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李昭之前所说的那样,他完全没有延长战事的打算。
况且,眼下秦军的各路兵马皆已到位,兵戈齐备,士气高涨,没理由避而不战。
在李昭抵达幽州的第二天,秦军便如潮水般涌出大营,主动向东胡逼近,摆开一副决一死战的架势。
刘程元得知后,心中顿时狂喜不已。
他一边匆匆披上甲胄,一边吩咐麾下将领:“快!快点去联系胡人,告诉他们,我大燕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出兵。”
陈闻欣却不像刘程元那般兴奋。
他稍有些诧异,凝声道:“看来秦帝颇有信心,竟然选择主动出击。”
城内粮草有限,今日若大举开战,对燕军来讲自然是一件好事。
陈闻欣也开始着手调度兵马。
然而,过了许久,预想中的大战并没有爆发。
此时,达里图站在高处,远远注视着前方乌压压一片、数不清的秦军。
具体数量他不知道,大概估算了一下,禁军、刀盾兵、长枪兵、重甲陌刀兵、斧兵、骑兵、弓弩手等各式兵种加起来,总共应该不下二十四万人。
若算上秦军大营里的留守兵马,真实数字可能更加骇人。
当大军有序排开,列阵整齐,场面更显宏大且震撼。
达里图生平第一次,在战场上碰到如此庞大的兵力,心中不免有些犹豫。
他倒不是畏惧,而是在计算一旦开战,东胡会损失多少士卒。
根据以往和秦军战斗的经历来看,毫无疑问,死伤绝不会在少数。
草原和大秦人口基数相差过于悬殊。
达里图此次带来了十七万铁骑,即便损失了一半,也无疑是伤筋动骨、元气大伤。
此刻开战,是否真的划算呢?
似乎知道达里图在想什么,哈布其克道:“秦军兵力众多,每日粮草消耗甚大;秦帝必然会急着强攻幽州城,大汗可静待时机。”
哈布其克的意思很简单,利用高大坚固的幽州城,不断地消耗秦军的兵力和粮草。
燕军虽然野战不行,但坚守一两个月应该没什么问题。
反正死的又不是东胡士兵。
待秦军疲惫,或士气衰落,再和燕、赵两军携手,一举灭之!
达里图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于是下令后撤,脱离了秦军兵锋。
既然暂时不打了,总要找点事情做。
达里图环顾了下周围的将领,见不少人眼神灼热,有的甚至哈喇子都流出来了。
他随即哈哈一笑。
广袤的河北平原,对东胡来讲简直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数不清的金银珠宝、貌美的年轻女子,以及各式各样的铁器,皆是东胡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如今来都来了,怎么可能空手而归。
达里图当即下令,命哈布其克继续带兵驻扎在幽州外围,负责监视秦军动向。
阿奴汗、塔尔古金、合木池等人各领一军,分头扫荡河北各城。
此举一方面是为了劫掠,另一方面是要引出秦军小股兵马。
如能寻机将其消灭,也可从侧面减轻幽州燕军的压力。
.....................................
直至中午时分,秦军这边,确定了达里图暂时无意开战。
李昭佯装大怒,当着一众将领的面,痛骂达里图胆小懦弱,早晚必将沦为秦军刀下之鬼。
之后秦军逐渐退回了大营。
翌日,拂晓。
由卫国公石艾指挥攻城。
为防备东胡人骤然来袭,韩振叶、潘有霖、陈禄等一众将领,各自带领步骑,在周围游弋戒备。
大批抛石车、井阑战车等重型军械,在士兵们的推动下,缓缓移至幽州城下。
弓弩手有条不紊的为床弩安装箭矢。
上方的刘程元见此情景,心情异常的糟糕。
他多次派人去催促达里图出兵,对方均称时机未到,建议他耐下心来。
刘程元又不是傻子。
很容易猜到对方的意图。
同时,尽管刘康为高和、陈渭清二将,增兵到了一万人。
可他们见东胡人没有出兵,便立刻躲得远远的,一口气后退了百余里。
刘程元既气愤又倍感无奈。
除了伤残之人,整个幽州城内,真正能战斗的士兵仅剩三万余人。
此外,锦州守将严汐图麾下,尚有一万余燕军。
刘程元一度萌生出了弃城而走,去辽东另谋生路的念头。
可心中的不甘,终究占据了上风。
“殿下,秦军马上就要攻城了,你先去躲一躲吧。”一旁的陈闻欣面无表情道。
刘程元尚未有动作,耳边便紧跟着传来轰鸣的战鼓声,以及震天的杀喊声。
一块块巨石划破天际,带着毁灭性的力量狠狠地砸向城墙。
箭矢如乌云压顶,遮天蔽日。
数量之多,令人瞠目结舌,仿佛要将整个战场都覆盖在死亡的阴影之下。
秦军每一次攻城,必然要携带大量的猛火油罐,此次同样不例外。
在抛石车的作用下,它们如同被赋予生命的火龙,瞬间腾空而起。
城墙上,火油四溅,烈焰熊熊。
被砸中或波及到的燕军士兵,他们铠甲被烧得通红,皮肤也被烤得焦黑,嘴中不断发出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场面惨不忍睹。
几乎在片刻间,燕军被彻底压制。
一名士卒在掩护刘程元走下城墙时,脖子突然被箭矢洞穿,直直地倒在了刘程元面前。
刘程元被吓了一跳。
几块大盾急忙将他护住。
城墙上方被肃清后,石艾果断抽刀向前,一声怒吼。
“杀!”
一批批秦军将士扛着云梯,快速冲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