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皇上,秦相的折子到了!”
黄兴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一个盒子,看着有点分量,盒子上面放着一封折子。
皇上以为赵瑾澜给他送的当地小吃,撇了一下嘴,把折子扔在一边,先打开了盒子。
盒子里并没有他想象中的美食,而是一盒子的纸,上面写满了字。
皇上有点失望的拿出盒子里的纸,下面是一个沙盘,做的很精巧,盒子的四壁也有类似雕塑的东西。
皇上想抱起盒子看看怎么打开,盒子有点沉,他抬头看了黄兴一眼,黄兴赶紧解释。
“皇上,奴才没有打开过。盒子外面是个箱子,宫门口的侍卫打开箱子后就取出了这个盒子。
盒子有点沉,侍卫帮奴才拿到门口的,奴才没有打开。”
翻转了几下,皇上就找到了打开盒子的机关。
“黄兴,把托盘拿走。”
皇上把盒子放在桌上,抓着盒子的两边往外掰,底板翘起,然后随着四壁被掰开而下沉,最终打开成了一个类似雕塑群的沙盘。
沙盘上一条蜿蜒的蓝色曲线,样子像张开手掌的虎口,代表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的线段比较粗,表示这一段已经疏通,开始通航。
还有一些比较细的线条上面画着圈圈,表示淤堵断航或者尚未连接到主河道。
皇上的手指从大兴城出发,沿着通济渠往东北方向,手指停留在洛阳,然后继续往东北一直到了涿州。
另一条线往南到了盱眙,从盱眙再到山阳,经扬州和吴州到余杭,皇上心潮澎湃,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靠国库是不可能完成的。
又仔细的把沙盘看了一遍,皇上才打开刚从盒子里取出的纸看起来。
大约一炷香的时间皇上才把折子和十几页纸看完,沉思了一会,他提笔写信,写了一半又停下了。
“黄兴,传旨,让秦明和夫人回京,让煜捷兄弟几个也一起回来!”
“遵旨!”
“请战王和凌王进宫,还有宋寒、罗竟海、沈乾丰、熊天佐。”
“是!”
一个月后,除了刘煜初,其他的人都回京了,皇上再一次召集各位王爷和重臣讨论疏通河道的事情。
从辰时入宫讨论到午后,皇上全程心不在焉,还不时的给秦明一个白眼,战王心知肚明,其他人莫名其妙。
虽然大家都已经习惯了皇上的不正经,可还是觉得这个场面有点过于诡异了。
大家讨论的重点和秦明之前送回来的折子上写的观点完全背道而驰,皇上越听越心烦。
宋寒和罗竟海也从一开始的兴奋到谨言慎行,到沉默不语。
虽说大周富庶,可如此浩大的工程,只怕是掏空国库也建不起来,他们已经用眼神否定了这件事,最起码不能如此大规模的动工。
皇上没有批复秦明的折子,秦明也不敢贸然说赵瑾澜的主意,眼看皇上不耐烦了,他只好安慰皇上。
“皇上,此事繁杂,还需从长计议,都午时了,皇上也该用膳了,午饭后再议吧!”
“好吧,飞扬,朕今天去你家吃饭,朕也该去看看安西侯了。”
全程看戏的九皇子看他爹又要去安西侯府蹭饭,和战王交换了个眼神,呲着牙看他爹的笑话。
皇上瞪了九皇子一眼说“七哥,你也一起去吧!”
战王站起来边整理衣服边说“臣就不去了,宫里也做了饭,都走了,饭谁吃?”
凌王白了战王一眼,但也没说什么,站起来往外走,皇上却反应过来了,转头看秦明,秦明不说话,皇上又瞪九皇子。
“你师父来了你也不说一声,找打呢?”
九皇子过来扶着皇上的胳膊笑嘻嘻的说“爹,您是不是很久都没吃过我师父做的饭了,嘻嘻,还是我师父心疼您,天大地大哪有您龙体康健的事儿大,我师父好吧?”
九皇子已经长得比皇上都高了,可随时拍师父马屁的习惯却一点没变,皇上一脸嫌弃的给儿子翻个白眼,让儿子搀扶着往外走去。
“快走,吃饭去,朕早就饿了!”
“臣等告退!”
皇上头都不回的说“一起去吧,这丫头从来都不会正经说事,边吃边说吧!”
