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致看着左慈好奇道:“不知左神仙此行是来看我,还是奉先兄。”
“二位面前,当不得神仙称谓,还是叫我元放吧。本来吾此行是想见见吕将军的,不过来到洛阳后,发现此地王气竟然被镇压住了,对君若的兴趣更大了一些。”
王气?真有这东西吗?
张致笑道:“恐怕让元放失望了。”
左慈摇头道:“不,超乎我的想象。”
张致趁机道:“吾青州有山,名曰泰山,乃历代人皇封禅之地,孔子云:登泰山而小天下,传闻此山联通天地人三界;东海边还有一山,名为崂山,亦是神仙之宅,可采朝阳紫气,元放有无兴趣,则一地结府修行?”
这左慈是闻名天下的神道中人,看吕布对他的态度就知道了,如果能把左慈带回去,这个影响可不小。
“正想看看君若打算如何拯救苍生,泰山我就不去了,等我回去收拾一番,便去崂山。”
说着站起身来,便要离开。
“元放稍等。”
张致端着酒樽站了起来道:“说了半天,还没尝尝这奉先赞不绝口的美酒呢。”
左慈一饮而尽大笑道:“好酒。”
挥一挥衣袖,几步之后,消失在二人视线之中。
重新入座,吕布看着张致,惊疑不定。
张致神色淡然道:“小弟敢问兄长之志。”
吕布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他不像张致,从未想过要推翻大汉,取而代之,最大的梦想就是像董卓一样,做个权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如今他已是车骑将军,温县侯,但从官位上来说,比董卓差了些,但也距离不远了。
但吕布也清楚,如今朝廷实际上真正能说了算的也就司隶州,皇帝的地位和东周的周王差不多。
冷静下来的吕布明白,现在即使坐上董卓那个位子,也没有太大意义,反而成为天下公敌,倒不如做个强大的诸侯来的舒服。
吕布明白张致问这话必有用意,想不明白便直接问道:“还请贤弟教我。”
就知道吕布肯定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做官做到现在这职位基本上已经到头了,除非像董卓一样抓住小皇帝自己给自己封,做皇帝他又不敢。
“不敢当,不敢当,小弟只是有些许建议,还记得我上次所说的河套平原吗?”
“当然记得,我的家乡就是你说的那个地方,只是不知你这河套平原的称呼是哪里来的。”
张致尴尬的一笑,班门弄斧了,原来人家比自己更了解。
“这名字是我自己起的,兄长肯定比我更了解那里,我只是从书上看到,三百年前,武帝击破匈奴往朔方一带迁徙人口百余万,能养育百余万人口的地方,定然是沃野千里。”
吕布叹息道:“是啊,可惜落入胡人之手,我明白贤弟的意思了,有生之年,吕布定会夺回这些地方。”
张致大笑道:“兄长何必说这丧气话,以兄长神威,用不了多久便可夺回此地,经营数年,待粮草充实之后,便可北击匈奴、鲜卑,成就卫霍之伟业。”
哪怕两千年之后的汉人听到卫青霍去病这两个名字,都会热血沸腾,何况同为武将的吕布。
吕布顿感热血沸腾,一拍桌子道:“好。”
“吾观兄长手下诸将虽然勇猛,但当得上一流的只高将军一人,素闻常山赵子龙武艺高强,兄长何不招募一二?”
吕布好奇道:“贤弟既知其勇,为何不招为己用?”
张致苦笑道:“我八年前就去招募过他了,前不久听闻他回了常山又去了一次,不过我是黄巾贼出身,所行之法与赵云心中的仁道相去甚远,理念不合。”
“那我也不要。”
“兄长何必意气用事,子龙之勇,天下少有,得之也是一大臂力,兄长北击胡人,西讨董卓,占着大义呢,总要试一试,说不定能成呢。”
吕布看着张致脸色复杂道:“贤弟如此帮我,就不怕将来你我成敌?”
张致长笑道:“我只想解民倒悬,再造乾坤,至于谁当皇帝,不重要,如果大汉天子将来愿意重用我,我做个丞相又如何?如果有朝一日兄长想做个皇帝玩玩,只要你能让百姓生活安乐,小弟愿做手下先锋。”
连张角造反的时候,都没敢称皇帝,董卓执掌朝堂,淫乱后宫,也没敢取而代之,吕布也是一样。
只有张致这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对皇帝没有丝毫的敬畏,随口说了出来。
听了张致的话,吕布连忙摆手道:“贤弟切莫乱说,我从未有此想法。”
张致看他略有些慌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狂妄如吕布,也有害怕的时候。
“兄长对公孙瓒怎么看?”
“是个英雄,可惜时运不济。”
吕布这种武人,尤其是在胡人的铁蹄下长大的边境武人,对公孙瓒的行为那是相当认可的。
张致点了点头道:“确实,可惜败在了袁绍手下,我怕他从此失去了心气和锐气。”
“贤弟想要收服他?”
“那倒不是,界桥一战,公孙瓒与袁绍结下了死仇,只要没有消灭公孙瓒,袁绍就不敢全力征讨我青州。”
吕布捂着脑袋道:“你们为什么总是那么多的想法,一点儿也不痛快?”
张致大笑:“公孙瓒和黑山张燕,都可帮我牵制住袁绍,还望兄长对此二人手下留情。”
“放心吧,他们不来招惹我,我就不打他们,我听贤弟的,去打河套平原。”
“兄长会名垂青史的。”
……
这一年,诸侯合力宰了董卓这头大肥猪,各自分了一大块肥肉,朝廷、吕布、袁绍、曹操各自获得了数量不等的西凉铁骑。
只有张致,在后方,只得了一个贾诩,勉勉强强,也不亏。
没了董卓,关外诸侯再也没有了叩关的理由,各自退兵。
包括韩遂马腾在内,这次出兵的,都受到了皇帝的大大嘉奖,全部封侯。
长安城中,小皇帝有种天晴了的感觉,整个朝廷更是如此,仿佛那个强盛的大汉又回来了。
这一年改元为兴平元年(194年)。