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罗克这段时间的关注点没有在汽车上,自从去年莱特兄弟在巴黎进行飞行表演之后,欧洲掀起一股航空热,各国政府也终于开始正视飞机这一新生事物,莱特兄弟也因此获利颇丰。
和莱特兄弟的飞机相比,尼亚萨兰的飞机更加稳定,航程更远,飞得更高也更快,所以是时候展开对莱特兄弟的竞争了。
就在一个月前,《每日邮报》就开始造势,希望有人能架势飞机穿越英吉利海峡,《每日邮报》愿意为第一个做到这一壮举的人提供1000英镑奖金。
这是很大一笔钱,英国现在的中产阶级,每年的收入也就是一百镑多点,所以很多人被这个奖励吸引,带着自己制造的飞机来到英吉利海峡,准备挑战这一记录。
不过其他人赢得这个奖励的机会并不大,《每日邮报》之所以设置这个奖励,其实目的就是在为尼亚萨兰的飞机走出国门做准备。
五月中,尼亚萨兰航空研究所派出的飞行团队抵达法国佳莱,准备从佳莱出发飞跃英吉利海峡。
飞行团队使用的是尼亚萨兰去年测试的“强风”式飞机,当时射击协调器还没有研发成功,飞机上要安装机枪还要增加一个射手,现在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但是航空研究所依然使用去年的机型进行挑战。
没办法,“强风”式飞机挑战飞跃英吉利海峡,是为了争取来自欧洲各国的订单,航空研究所肯定不会把所有压舱底的技术都拿出来,“强风”式飞机的表现,只要比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三号”更好就行了。
团队的带队负责人叫斯图尔特·科菲,他本来就是法裔,这一次回到法国,也算是荣归故里。
不过法国对待斯图尔特·科菲却并不友好。
此时的佳莱,已经有数个来自世界各国的飞行团队,准备挑战飞跃英吉利海峡,其中就包括莱特兄弟的妹妹凯瑟琳·莱特。
其实和莱特兄弟相比,凯瑟琳·莱特的名声丝毫不逊,女性身份更是为凯瑟琳·莱特带来了更多噱头,这一次凯瑟琳·莱特来到欧洲还是为了兜售莱特兄弟研发的“飞行者三号”,为了制造更大的影响力,凯瑟琳·莱特甚至雇佣了一支摄影队伍,多家来自欧洲和美国的媒体也终日围绕在凯瑟琳·莱特的身边,甚至还包括英国的《每日邮报》。
这让斯图尔特·科菲非常不满意。
“不要逼我找勋爵,你们在报道的时候,多多少少也应该关注一下我们自己的团队吧!”斯图尔特·科菲找到《每日邮报》的记者埃迪·约翰斯顿,直接向埃迪·约翰斯顿表达自己的不满。
“斯特尔特先生,你该知道,读者并不愿意知道来自遥远南部非洲的飞机有多神秘,更愿意看到一位女士驾驶着飞机翱翔蓝天,所以不能怪我们不关注你的团队,而是读者喜欢看到和凯瑟琳·莱特有关的消息——或者,你也可以找一个女性驾驶员,我保证,明天就会有无数的媒体来采访你。”埃迪·约翰斯顿也没办法,很多读者根本不关心南部非洲是在世界的那个角落,凯瑟琳·莱特这样的女性才是媒体的宠儿。
“能不能飞过英吉利海峡,还是要靠技术说话,而不是在镜头前搔首弄姿——”斯图尔特·科菲很生气,所以就有点口不择言。
就在不远处,凯瑟琳·莱特正被一大群记者团团围在中间。
能看得出来,凯瑟琳·莱特对于应付媒体很有心得,和记者们相谈甚欢,不时有阵阵笑声传来,这和尼亚萨兰飞行团队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
其实尼亚萨兰的飞行团队是刚刚抵达佳莱,飞机都还被蒙皮包裹着看不清真容,所以被媒体忽视也是理所当然。
“哇,看样子这位先生对于飞跃英吉利海峡很有信心——”旁边传来一个带着调侃的轻浮声音,是同样准备飞跃英吉利海峡的飞行员休伯斯·莱瑟姆。
“我当然对我的团队很有信心,你有什么意见吗?”斯图尔特·科菲表情冷漠,对于不想干的人,斯图尔特·科菲从来都缺乏耐心。
“哈哈哈哈,真好笑,我都不知道你们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甚至我都怀疑你们是准备怎样飞跃英吉利海峡,听说南部非洲有很多华人,你们不是想坐着风筝飞过英吉利海峡吧——”休伯斯·莱瑟姆哈哈大笑,好像是听到了最好笑的笑话。