赵瑾澜还是一身淡蓝色男装,头发在头顶简单的梳成一个发髻,用翠玉发箍束住,发尾自然的飘散着,跟几年前相比,赵瑾澜好像长高了。
看着远远走来的赵瑾澜,皇上的鼻子有点酸,他跟赵瑾澜总有一种亲人的感觉,这种感觉,除了很多年前舅舅全家葬身火海时有过,再就是皇叔离京时有过。
这丫头太小心眼了,从那次因为楚江南闹得不开心之后就不肯进宫。
五哥回京后,她就和秦明离开京城,一两年回来一次,去静安寺待几天就又走了。
“见过皇上!”
皇上翻个白眼“你舍得回来了?”
身后跟着这么多臣子,赵瑾澜只能当做没看见皇上的小脾气。
“皇上,您辛劳半日,来尝尝这些菜可还合您的口味?”
这还用人提醒吗?
皇上和战王就像是饿了好多年一样,路过的时候从烤架上拿过一只烤羊腿,张嘴就是一口。
“嗯,味道不错!”
“各位,都是熟人,不必客气,随意!”
赵瑾澜今天准备了涮锅和烤羊肉,还有几个爽口小菜,看着色味诱人。
更诱人的是远远就闻到的一股桂花香,不用说是赵瑾澜亲手酿的桂花酒。
战王亲手给皇上斟满了酒“皇上,尝尝,五哥生辰,我就喝了几杯,丫头,今天这桂花酒应该管够吧?”
“王爷,下午还要议事,您喝醉了怎么议事?”
“本王年龄大了,议了半天的事已经腰酸背疼,下午再议半天...明天你就要参加本王的葬礼了。”
“吱!”
喝了一杯酒,战王又说“趁着吃饭你赶紧把事情说清楚,别浪费本王的时间。”
“嗯嗯!”
皇上端起酒杯和战王碰了一下“朕就这个意思!”
众大臣看着大周第一坑人组合一唱一和的样子都在心里暗暗发笑。
赵瑾澜转身对正在烤全羊的蓝风说“蓝风,你还说时间长了没进京,皇上和王爷肯定特想我,你看,他们就是这么想我的,以后我再也不进京了!”
“好。”
蓝风还是一如既往的惜字如金。
皇上吃了一口肉,翻了个白眼,却看见凌王去而复返。
“三哥,快来,吃肉!”
凌王面无表情的坐下,还是很嫌弃皇上和战王的不正经,不过他现在也不敢随便找皇上的麻烦了,当着这么多人,万一他撂挑子,御史又要弹劾他逼宫了。
“师父,我来帮你。”
“蓝风在烤肉,涮肉都是御厨切好的,你要帮什么忙,帮我吃啊?”
“帮你吃就算了,师父你快坐下吃吧。”
“今天不许你吃饭!
跟着议事议了半日,还让你爹顶着一脑门子火吃饭,该饿你三日!”
九皇子苦着脸装可怜“师父,朝臣议事,我不好说话的。再说了,皇兄们都没说话,哪就轮到我了。”
赵瑾澜若无其事的说“那就从平王开始吧,现在也是议事,不讲什么食不言寝不语。”
刘煜捷看向皇上,皇上点点头“说吧,有什么说什么。”
“父皇,我觉得这个规划很好,儿臣本来就在负责洛阳行宫建设,目前行宫建设的这么顺利和材料运输渠道通畅分不开。
行宫规划的时候,宇文先生和陈国公也多次说过,大周的版图已经改变,大兴城作为大周都城的位置已经太偏了。
大兴水利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来的,儿臣从头到尾参与了宇文先生组织的论证,知道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也知道此事耗费巨大。
只是儿臣没什么好办法解决银钱的问题,因此,上午的议事...儿臣无话可说。”
刘煜宸接着说“父皇,儿臣有些想法,但还是觉得不太成熟...罢了,我现在说出来大家共同参详。
由宇文先生主持规划的这条河道并不是完全的新建,有差不多一半的水域是在原有河道上疏通、拓宽,所费银两不及新建那么大,我想能不能分时分段修建,这样朝廷的负担要小得多。”
“我也同意二哥的说法,前几日宋尚书就让我和左右侍郎还有几个执事大致核算了一下,整条河道一起动工兴建,所费银钱浩大不说,征集民夫也是个问题,父皇已经多次强调不许劳民伤财了。”
刘煜珩说“四哥言之有理,我们当然知道兴修水利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所以此事不能急。
我觉得二哥的办法比较可行,分段,分时分别修建,减少国库的负担。”
六皇子说完,几个人都看着九皇子,九皇子先笑了一下说“诸位兄长言之有理,可是...我师父说这项工程耗时耗力,不能动用国库的银子!
