梧,身上又有一种莫名的气质,便重新将不满咽下,转而问道:\"既如此,你手中有多少可战之兵。\"

锦州作为辽东防御女真鞑子的屏障,可不缺\"志向高远\"的校尉士卒,毕自肃之所以在百忙之中接见这位远道而来的\"宁远卫都司\",也是看在其手中可战精兵的份上。

若是这左良玉能够带领麾下的士卒一同改换门庭,重新听从朝廷调遣,自己纵然给他这个机会,又有何妨?

只是区区一辽东都司,官职甚至在游击将军之下,其麾下又能拥有多少可战精兵呢。

\"回督抚大人,卑职麾下尚有精兵两千,随时听从巡抚大人的调遣。\"

哗!

此话一出,本是鸦雀无声的官厅顿时一阵哗然,文官反应尚还迟钝些许,在场的武将皆是瞠目结舌,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就连辽东巡抚毕自肃也是猛地瞪大了眼睛,呼吸为之加速。

依着大明兵册及嘉靖年间形成的旧制,官阶在游击将军之下的都司理论上能够领兵两千,战事吃紧的时候或可扩大到三千之数。

但大明卫所受制于\"军饷\"等缘故,士卒缺额乃是屡见不鲜之事,一般能够有兵册的三成便足以交差。

若是能够达到兵册上的五成,便能称得上一句\"兢兢业业\",但眼前的左良玉麾下竟然能够有两千可战精兵,而且还是在祖大寿的眼皮子底下?

虽然这个数字有些荒诞,但毕自肃却笃定眼前的武将不敢哄骗于他,毕竟其中内情,稍加探查便可水落石出。

一想到面前这武将手中竟是握有两千野战精锐,纵然是辽东巡抚毕自肃也不免呼吸急促,心中的些许成见也是随之消失的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