“现在笑声有多大,倒时候你的脸就会有多疼!”斯图尔特·科菲不废话,抬手叫过来两名保护伞公司的保安人员。
航空实验室的飞行团队来到法国,负责安保工作的当然就是保护伞公司。
在欧洲,保护伞公司使用的雇员就是清一色的白人,其中有很多都是来自俄罗斯帝国的哥萨克人,这些哥萨克人身体强壮,不畏生死,虽然纪律性稍差,但是不喝酒的时候还是挺靠谱的。
和哥萨克相对的,是自律性最强的德国人,别看在非洲,南部非洲和坦葛尼喀之间冲突频繁,但是在欧洲,保护伞公司还是雇佣了很多德国人。
德国人也并不介意为保护伞公司效力,在德意志联邦统一之前,日耳曼人就是最好的雇佣兵,欧洲爆发的很多次战争,都有日耳曼雇佣兵的身影。
保护伞公司为飞行团队配备的安保队伍,德国人和哥萨克人各半,在执勤的时候,也多是德国人和哥萨克人相互配合,这样能最大程度培养雇佣兵们之间的默契。
“先生,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人高马大的哥萨克雇佣兵瓮声瓮气,满是刺青的光头令人望而生畏。
“请这位先生离开这儿,这里不欢迎他!”斯图尔特·科菲没耐心,他是尼亚萨兰航空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在尼亚萨兰,就连鲁道夫·狄赛尔都要给几分面子,所以根本不在乎休伯斯·莱瑟姆这样的路人甲。
“混蛋,你真是太无礼了!”休伯斯·莱瑟姆脸色涨红,作为一名受人追捧的飞行员,休伯斯·莱瑟姆以前从来没有遭受过这种待遇。
“先生,请你马上离开这里。”制服整齐的日耳曼雇佣兵彬彬有礼,不给休伯斯·莱瑟姆发作的机会,宽大的身板挡在休伯斯·莱瑟姆和斯图尔特·科菲之间,手就按在腰间的枪柄上。
“这里是公众场所,我有权利待在这里——”休伯斯·莱瑟姆据理力争。
日耳曼雇佣兵不废话,和身旁虎视眈眈的哥萨克雇佣兵交换了个眼神,然后一人一个胳膊架起休伯斯·莱瑟姆就走。
“混蛋——”休伯斯·莱瑟姆用力挣扎,然后就被哥萨克雇佣兵用胳膊夹住头。
天知道休伯斯·莱瑟姆感受到什么,反正休伯斯·莱瑟姆马上就悄无声息。
埃迪·约翰斯顿还不习惯尼亚萨兰人的霸道,所以被眼前的事惊得目瞪口呆,居然下意识的抬手想叫摄影记者过来。
“打住吧,我找你可不是让你报道这种糟心事!”斯图尔特·科菲简直愤怒,埃迪·约翰斯顿的行为实在是太不职业了。
一点都没有兄弟单位的友好感情。
“哦哦哦,抱歉,休伯斯·莱瑟姆可是一位着名的飞行家——”埃迪·约翰斯顿好心提醒,就算《每日邮报》不报道休伯斯·莱瑟姆遭到的粗暴待遇,也肯定会有其他媒体大肆炒作。
“呵呵,没关系,明天就不是了——”斯图尔特·科菲冷笑,休伯斯·莱瑟姆这种水平,在尼亚萨兰最多就是个试飞员,连飞行员都算不上。
这一次飞行团队来到佳莱,一共带了三名试飞员,个个都有丰富经验,每个人都已经积累了近百个小时的飞行经验。
考虑到这个时期的飞机性能,所以这三名试飞员,个个都比休伯斯·莱瑟姆更有资格被称为“飞行家”。
当然了,要飞跃英吉利海峡,一名飞行员就够了,之所以带三个人过来也是为了保障万无一失,其他准备飞跃英吉利海峡的团队,最多就是十几个人,一名飞行员一架飞机,尼亚萨兰航空研究所的团队却有足足近百人,飞机都带了两架,还携带了备用发动机。
所以尼亚萨兰航空研究所这边的动静就有点大,当工作人员准备去除“强风”身上的蒙皮时,连凯瑟琳·莱特的目光都情不自禁被吸引。
“强风”式飞机还是双翼机,当看到“强风式”飞机的真容时,连埃迪·约翰斯顿都下意识有个叹息。
这一次来试图飞跃英吉利海峡的飞机,全部都是单翼机,单纯从外表上看,确实是比“强风”更漂亮。
“强风是我们尼亚萨兰目前最先进的飞机,航程超过五百公里,最大飞行速度两百公里每小时,不用说从佳莱飞到坎特伯雷,从巴黎飞到伦敦都够了——”斯图尔特·科菲得意洋洋的介绍“强风”的具体性能,根本就没在意埃迪·约翰斯顿是否感兴趣。
标准的直男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