虽然大周已经实现了天下一统,可这意味着吃饭的嘴更多了,要花钱的地方也更多了,如果动用国库的银子兴修水利,国库耗尽也不一定能修完,那咱们修这条河道有什么意义呢?
爹,您说是不?”
皇上故意说“你说得对,利国利民的好事,又不让国库支出,那这个钱谁出?你师父出还是你出?”
九皇子像是被开水烫了,一下就跳起来了“爹,您讲不讲理?您都说了是利国利民的事情还让我师父出钱,跟我师父有什么关系?”
“那就是你出钱!”
“行,我出,我明天把我所有的衣服鞋袜都拿到大街上去卖,卖的银子拿去给您修河道!”
战王笑着说“皇上,小九儿这是说您不公平呢,其他几人都有王府,只有小九儿还住在他师父家。”
“小九儿,你拿钱疏浚河道,爹给你一座王府,咋样?”
皇上还记得九皇子当年从简亲王身上坑了几百万两银子的事情。
就算后来知道他拿这些银子办学堂了,皇上还是时不时地就想起来,这是儿子被赵瑾澜教坏的证据,他怎么能忘记呢!
“不咋样!有疏浚河道的钱,我可以盖几十座王府了。”
九皇子搂着皇上的肩膀撒娇“爹,我现在穷的都快要饭了,您可别打我的主意!”
皇上还没说话,眼角瞟见赵瑾澜斜眼看他,九皇子赶紧讪笑着站起来,认真的给大家介绍这条河道规划的意义。
“大周虽然一统天下,疆域扩大了,但并没有因此消除南北贫富差距,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南北路途遥远,人、财、物不能流通所致。
在大周统一天下之前,每一场战争之后,将士们都先修路架桥,虽然初始是为了军需粮草能快速运到军中,战后便是为了民生通达。
大家该不会忘记我们收复南越费了多大的劲,收复北黎费了多大劲吧?
论战力,北黎要比南越强上许多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南越依仗水上战力,抗拒了许久。
如今这条河道联通南北,直通京城,就是为了加大兵力调运能力,增强大周军队的防御能力,哦不对,是增强南北军队的协防能力!”
“小九儿,兴修河道的好处我听懂了,可这么多银钱从哪来呢?你师父不让动用国库的银子,战王府也拿不出多少啊。”
“七皇伯,瞧您说的,就算战王府能拿出来这么多钱,河道也不该用战王府的钱去修啊。
您别急,您听我慢慢给您说。”
战王满面笑容的说“好,我听着呢!”
“爹,三皇伯、七皇伯、各位大人,这条河道最早并不是宇文先生规划的,而是贤王!就是五皇伯,五皇伯亲自用双脚丈量大周,提出了这个想法。
五皇伯回京后把这件事又交给我师父,我师父花了几年的时间才完成了整条河道的测绘和规划。
我师父能说出不许动用国库修水利,必然是算过这笔账的,就算把国库全拿出来也不够修这条河道。
大周初定天下,边疆、民生、朝廷这一大堆的事情都要花银子,更何况,大家看看这条河道沿途有多少码头,多少官仓和民储,尤其是沿途的官仓,比河道建设更重要!”
皇上急了“你赶紧说重点!”
“爹,您急什么,饭要一口一口吃,我不把前面说清楚,各位大人怎么能知道其中利害,到时候推行起来怎么能掌握其中的度呢。”
皇上翻了个白眼“那你快说!”
“爹,您还记得您御赐了匾额的江湖门派吗?这其中不乏资产颇丰的一些大门派,比如漕帮,比如丐帮!”
皇上脑子里一个念头一闪而过,难道赵瑾澜要从江湖上募集这笔资金吗,那可太好了!
“你的意思......这些江湖门派有钱修河道吗?”
“爹,一个江湖门派是修不起来,要是十个,一百个呢?
江湖门派,不管大小都有自己的生意,尤其是那些得了您牌匾的门派,早早就来问我了,看有什么能用得上他们的地方。”
“他们拿钱出来必定是要换些好处的,小九儿,这个,你们是怎么打算的?”
“七皇伯,朝廷不借他们的钱。
他们拿钱修河道当然是从河道上赚钱牟利,宋尚书和罗尚书只需根据各家所投金额的多少算出来他们的回报年限与他们签下协议即可!
