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就轮到了最受国内瞩目的奖项,诺贝尔文学奖。
10月11日13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颁布。
“我宣布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是来自华国的莫大师。”
“他将幻想、现实、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由他创造出的世界不禁让人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上的融合,同时又在传统文学与口头文学中找寻到一个出发点。”
“让我们恭喜他!”
随着主持人颁奖词的结束,已经得知领奖结果的莫大师,没有丝毫意外地从候选席上站起来。
他西装笔挺地从典瑞诺奖评审委员会委员长手里接过了这枚代表着文学领域最高奖的象征。
现场顿时响起如雷般的掌声。
这也是这届诺奖评选最有悬念的奖项。
而作为本次夺奖热门岛国作者村上春树,则再次与本届诺奖失之交臂。
这是因为他曾多次获取过提名,这次无疑是他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岛国媒体甚至已经在国内准备好盛大的庆祝活动。
但此时无数人都愣住了,手里准备庆祝的香槟也不香了,似乎一切都在此刻破碎。
但在华国,无数欢呼声出现在神州大地的每一处。
两个国家完全呈现截然相反的变化。
至于最后一项经济学奖,由于奖项不在本地,而是在遥远的诺威,受到的关注稍微比之前小一些。
很快,随着时间的过去。
诺奖得主的热度似乎已经慢慢消减。
但新的热点事件似乎又开始了。
秦晤士报在诺奖热度在顶点即将下去的时候,忽然在专区发表了一则寻人启事。
“跟随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伯特一起来找寻帮助过他的本科生吧!”
标题本身就极具吸引力,诺贝尔奖和本科生两个原本亳不相关的事情就这样结合在一起。
标题下,记载着媒体采访罗伯特一些内容,每一句话基本上都是他当时自己说的话。
但组合起来,不知道为啥就有种很奇异的感觉。
“我和布莱恩只是合作关系,不存在谁帮谁的问题。”
“另外华国本科生Lu帮我补齐了诺奖最后一张拼图,他对我帮助很大。”
趁着诺奖的热度还没过去,这件事在国外引起了一些反响。
但由于故事的主人公迟迟找不到,当事人也没有出来发声,事情得不到进一步的后续发展,所以很快便没有后续了。
但随着国内有人翻墙在国外的网页上偶然看到了这条新闻视频,随后传到了国内。
彼时,莫大师获得诺奖的事件在前,华国本科生帮助诺奖得主的事在后,国人所需的被认同感被放大到了最大。
于是,新闻视频消息传到国内引起了全网寻找Shixian Lu的热潮。
“今天,你找到路吗?”迅速成为了未来一周内的热词,而且还在迅速爆红中。
就连陆时羡可能也没有想到,自己曾几何时也成为了类似“你妈妈喊你回家”和“真香定律”的男主角。
不过,就算他知道了可能也不会在意。
这种出名极具偶然性,大多都是昙花一现,更何况全华国同名同姓的人太多了,准确找到他的可能性实在不大。
于是,诺奖的风波终于就这样结束了。
时间慢慢来到了11月。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陆时羡再度以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cell》上发表了论文。
而他们的第三次论文也早就写好,等着适时的时候再行投稿。
他的精力再度投入到还未完成的事业中去。
“关于植物在应对病原体入侵的机制研究上,我们虽然连续发表三篇重量级论文,但在某种程度而言,它们实际上是属于同一个内容。”项目组会议室,陆时羡正在主持组会。
尽管凭借之前的研究成果,他早已经申请结题。
但本着严谨的态度,他还是选择在延期结束前,争取将后续的研究做出来。
“但我在参与到第三组的研究中时,发现植物在应对病原体入侵失败之后,这并不意味着植物最后的结局。”
“那些防御失败者会与病毒慢慢适应,然后催生出一种别样的应激机制。”
“我想这是我们接下来需要去了解的,接下来我将在这个方向上进行一些研究工作的安排。。”
陆时羡说完,会议室里再度充满了鼓掌声和敬佩的眼光。
“oh,No!我还以为我即将迎来的是假期。没想到还是做实验。”
“陆,难道你不需要给自己放个假,好好休息一下吗?”说话者是塞拉,
除了兰伯特之外,其余人都赞同的点点头。
在他们眼中,陆时羡对于实验和研究简直是痴迷甚至是废寝忘食。
而且,过去一段时间里,他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以及业余时间来进行研究,基本都是处于超载的状态下。
说实话,也确实需要休息一段时间了。
陆时羡望了望会议室里所有成员有气无力的样子,立马反应过来。
好吧,这还能怎么办呢?
他似乎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所以,当然是选择放假了 。
“好了,那就全员休息三天吧,大后天大家再见面。”
随着陆时羡的声音落下,会议室里响起惊喜而又愉快的声音。
缓缓走在戴维斯的农田小泾,吹着野外的习习凉风,他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悠闲了。
没错,他也跟着放假了。
成员都不在,他一个人去实验室也没用。
这不是他一个人就能搞定的东西。
他也算想通了,虽然还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就要离开。
但他是真的没有必要在时间本就不充裕的情况下强求。
他的最初目的早已经完成,剩下的就随缘就好。
很快,在陆时羡签证时间的最后一个月。
第二篇已经成功刊发。
而第三组的论文《关于植物与病原物协同进化的基因调控机制》再度投递到《cell》编辑部。
此时,编辑部的人也慢慢发现了问题。
似乎这个研究团队是早有预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