这条河道可能要修个十年二十年的,就算是哪位哥哥继承了爹的皇位也不废除这个协议,朝廷就只负责监督管理,不用花钱了!”
宋寒拍案叫好“太好了!这个主意真的太好了!”
喊完又惊觉失礼,赶紧出来告罪“皇上,臣失态了,请皇上恕罪!”
皇上哈哈大笑“恕什么罪啊,赶紧坐下吃饭吧!”
皇上不夸讲解的九皇子,而是对赵瑾澜说“丫头,你的这个主意好啊,给朕,给大周解决了大问题啊!
朕收到飞扬的折子,他说要用民间资金解决修建河道的用项,朕就一直在想,如何让民间的钱来解决朝廷的问题,朕把这些江湖人给忘了。
朕光想着楼外楼和周家这样的大商号了,看来朕还是不了解江湖,辛苦你们了!”
“皇上,江湖人为朝廷出力容易,但时间长了就容易滋生一些不良势力,皇上还是小心在意比较好。”
“嗯,你说的对,皇叔也给朕说过这件事,江湖势力良莠不齐,不能用单一的办法来管理,对了,你的那个武林盟主呢?他们不参加吗?”
“皇上,武林盟主不是朝廷的衙门,他们不能断是非,如果他们也参与河道修建的事情就只能和其他商户一样的待遇!”
看见赵瑾澜翻白眼,九皇子赶紧把皇上拉回到座位上。
“爹,您好好吃饭,别老算计我师父!
您还是和三皇伯、七皇伯和各位大人商议一下,把整个河道的图纸画出来,把各段河道的造价算出来,朝廷最少要做到心中有数。
此乃大事,有了您奖赏江湖门派的先例,这次参加的人肯定也不少,繁华的码头抢的人多,冷清的码头抢的人就少,甚至没人承揽,这都要统筹考虑。
其次,此事需要专人负责,宋尚书和罗尚书政务繁多,他们最多也就是定期视察过问,做不到亲力亲为吧!”
皇上斜眼看着九皇子说“你的几个哥哥都有差事,这件事交给你咋样?”
“爹呀,您怎么老是没个正经呢!
我师父刚才都说了,投资河道修建耗费资金巨大,但河道运营获利也丰厚,眼红的碰上贪心不足的,就容易滋生恶势力。
万一有人再和当地官员勾结,那就祸国殃民了,这些事情总要有人管,完全靠您的官员怕是不行吧!”
看皇上还是斜眼看着他,九皇子不满的耸了一下鼻子。
“爹,您老瞪着我干嘛?五皇伯年事渐高我师父绝对不会再让他操劳,我师父辛苦了这么多年,也该歇歇了。”
皇上一脸嫌弃的说“就你?”
九皇子两手叉腰耍脾气“爹,您看不起谁呢?我蓝锦凌的功夫虽然比不上蓝风和江南哥哥,但也鲜有对手好吗?哼!
爹,你出去打听打听,楼外楼的少当家蓝锦凌虽然比不上大当家蓝锦钰有威信,但咱也是说了算的好不好!”
“哈哈哈...”
战王哈哈大笑“皇上,最重要的事情解决了,您就看让谁去负责此事就成了,来,干杯!”
皇上也很高兴“你们几个谁愿意去做这个事情呢?”
刘煜宸几人同时站起来说“父皇,儿臣愿意去!”
“这可是个苦差事,你们可想好了!”
刘煜宸说“父皇,儿臣不怕苦!
父皇,九弟说得对,五皇伯年事渐高,他把毕生的精力都花费在大周昌盛上,是儿臣学习的榜样。
兴修水利是利国利民之事,儿臣身为皇子责无旁贷!
儿臣想效法五皇伯和七皇伯,与九弟一明一暗卫护大周江山无恙!”
“父皇,二哥说的也正是儿臣们想说的!”
“好!好!好!你们都是好孩子!”
皇上站起身击掌叫好,大周兴旺后继有人!
罗竟海站起来说“皇上,您还是给这条河道取个名字吧,这样议事也方便些。
从九皇子的介绍,臣判断修建此河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大周和后世子民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请皇上赐名!”
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臣等附议!”
皇上仰头看着天空,半响转身对凌王和战王说“三哥、七哥,既然这条河道关乎大周昌盛,朕看不如就叫大运河吧!”
众人齐声到“遵旨!”
(本文全部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